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木良
碑刻是静默的历史。那些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或深埋于地下,或屹立于山巅,历经千百年的沧海桑田、风雨剥蚀,抹不去的是它们深邃的文字和背后代表的历史。在重见天日之时,在有心人的不懈征集之下,它们终将发出灿烂的光芒。
《厦门碑志汇编(增订本)》是在2004年出版的《厦门碑志汇编》基础上,经由原编纂者、厦门文史名家何丙仲先生二十年不遗余力地奔走征集,修订而成的。何老师走遍厦门城乡,访寻碑碣,将锤拓、拍照或抄录所得,加以地方志、文献存录,共收录碑刻、墓志741方,其中新增193方。书中分为铭功纪念、社会建置、学宫· 官廨、宗教寺院、宫庙殿宇、宗祠家庙、示禁乡规、墓志墓表、其他,共计九大门类,从中可看出本书对厦门一地碑刻的征集可谓全面。
读者可能会惊呼:“厦门有这么多的碑志吗?”大多数人对于厦门的印象始于中英《南京条约》中的“五口通商”,换言之,厦门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登上历史舞台主要是在近代以后,人们印象中的“厦门”似乎没有很长的历史。其实,厦门城的形成、兴起远在此之前。从最初的嘉禾屿、中左所,到发展成为一个海港城市——一个闽南人从农村走向海外的中转站,它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这一点我们从《厦门碑志汇编(增订本)》的目录中也可以看出。目录中,宋元时期的碑刻较少,清朝的是当之无愧的主要部分,但明朝的也不鲜见。可以说,这一本碑刻汇编,涵盖了厦门从开始到繁荣的全部历史。
碑刻是第一手史料,通常能为历史学、社会学研究提供大量的佐证。以下试撷取几个侧面,谈谈对其背后历史的理解。
一是厦门一开始作为渔村的过去。这一点在“铭功纪念”“示禁乡规”篇中常见。《明·邑侯宁州陈公惠民海泊碑》载:“潮汐一退,其错如绣,贫民视为海田,由来已久。……横抽肆出,稍与为抗,即以枵腹饱其毒拳。……既置法,钩其私券,断业旧管,永杜侵暴。”《清· 邑侯陈公宪断海泊示禁碑记》载:“蚝之一物,只许破取其肉,不许巨细锄去。”从官府保障渔民耕海到强调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均可见踪迹。
二是厦门作为闽南人出洋中转站的历史。厦门是著名侨乡,“下南洋”成了时人谋生的重要手段,而华侨爱国爱乡的传统也是由来已久。本书中虽未专门列篇描述华侨、侨乡,但从分散在各篇中的碑记可见一斑。如从《清·重修林次崖公祠》《清·重修集福堂吕宋等地华侨捐资碑》等,均可见华侨对于家乡公益事业,“如响斯应,罔不输将恐后”。
三是厦门崇文重教的传统。厦门同安作为朱熹过化之地,十分重视文教,在“学宫·官廨”篇中有许多相关碑刻。例如,关于重建“文公书院”的明清碑记多达四篇,“文公同簿,既去,而人思慕之”,当地建有文公书院纪念,之后历朝历代均有重修。此外,还有关于大同书院、安边馆社学、双溪书院、舫山书院、玉屏书院、鳌江书院、华圃书院、金山书院、浯江书院等众多书院的碑记,读之,仿佛进入了书院的“大观园”,一睹厦门书院之风采。
四是厦门对多元宗教的包容性。这一点在“宗教寺院”“宫庙殿宇”篇中集中体现。除了常见的佛教、道教以外,厦门的民间宗教也多种多样,甚至也有少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与古时海上贸易的发展不无关系。本书中收录的关于名寺南普陀寺的碑记就有十五篇;关于吴真人(又称大道公、保生大帝)庙的碑记更是从元到清共有四十三篇,可见保生大帝信仰在厦门的盛行。其他还有关于龙王庙、灵惠庙、关帝庙、忠惠庙等,不一而足。
五是对女性地位的审视。碑刻中关于女性的描述几乎集中在“墓志墓表”篇中,在宏大叙事中女性是缺失的状态。即便是在墓志中,女性仍然是附在男性的后面,不见名字,只见她是“某人之女”,“适某人”“字某人”,“生有几子”,体现了封建社会下女性屈从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伦理秩序。原本鲜活的女性形象被无限遮挡,不可谓不是历史的遗憾。
以上种种,只是阅读本书后的一些简单的思维发散,书中蕴含的更多历史学、社会学、文学方面的价值,更待研究者挖掘。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编纂者何老师对学术一丝不苟的精神。编校本书的过程中,年近八十的何老师其实已疾病缠身,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将时间拿来用于本书的校对,一边摆放着他摘录的碑刻笔记、拍摄或者锤拓的碑刻图片,一边拿着一把尺子放在校样 上 一行一行地核对。老先生说这本书是他最重要的一本学术书,若有错漏,将是巨大的遗憾,因此竭尽所能地修订、完善,即便还有沧海遗珠之憾,也无愧于本心。这种精神弥足珍贵,值得我等后辈学习。
(作者为厦门大学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