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现代语文课程逐渐从儒家经史道德教育的范畴中剥离出来,一步步发展为兼具理论本位和实践指导的独立学科课程。一方面,清末以来西方教育理论及文化思潮的涌入,为国内的语文教育者带来了新的思考范式。另一方面,在纷繁复杂的革故历程中,一批立足本土实际的语文教育家不仅致力于保持汉语的纯洁性和丰富性,还积极探索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语文教育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一文件不仅标志着我国首个官方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体系的确立,而且也象征着语文教育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诞生。
2024年12月7日至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承办的“语文独立设科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莫景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龙杰等与会,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刘国正、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顾德希,作家莫言、苏童等33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语文学科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等参加本次会议。
在120年间,语文学科承载着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还在推动教育普及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语文教育不断适应新的挑战与需求,为实现全民受教育权提供了坚实保障。2024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回顾历史、审视当下、展望未来,探讨语文独立设科120周年所蕴含的价值与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目标之变
倘若从课程目标的发展历程来考察语文课程,可以观察到它经历了一个显著的演变过程。在早期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更倾向于“精英化”,强调学而优则仕。随着国家、社会以及文化的持续发展,语文教育逐渐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的道路。特别是在民国时期,这种转变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社会变革促使教育面向更多普通民众,旨在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更是明确地将广大普通民众作为服务对象,致力于满足不同阶层人民对于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使得教育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这也是语文教育“人民性”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教育的普及与平等,面向全体学生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育不仅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阵地,而且在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全民素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语文教育是教育普及的关键环节,在促进教育普及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因素在其中起了推动的作用。这些因素不仅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动力,也对整体教育体系的扩展和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是提供了语言工具,促进沟通交流。120年来,对“语文”的界定经历了清末的官话,民国的国文、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的普通话等,最终科学、全面地表述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其中每前进一步都非比寻常。语文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会人们如何正确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方言众多的国家里,普通话的推广尤为重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就大力推行普通话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能够用标准或接近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日常对话,这种共同的语言环境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
二是阅读方式的改变。除口语表达外,书面语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之一。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外界信息,还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拥有阅读权利的仅仅是少数人,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国民开始拥有识字读书的权利。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凸显,阅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趋成熟,人们的阅读资源与阅读方式体系建设日趋成熟。这不仅有助于教育的普及,也助推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走向大众教育之后,语文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就是从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要让学生具有处理语文事务的能力。语文就是人生,伴随人的一辈子,不仅和人的语文能力密切相关,和人的教养品质、思维气度、胸怀追求也息息相关。语文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了广深延展的特性,它不仅要求每一位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会好好说话,写出得体的文章;还要求学习者利用所读的课文、语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这也是立德树人的培养。我们需要将每个人的语文生活逐步提升到社会语文生活,从终身的角度研究每个人人生的语文事务。并且,语文教育还要惠及所有学生,为他们人生打下必备的、扎实的基础。
语文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基石。新时代的语文教育要与素质教育相勾连,提高公民的素养,拓宽终身学习的途径,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百年语文教育观之变
自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诸多知识分子怀着对国家与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孜孜不倦地探索语文教育,为语文教学实践呕心沥血。
黎锦熙先生是我国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体系的创立者,汉字注音和汉语规范化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我国语文教学法的重要奠基者。黎锦熙先生不仅推动国文科向国语科转型、创立了国语文法体系,还推进文字改革、主导编纂大辞典,构建了科学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创了独领风骚的语言学和语文教育学。
