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设计褪去“三下乡”形式主义外衣
“三下乡”到底应该怎么搞?江苏省的回答是,通过制度设计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常在乡”,激活农村发展一池春水。
制度设计的第一步是资金投入。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琪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仅省级层面的启动资金就达3000多万元;由于是省市县联动,再加上暑期大学生实践活动和平时的活动,数字根本无法计算。
投入这么多资金做什么?江苏做到了解民忧济民困。开年仅3天,江苏“三下乡”启动仪式共募资金795万元,其中一部分资金用于仪征老区困难户“自来水工程”,原来主要靠地下水和塘坝水的村民终于可以和城里人喝一样的水了。
制度设计的第二步是政策保证。江苏为了鼓励文艺下乡,任何一个文艺单位只要每年下乡100多场,省里就会送其文艺大篷车一台,如今这样的大篷车已送出去几十台,全省的每个村每个月都能看到一场戏。“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财政开始每年为“三下乡”专门安排资金1亿元,实行“以奖代拨”、“以投代拨”,变“养人”为“养戏”,变事业拨款为替剧目、替演出“埋单”。
今天的“三下乡”早已超越“文化”“科技”“卫生”三个曲目,成为解决农民实际问题、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改变农村社会风气的重要载体。如何避免走形式、走过场,是“三下乡”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杨承志
导向与示范让力量向“三农”集聚
15年来,“三下乡”到底为农村带来了什么?在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新力看来,“三下乡”并不仅仅在于为农村投入了多少资金,为农户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三下乡代表着一种导向,是一面旗帜,社会各界的力量都被引导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江苏省委宣传部宣教处处长张永根长期负责“三下乡”,对这种导向作用体会很深,他说了一件小事:2007年,省里在南通启东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地40多个村都在村里建起一幢楼,即所谓的村级服务中心,农村需要的各种服务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相应的服务机构,医疗、卫生、超市,甚至税务、计生、邮局等等,一应俱全,当地一位农户说,“自从有了服务中心,省了很多麻烦事,再不必为一件小事跑几天。”发现这种模式后,当年的“三下乡”启动仪式就放在了启东。来参加仪式的16个厅局长回去后立刻借鉴了此种做法。不久,这种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如今,江苏大部分地区都有了这种便民服务中心。
“‘三下乡’点燃了所有关心三农人的热情,并让这种热情激发了出来。”江苏省文明办副主任韩松林说。
“三下乡”最关键的是它的导向作用,正是在这种导向下,城市的优质资源与人才等源源不断地流向乡下。
——中央文明办副主任王世明
种下乡村文化的根
采访中,记者发现,江苏在“送”的过程中始终不忘挖掘农村本身的文化资源:泗洪县依托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间收藏资源,建成各类村史馆、民俗风情馆37个;同时,构建“百个特色文化村”,峰山乡后窑村的锣鼓、曹庙乡朱岗村的泗州戏等根植乡土,有声有色;在徐州市贾汪区大吴镇,农民书画协会每月两次集体活动,至今已坚持二十多年,先后创作了2000多幅富有时代气息的书画作品。
最近,江苏的农村书屋又出现一个新的名词“漂流书屋”,就是将书从农家书屋取出来,放到农村示范户家中,这样就避免了行政村过大而村民无法借阅的尴尬。如今,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农家书屋有1.5万余家,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如今,江苏的每个乡都有综合文化站,每个村都有文化室。“十一五”期间,江苏共送图书300万册,送戏1.7万场,送电影76.1万场。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础上,全省进一步实现有线电视、宽带网村村通。“现在很多地方,还都组建了自己的剧团。”苏北一位农民说。
农村发展的根在农村,因此“三下乡”活动要注重把“送”与“用”结合起来,并在“用”字上着力;同时把“送”与“建”结合起来,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时代在前进,对“三下乡”的探索也不应止步。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徐毅英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陆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