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4日 星期四

    舟曲亲人,你们好吗?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24日   07 版)
    2月22日,光明网记者杨慧峰收到了舟曲灾区群众寄来的锦旗。
    光明网记者 郭冠东摄

        “新春走基层”回来已经半月之久,但在舟曲采访时的点滴,与灾区群众在一起的往事,总浮现在我的脑海……

        舍不得舟曲那片山,在舟曲十日,县城周围的山我都登过。脚磨起了泡。在我离开舟曲的前一天晚上,城关镇党委书记李学振带着妻子到老支书家看我,并送了我一双手织的鞋垫。他说:杨记者,您整天在外采访很辛苦,我们这儿小地方没有什么值钱的送您,希望您用上这双鞋垫走路时脚不疼,无论在全国哪个地儿采访,都能想起舟曲还有您的朋友。当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他们给我敬酒的时候,我先没喝,而是征求他们的同意后,给他们在地下的亲人敬了三杯酒。当时,在场的人都哭了。我跟每个人拥抱道别……

        原本说好第二天不让他们送,可没想到第二天天不亮,当地部分干部群众就在汽车站等我了。他们有人拿着锦带、哈达,让我带给北京的亲人;有人拎着核桃、柿饼、花椒;还有人拿着自己做的点心、散子、叶面等。没能赶到车站的,也发来了短信:“杨记者您好!辛苦您了!为了宣传报道灾区人民新春情形,您牺牲和家人团聚的良机,走遍山沟了解民情,我代表个人及灾区人民深表感谢!!!”

        舍不得舟曲那些人,在舟曲饭店都关门的时候,让我吃上香喷喷的酸汤面片的是李亚锟。看着舟曲带回来的核桃,还让我想起了请我吃年夜饭的刘锋,不陪家人过年、奔走于受灾群众家中的安置办主任任秀红,舟曲新年第一个“兔宝宝”赵党恩,发生泥石流之后第一时间给外界打电话求助的老支书韩文生,自强不息、重新创业的“80后”青年张军宏。当我把光明日报的慰问金和总编辑签名的贺年卡送到丁启明老人手中时,发现他那慈父般的眼神总是看着我发愣,后来了解到,他儿子是舟曲县一中的老师,在抢救学生时不幸遇难,虽然老人现在衣食无忧,但从他的眼神里能看出对儿子的思念。他握住我的手,迟迟不愿放开,连说“北京多了一个儿子”。虽然我没有喊他一声干爹,但我从心里明白,在舟曲又多了一个亲人。走之前,我没敢去他家告别,回到北京才拨通老人的电话,老人高兴地对我嘘寒问暖,那热情劲儿让我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

        一位在灾难中幸免于难的老人,虽然家徒四壁,但依然把家里最好的食品拿出来招待我,他看我不好意思吃他家的东西,便用粗糙的手抓了一把冰糖放入我的水杯,至今那杯冰糖水还一直甜在我的心里……还有藏族幸存者金加兰大叔,当我把慰问金送给他时,内向的他非要跟我喝杯酒,他的眼泪也滴到酒杯里。

        前天,手机上意外收到一条信息:干爹我初考通过了,如果复试通过的话我就能去北京了。高三女孩梓菲是我年初一在废墟上认识的,正好她跟着妈妈在给爸爸上坟烧纸。失去父亲的她渴望一份父爱,于是我半开玩笑地成了“干爹”。

        昨天,收发室让我取包裹,打开看是一面锦旗,包裹里同时还夹着一首王俊朝写的诗:标题:人民的好记者 内容:英俊帅气杨慧峰,《光明日报》好记者。除夕寒夜不曾累,写稿给力细心核。行程万里冰千层,体恤民情未睡着。人间冷暖访亿户,百姓盼留爱难舍。

        舟曲,还有那些我不能一一叫出名字的亲人,你们还好吗?

        光明网记者 杨慧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