而国文科改为国语科这一步骤,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胡适盛赞道,“国语课把中国教育的革新,至少提早了二十年”。国文科改为国语科,标志着教育理念的重大转折——从传统的文言文教育转向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易于理解和传播的白话文教育。这种转变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普及和交流,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从而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引领者,在20世纪中国教育变革的关键时期,针对国文教育的具体实施与发展方向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作为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者,胡适提出用“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唯一宗旨,这不但促进了文学革命和国语运动的融合,也加快了“国文科”转变为“国语科”的进程。五四运动后,随着白话文逐渐成为主流表达形式,国语文学应运而生,这不仅促进了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化的转型,也开创了语文教育的新局面。
除此之外,胡适对于国文教授的目的与内容、国文教材的编纂与使用等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国文教学要让“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要以“看书”代替“讲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教材内容方面,胡适厘清了国文教材与文言教材的选文、编写形式等重要问题,提出教材编写应该“文白分编”;在教材使用方面,胡适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教师应有效指导学生,学生要学会在自修后思考。胡适的这些观点既体现了胡适语文教育观的丰富内涵,为我们理解那一时期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深入的洞见,对当今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一个伟大的缔造者。他以其长达70余年的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为中国语文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首位提出“语文”这一学科命名的先驱,叶圣陶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释:“语”就是口语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语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对语文学科的命名,可以说是叶圣陶为中国语文教育做出的里程碑式的贡献,由此开启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新篇章。
叶圣陶还编写了多套具有开创性的语文教材,由叶圣陶编、丰子恺插图、夏丏尊审定的《开明国语课本》是百年语文教材中广受读者欢迎的小学课本之一。它不仅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语文学习资源,也成为后来教材编纂的重要参考范本。此外,叶圣陶对语文课程性质与任务的思考,对语文教学的创新性探讨,还有对语文教师培养的前瞻性建议,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语文教育理论。
与叶圣陶并称为“语文教育三老”的吕叔湘、张志公,在其语文教育思想中也竭力倡导语文教育的现代化与规范化。其中,张志公指出,语文学科的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要现代化,并提出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征是“规范化”建设和“人的素质”提升。除此之外,夏丏尊、陈望道、朱光潜、朱自清、王力等语文教育家的思想也影响了当时的语文教育,对当下和未来的语文教育依然具有指导价值和建议。
为了纪念为120年语文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贤们,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资料(1902-1999)”系列丛书,该丛书有专集10卷、合集15卷、选集10卷,共35卷,计1500余万字。这套丛书不仅能对当下与未来语文教育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也是对未来语文教育的最好祝愿。
语文教育如何“现代化”
语文独立设科120年,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现代化走过了120年。
早在1929年,胡适在用英文发表的《文化的冲突》一文中,正式使用了“现代文明”和“现代化”这两个词汇。1933年,《民报》对“现代化”一词进行了详细解释,而《申报月刊》组织了一场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把“现代化”这个在当时看似较为陌生的社会科学词汇,进行了集中使用和探讨,推动了现代化概念的普及和运用。“现代化”一词被导入中国言论界之后,好似一个无限大的想象空间,让各方论者自由驰骋对于国家民族前景所向的意念。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语文独立设科这一里程碑事件在推动语文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文化层面来看,语文教育现代化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桥梁建设。语文教育在百年前进的步伐中,始终致力于守住语文的根与魂,力求让学生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书端方平正的中国字,读文采飞扬的中国书,写挥洒自如的中国文,最后成长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另外,语文学科不断与时俱进,重视时代文化的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认同国家、认识自己。
在教育观念层面,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主体观开始发生转变,逐渐由传统的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进行过渡。这一变化标志着教育理念的重大进步,体现了对学习者个体需求和特点的关注与尊重。早在20世纪20年代,儿童本位观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叶圣陶、丰子恺等知识分子执笔为儿童创作适合他们阅读的作品。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关键是主体观的确立,即将学生视为学习过程中的核心。虽然在语文教育百年的发展中,以教师为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思维方式难以迅速摆脱,但是从20世纪20年代胡适的《中学国文的教授》到新世纪以来颁布的一系列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与强调始终贯穿其中。
在语文课程的设置层面,自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现代语文课程逐渐从儒家经史道德教育的范畴中剥离出来,一步步发展为兼具理论本位和实践指导的独立学科课程。一方面,清末以来西方教育理论及文化思潮的涌入,为国内的语文教育者带来了新的思考范式。另一方面,在纷繁复杂的革故历程中,一批立足本土实际的语文教育家不仅致力于保持汉语的纯洁性和丰富性,还积极探索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语文教育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有开创性的《开明国语课本》《国文百八课》,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纲一本一元化语文教材、一标多本语文教材,再到今天的国家统编版语文教材,可以看到,语文教材在不断适应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文教材的演变轨迹,即教材的建设体系越来越注重培养人文精神,提升文化品位,强调注重内容的更新,紧密贴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语文独立设科120年的历程,见证了中国语文教育向前迈进的每一步。这不仅是语言文字教育领域的变革,更是整个社会文化转型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体现在每一次课程改革、每一本教材编写、每一种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之中。这些努力共同塑造了今天灿烂辉煌且又充满活力的中国语文教育图景。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