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5日 星期二

    走基层,怎么走?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15日   05 版)
    1月31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白鹿镇玉京村黄家合村,本报记者王国平(右)向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周桂花送上本报总编辑亲笔签名的贺年卡。 周云飞摄

        “戏要好,往下走”。这是文艺创作的经验之谈。这回参加“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发现此类经验也适应于新闻采访工作,并且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是往下走,怎么走?沉下去,怎样沉?

        我大年初四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河东乡采访种粮大户,当时我掏出采访本,零星记点关键词。一旁的县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张小莉问:“你怎么不录音啊?”

        我一下意识到,看来使用什么采访工具也关乎作风问题。张小莉说,有记者到村里,集中找来几个采访对象,打开笔记本电脑,边发问边记录,让村民很别扭。而且有的记者问得不靠谱:“你家GDP是多少?”村民答:“我家不养鸡。”

        我想,最好的采访应该就是拉家常,采访本也不拿,关键词也不记,靠心记。

        九江市星子县苏家垱乡偏僻得很,距离县城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到这里采访,问乡亲一年来生活有什么变化。我问得笼统而拙劣,但一位乡亲答得巧妙而鲜活。他领着记者来到小道旁边,让我留心来往的小汽车牌照。嚯!除了本地的“赣×××”,还有“粤×××”、“浙×××”、“闽×××”、“沪×××”、“津×××”……原来外出务工的后生腰包鼓了,从全国各地开着私家车“衣锦还乡”了。

        在偏远的乡间小道上,全国各地的车辆欢快地穿梭,这番情景,当然得益于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好“料”,不亲身经历,到哪里去找?

        作为记者,心要记事情,眼要观八方。有必要经常站在田埂上、村舍旁,亲近地触摸中华大地上跃动的脉搏。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是基础是方向;“把新闻扎实地写在大地上”,是追求是目标。(本报记者 王国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