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印章的生命力来源于文化的滋养

    ——读刘岳兵先生《二丘庵印存》

    《 中华读书报 》( 2025年02月12日   10 版)

        ■朱天曙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刘岳兵教授是海内外知名的日本历史和哲学研究专家,在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从学生时代起,他在篆刻上有很大的兴趣,刻了很多印。他说自己有三个结集出版的愿望,即印集、诗集和文集,现在他的厚厚四册一函的印集《二丘庵印存》刊行,要向他实现了出版“印集”的愿望表示祝贺。

        刘岳兵先生的印集收录了他不同时期所刻印章二百多方,可以看出他学印的多方取法。或学古玺印的宽边界格,或学汉玉印的工稳,或学汉瓦当的奇拙,或学黄士陵的劲健,或学齐白石的开合,虽然印风并不统一,但整体感觉是追求典雅平正的风格。尤其是他取法黄士陵印风的一路印章,平实而光洁,劲挺而有力,符合岳兵先生典雅的文人气质。

        篆刻作为一门独特艺术,有内在的法则和规律。在“印从书出”和“印外求印”的理念影响下,文人篆刻在清代中期之后取得了极大发展。印章艺术的实践,归根到底是以刀法来表现书法的实践,印风来源于书风,印章的生命力来源于书法为主体的艺术和文化上的滋养。离开了对古典文化精髓和经典艺术的挖掘和吸收,印章艺术不可能获得真正发展。如何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 如何去除由于冗杂而带来的俗气? 如何深化印章内涵与古典文化的互动? 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岳兵先生已经是学术名家,有很好的古典修养,再加上在“印内”的沉潜和功夫,我相信他能在塑造个人风格和“我法”的表现上有更大的突破。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名中日 文化研究者,岳兵先生还在积极推动中国印章在日本的传播以及日本印学的研究,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印学界特别关注。我虽从事书法篆刻创作和研究多年,但对中日印学交流研究甚少,我相信岳兵先生的创作和研究一定能给书法篆刻界带来清新之风和高远之境。

        (作者为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书协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