到“十一五”期末
●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9亿人左右
●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1亿人
●全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35亿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
2010年,山东临沂在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中,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5.2万人……
这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着力解决就业难题的一个缩影。5年里,我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等培训项目共培训8600万人次,让更多的劳动者通过技能提高找到“饭碗”。
“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多位代表委员眼中,就业这个民生之本,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不断巩固,就业政策更趋完善,将会越来越稳固。
让城乡就业者有稳固的“饭碗”
为超过10亿人的劳动力找到稳定的“饭碗”,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回顾过去的五年,国际金融危机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受其影响,2009年初,有2500万左右的农民工面临就业压力,加上当年710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可谓极其严峻。
一项项更加积极、卓有成效的就业政策迅速出台:针对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春风行动”、“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增强农民工技能素质;“五缓四减三补贴”等措施,为企业减轻负担400多亿元,稳定大量就业岗位;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15个配套文件,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政策收到显著成效:2009年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山东省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代表表示,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5年里,我国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日渐完善,城镇新增就业5700万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万人,比“十五”时期增加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
“在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在每年新增就业人口高达2000多万的人口大国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委员感慨地说。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再次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实践证明,只要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得到落实,就业这个民生之本的基础一定会越来越稳固。”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委员如是说。
让富余劳动力成为持续的资源
近年来,一到春节过后,“用工荒”使得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家心中格外“慌”,同时,高级技工紧缺的消息也频频在媒体上出现。
“现在的‘民工荒’也不是‘荒’的问题,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依然存在,出现了结构性‘用工难’。”吴江委员分析,由于人力资源结构不协调,导致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极为突出,出现大学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三碰头”的局面,给就业带来很大压力。
找个饭碗不易,造个饭碗更难。一组数字说明这个压力有多大:目前,我国劳动力年龄人口总量达到峰值,约为10亿人左右。人保部有关负责人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城镇劳动力供给将达到2400万人,而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是900万,年供求缺口将超过1000多万,与之伴随的是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
此外,我国农村还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的有大约800万—900万人;2亿多农民工当中还有很多工作岗位并不稳固。
“做好这些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要让他们成为经济发展的资源,而不是社会的负担。”张少军代表说。
让人才迸发无穷的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委员分析, 未来5年,就业政策更需关注特殊就业群体的不同需求, 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三大群体的就业工作,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增加小微企业、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形成企业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让人才迸发无穷的活力,要从追求就业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上迈进。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代表看来,“十二五”时期必须从单纯追求数量增长向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并重转变。一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建设发达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等多种措施,努力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与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强化劳动合同监督、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等,使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得到提升,使我国尽早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相信非公有制经济在解决就业上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大。”刘永好委员说。
在吴江委员看来,“十二五”时期,促进就业要重点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把促进就业落脚到让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先导性作用上来;二是就业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的关系,促进劳动力在产业间和区域间转移,提高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比重;三是就业总量增长与质量改善的关系,不断改善劳动者就业环境、提升劳动报酬,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本报记者 郭丽君 李金桀 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