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5年03月12日 星期三

    一部穿越时代的小说

    《 中华读书报 》( 2025年03月12日   09 版)

        《莱芒湖畔的少女》,[瑞士]夏尔·费迪南·拉缪著,金龙格译,深圳出版社2025年2月第一版,48.00元

      ■金龙格

      《莱芒湖畔的少女》(La Beautésurla terre,直译“大地上的美”)是拉缪“湖畔小说”系列中的一本,甫一出版便好评如潮,荣获当年的戈特弗里德·凯勒文学奖(Prix Gottfried Keller),还在1968年和2001年分别由法国导演皮埃尔·卡迪纳尔和安托万·普朗特万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进一步扩大了原著的影响力。时至今日,这部小说依然是拉缪被阅读得最多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莱芒湖为背景,讲述一位名叫朱丽叶特的年轻女子在瑞士一个落后小村庄里的遭遇。朱丽叶特在父亲去世后,从古巴来到瑞士莱芒湖畔的小村庄投奔叔叔米利凯。这位叔叔经营着一家咖啡馆,朱丽叶特的到来打破了社区原有的平静。她的美丽和神秘在村子里引发了震动,吸引了几乎所有见过她的人——男人被她的美貌深深迷住,女人则对她充满敌意和戒备。随着她的到来,整个社区的和谐与秩序也随之崩解。小说的情节围绕朱丽叶特与镇上不同男人之间的互动展开。首先是她的叔叔米利凯,虽然他作为朱丽叶特法律上的监护人表面上承担了照顾她的责任,但实际上他只是希望通过她吸引更多的顾客。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渔夫鲁日,他接纳了在村里逐渐被排斥的朱丽叶特,然而,他的好意并未能阻止社区对朱丽叶特的敌意,村子里各种欲望还在不断地增加,朱丽叶特的存在逐渐成为冲突的焦点。最终,这种过度的欲望导致了暴力的发生,小镇陷入了混乱,米利凯与鲁日反目成仇,鲁日的家也在一场大火中被烧尽……另一个重要的男性角色是驼背的鞋匠乌尔班,他通过手风琴演奏与朱丽叶特建立了某种理解与共鸣。在小说的后期,乌尔班提出带朱丽叶特离开村子去找寻自由。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追求者的步步紧逼,朱丽叶特最终选择了和乌尔班一起逃离。

      《莱芒湖畔的少女》通过朱丽叶特的不幸遭遇,探讨了人类对美的欲望、社会对异己的排斥、个体的孤独、人性的丑陋以及世界的不完美等主题,深刻揭示了美在社会中引发的复杂情感和矛盾,以及美的双重性:一方面它令人着迷,会激发人们的欲望;另一方面,它也是孤独与悲剧的源头。朱丽叶特作为美丽与纯真的象征,她的到来打破了一个落后村庄的平静,激发了村民们内心的欲望与嫉妒。她的短暂存在极大地改变了这个社区的单调生活,但她始终被当作外来者,她的美丽最终导致了分裂和逃离。

      小说最引人入胜之处是叙述的声音和小说视角的独具一格。小说开始于一个直截了当的第三人称客观视角,但叙述者很快就转向了第一人称复数,从那以后,叙述不断在第一和第三人称之间转换,有时甚至切换到第二人称。这种人称的反复切换可能会让读者感到迷惑,叙述者在这里多次转移责任,这样的叙述转移,无论是明确的还是隐含的,都意味着某种叙述的“拼接”,这在文本中形成了真正的复调。日内瓦大学教授、评论家菲利普·雷诺对拉缪偏离传统创作的写作手法做了深入的解读,在他看来,“如果说(《莱芒湖畔的少女》)这部小说显得特别老练,那不仅是因为它的动作密度,更是因为它在叙事结构上惊人的现代性,它更喜欢断裂和表面不协调元素的并置,而不是延续和一致性,这些都是黄金时代小说的特征。”拉缪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展现故事的全貌,通过碎片化的叙述来呈现人物的情感波动和心理变化,这种创新手法既保留了传统小说的叙事精髓,又展现了现代小说的独特魅力,使《莱芒湖畔的少女》成为一部超越其时代的作品。

      此外,这部小说在人物刻画和表现手法方面也令人耳目一新。在人物刻画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在保证次要人物形象鲜明的同时却刻意让朱丽叶特的形象模糊,拉缪从未明确描述朱丽叶特的外貌,而是始终让她保持着一个空灵的存在。在表现手法方面,该小说最大的特点则是海量比喻的使用,这些比喻既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生动地描绘了事物的形态、色彩、质地等,增添了对瑞士美丽自然风光的视觉效果,使其像一幅幅精致的风景画展现在我们眼前。

      《莱芒湖畔的少女》在人物刻画、表现手法、叙事结构、主题探索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拉缪通过精湛的语言技巧和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创造了一部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具有深刻社会批判意义的小说佳作,展现了拉缪作为一位“语言的创造者和工匠”和“史诗诗人”的非凡才华。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不仅在拉缪的作品中独树一帜,也在法语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