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和国内各大院线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12月25日,中国电影2010年的票房大约为96亿元,离100亿还差4亿,时间差不多刚好剩下一周,中国电影正在迎来百亿时代的到来。如今,令中国电影人感到骄傲的是国产片站稳了国内市场,人们欢呼四部贺岁大片联合打败了年初《阿凡达》创下的票房奇迹,实现了13年来票房上的重大突破。各投资人、制片人和投资公司以及各种媒体,都对“票房”津津乐道,这无可厚非。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人们对国产片包括贺岁片的期待,不仅仅是给予观众感官上的享受,也应有内心情感的文化提升。这也许是比票房更重要的……
主持人:梁若冰
票房不是唯一尺度
□ 孟繁华
与电影话题关系最密切的大概莫过于“票房”。“票房”是这个时代电影的最大神话,谁攫取了票房,谁就不战自胜,谁就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文化英雄。事实的确如此,在资本神话无处不在的时代,还有什么能比“票房”更有说服力的吗?当然不是。“票房”是衡量一部影片的一种尺度,但不是唯一的尺度。商业影片用票房“说话”可以理解,商业就是满足消费,就是在流通领域用金钱换取个人需要。商业影片就是用金钱换取个人娱乐,然后投资者赚取剩余价值。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是,商业影片的票房是与商业有关的诸多元素构成的,比如投资的多少、主创、特别是明星演员的阵容、市场宣传策划、营销甚至通涨等都有关系。艺术水准在商业影片中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不是绝对的因素。
1997年好莱坞的《泰坦尼克号》,票房达到近18亿美元,成为那个年代难以企及的票房高度。但除了音乐、特技外并无惊人之处,它是典型的好莱坞模式的影片。如果仅仅因为票房我们就认为那就是电影艺术的经典,那么,《指环王》、《哈里波特》、《阿凡达》就无可争议地是电影经典了。但这个推论恐怕不能说服人。类似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出很多。自中国生产的大片开始发行以来,“票房”几乎成了谈论当下中国电影最重要的关键词。《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戴黄金甲》、《无极》、《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一直到《让子弹飞》、《赵氏孤儿》等,“票房”一直是评价这些影片最重要的尺度。但是我们得知道是谁在谈论“票房”,是投资者、制片人、媒体,还是看电影的观众。可以肯定的是,观众不关心票房。他们一走出影院的反映是这部电影值不值得看,钱花得是否冤枉;但是电影观众历来有不同群体,对电影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到底哪些观众的反映是重要的?这就不是票房能决定的了。比如同是姜文的《太阳照样升起》和《让子弹飞》、冯小刚的《集结号》和《非诚勿扰》、张艺谋的《黄金甲》和《山楂树之恋》等艺术上的高低,是票房决定的吗?
商业影片可以用票房高低衡量是否成功,赚钱越多,说明它商业运作越成功。电影艺术——包括其他艺术,是不能用票房来衡量的。美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爱德华·路布拉尼根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对好莱坞主流电影并无好感。他肯定的那些电影,恰恰是“不易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如斯蒂芬·索德伯格的《贩毒网》、乔尔·舒马赫的《老虎洲》、泰伦斯·马里克的《细细的红线》、托德·海尼斯的《毒药》等。其中有些电影反映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阴暗面,比红极一时的《美国丽人》更加深刻透彻。”这里他没有提到我们熟悉的那些简单而程式化的美国主流电影。在中国,票房与艺术的关系,也相似到了这样的程度。
主流媒体应对影片负起引导责任
□ 王 化
由于对四部贺岁大片前期宣传的“交口称赞”、“很给力”,当我带着期盼的心情几次走进影院后,随着情节的展开和时间的推移,的确感到很震撼,同时也有很强的轻松、娱乐之感。不能否认这几部影片能把人牢牢地绑在座位上,而且觉得看碟是不过瘾的,效果出不来。但也有很多“纠结”。比如《让子弹飞》开头不久,老六剖开肚子掏出凉粉的一个长镜头,的确让人特别是女性观众觉得过于血腥和难以接受。不错,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但每一个观众也都是观影群体中的独立个体,有自己的审美喜好,有各自的观影感受。围绕这些,应该在媒体上充分开展讨论。四部贺岁大片的上映,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舆论环境的宽松和主管部门的文化包容度。
姜文对《让子弹飞》有着自己的见解:“你能说像《教父》这样的片子到底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商业元素未必是坏事,要看你怎么用。简单说,商业片糙,艺术片有内容,好片子可以同时又不糙又有想法。”但《让子弹飞》是否达到了这样的水准?还是一个问题。
主流媒体对于最热的影片,应该负起引导的责任,有具体的客观分析,有正反两方面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