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4日 星期四

    坚持“三贴近”的有效形式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24日   07 版)

        春节前后,有关部门组织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分赴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沿海侨乡和灾区,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参加报道的记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和民间采访,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这次集中采访报道采用故事化的手段、细节化的手法、情感化的表述,聚焦基层,反映民意,集中推出了一批来自生活一线、鲜活生动、颇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共鸣,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分析这次集中报道广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目光瞄准基层,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十六大以来党的新闻工作指导思想中的核心内容,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创新成果。在“三贴近”中,“贴近群众”是核心与实质。因为“贴近实际”和“贴近生活”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的劳动实际和生活实际,以便为群众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生活日新月异,要将千变万化的世界真实情景及时地提供给受众,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具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还需要具备行万里路、问百家人的毅力,而这些只有通过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实现。在这次集中报道中,记者们以饱满的热情,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边疆、进哨所,访老区、赴灾区,到厂矿、入农家,把镜头和话筒对准普通百姓、聚焦平凡人物,坚持从社会实际、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之中去发现新闻线索,收集新闻材料,采写新闻报道,并且及时根据群众的反映和要求,去检验新闻报道的效果。记者们采写的报道题材来自基层,细节来自生活,语言来自群众,真正接到了“地气”,听到了“民声”。这不但使得新闻报道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头,而且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有效地避免了脱离实际,背离事实,有悖群众意愿,违反新闻真实性等原则的情况,为赢得群众欢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丰富报道内容,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在三贴近中,“贴近实际”的核心,就是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贴近生活”的核心,就是要把现实生活作为新闻工作的源泉,坚持面向生活,深入生活,在生活中体现价值,完成使命;“贴近群众”的核心,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一切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忠实地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这些要求的共通之处在于,新闻报道只有充分反映群众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才能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受到群众欢迎。在这次“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期间,中央新闻单位记者不仅充分报道了“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就,各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成果;反映了革命老区的新活力、灾区群众生活的新面貌、沿海侨乡的新变化、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和睦相处的新气象;也展现了节日期间各地开展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群众文化生活,展示了各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喜悦心情,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愿望。这些生动鲜活的现实写照深化了报道主题,丰富了报道内涵,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共鸣,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三是创新报道方式,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在“三贴近”原则指导下,丰富的报道内容促进了报道方式方法的创新。在“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期间,各新闻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大力创新报道方式方法,采取开设专栏专版,通过消息、特写、评论、现场连线、记者手记等形式,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报道。同时,各新闻单位还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发挥新媒体优势,丰富了报道渠道,增强了群众的互动参与性,形成了多层次的立体传播网络。在此次集中报道中,不同媒体的报道取得了累积和共鸣的效果,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互补效果。方式方法的创新不仅形成了各家媒体新闻报道微观上的相对完整性,也促成了各新闻单位宏观上的协同性,这种优势互补有效地扩大了报道的影响力。

        四是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在新闻传播工程中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借助新闻媒体可以维护自身的物质权益和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等精神权益,满足其对信息求知、求益、求趣、求解的需要。为此,新闻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群众的需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劳动、工作和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以求得群众的认可。在这次报道中,一方面,记者们能够把群众作为报道的主体,自觉地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充分反映群众的呼声,体现群众的意愿,满足群众的需求,把握群众的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提供了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另一方面,重视群众在新闻传播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新闻传播,不把群众仅仅当成被动接受的对象,这也大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亲和力。

        五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坚持“三贴近”是新闻工作者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同社会实际、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最佳途径。近些年来,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新闻界的职业作风呈现滑坡趋势,出现了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和职业声誉。在这次采访报道中,记者们深入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之中,深入到了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打成了一片,而且完全根据实际工作、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来采写新闻,组织报道,这不仅有效地转变了文风,也促进了新闻队伍作风的改变,从而使得新闻报道与实际工作、现实生活和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这将有助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改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提高新闻传媒的公信力。

        我们感谢参加“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的记者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并希望这类活动能够长期坚持,形成传统,为我国新闻工作坚持“三贴近”原则确立起有效的形式。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郑保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