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5日 星期二

    温暖的力量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15日   05 版)

        记者探访的第一户困难群众是河南省周口市城郊张埠口村张平新一家。当时是腊月二十八,村里正张灯结彩,张平新大爷家门前的小桃树,也被细心的张大妈挂上一串红纸。张大爷正背对着我们坐在小院里晒太阳。张大妈一边招呼我们,一边大声在张平新耳边说:“有客!”张大爷吃力地转一下身子对我们微笑。

        张大爷中风瘫痪后,家里的经济负担挺重,尽管加入“新农合”,缓解了一部分压力,但检查费和一些不在报销目录里的药品,还是结结实实地压在这个家庭身上。村支书袁庄带来村里的慰问金,记者也把报社的慰问金送到大妈手中。袁支书怕触动二老的伤心处,小心地措辞说:“党和政府都关心咱们,老张是1970年入党的老党员,他的贡献党都记着呢。现在遇到点困难都是暂时的,安心把身体养好。”张大爷肩膀抖动着,眼睛有些湿,张大妈眼圈也红了:“我们不是不高兴,是感动的,你有委屈都有人知道,你有困难都有人帮助。”

        袁支书拿出一个小本:“我替你们想好了,咱们周口东区要开个台资制衣厂,正招工。让恁家俩孩子别在广州的鞋厂干了,据说咱这制衣厂最低工资有1200块,不比广州那边低,那边攒不下钱,花销又大,再让他们到市工会报班学学技术,全免费。这样日子和和美美又起来了。”张大妈不住地点头,袁支书小声说:“别难过,好好照顾,谁家没有七灾八难?慢慢就过来了。”

        在河南扶沟县韭园镇二十里店村,姚支书递给记者一个工作笔记,上面记录着村里比较困难的七户人家,并带着记者挨家探访。

        这些小家,都正经历着一些困难,支书记着他们的难处,送来温暖,提供帮助。在每一个小家,记者都收获了同样的感动。基层共产党员心系百姓,使我更加明白共产党员的份量和意义。

        回首这段采访经历,最令记者感动的是张大妈的一句话:“我们感动,是因为你有委屈都有人知道,你有困难都有人帮助。”一句很简单的话,而真正做到又何其困难,何其温暖人心!基层干部们的看望,正是传递温暖的过程。而这温暖,就是力量。(本报记者 姚晓丹)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