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日前出炉,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等10人荣膺此项殊荣。另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
此前,入围此次年度人物评选的20人大名单也曾公诸媒体,引起了业内人士和舆论的热切关注和讨论。比如,有人注意到,此份名单之中既没有地产大鳄,也没有“福布斯富豪”,还少了资本市场的风云人物;有人特别留意到,几位科技人物和创新型企业家的入围,显示了评选标准的某种变化,也折射了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趋势。显而易见,与往年相比,无论是年度人物的候选人,还是最终当选者,他们的故事与成就都多多少少透露着“转变”的主题。
比如孙家栋,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为我国的航天科技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但他的角色似乎与年度经济人物甚少关联。然而,只要将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内在关系考虑进来,他的终身成就奖所蕴含的意味就一览无遗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传统工业化道路在给中国带来巨大跨越的同时,也产生了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问题,因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走到了从“依靠单纯的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关键路口。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所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而孙老的工作及其成就,恰恰契合了这个要求。
在2010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过程中,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综合历年评选状况,今年的特色比较明显——重质量不重数量,重成长不重规模,重创新不重守成。这种重点的偏移,无疑是一个缩影。“转变”成为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的关键词,甚至成为人们谈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口头禅,不是一种偶然,而是时代发展趋势的一种映射。曾几何时,谈起“中国制造”遍及全球时,很多人会沾沾自喜,但时至今日,“八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尴尬早已让人们认识到,“转变”已经刻不容缓。在获奖的年度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转变”的基因已经植入其中——执著地拓展新能源产业也好,投身于中国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也罢,他们的努力无一不是致力于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
当然,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只是中国经济发展脉络和走向的一个风向标,它不可能给出完美的答案,但能够带来深刻的启迪。经济年度人物所获得的成就,不只是他们个人的辉煌,更是中国经济充满蓬勃生机和无限希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