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2024年,我的年度阅读清单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12月25日   13 版)

        ■赵 瑜(作家)

        2024年,我的本命年。本命年我决定做一些变化,除了行走,阅读,我在五月的时候决定自学绘画。一直坚持到了年底。从临摹《芥子园画谱》上的树木开始,到模仿各种各样的动物。我在绘画的时候理解了墨色的淡与浓,写意对象的情绪和表达。事实上,绘画与写作一样,都是一种抒情。而通过调和颜色,我又在理解万物关系中多了一个维度,当花青色和藤黄色中和在一起,成为绿色的时候,我甚至想到了人类的进步,不过是通过阅读,行走,扩大视野,让自己的颜色更加丰富。

        2024年,我在继续写作一部关于黄河的散文集,我在记忆里重建了一条河流,写作过程中,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那便是生活环境的唉叹声过多,几乎没有喜悦的事情发生。这些日常生活遇到的坏情绪,极度影响写作。也是在这样的语境下,我又开始阅读。通过阅读建立一堵墙,用来抵抗生活的噪音,重建自己的词汇库,以便可以回归安静的写作。我的阅读书单,主要有下面内容。

        年初,我在海口更换了房子,购买了家具,在安装工组装家具的电钻声中,我读完了2024年的第一本书,张小满的《我的母亲做保洁》(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11月版)。张小满,一个生于1990年代的中国第一批留守儿童,媒体记者。进入到城市之后,她的生活远离乡村记忆,与母亲一年才见面一次,没有机会观察母亲的生活。一直到2020年,张小满劝母亲到她工作的深圳来小住,顺便找一份保洁的工作。这是张小满记录自己母亲的开始。

        母亲自然是爱孩子的,然而,成年以后,从未和母亲长期相处的张小满果然与母亲有了矛盾。当她买件衣服或者做个决定的时候,母亲总想干预,而张小满的反抗又会让母亲生气,甚至当她因为工作不顺畅回到家里神色不好的时候,母亲便会敏感地怀疑女儿是在给她脸色,嫌弃她,这让张小满感觉到,母亲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控制她。在书中,张小满这样写她的母亲:“她是那么传统,愤怒,激烈,控制。我想如若我是生活在民国之前,我的母亲估计是那种会按住号啕大哭的女儿给她包小脚的母亲。”《我的母亲做保洁》不仅仅记录母亲进入城市做保洁工的过程,还通过母亲的交往,呈现了底层人生活的切片。在张小满的笔下,每一个保洁阿姨都如同邻居家的阿姨一样。张小满的文字平静、温暖,并时刻都与她自我的成长产生联系。这样的书写,已经不再是一部流水账式的母亲保洁记录,而是一部充满了深情的散文集。

        因为喜欢沈从文,所有与沈从文相关的人物,我也喜欢起来。比如帮助过他的郁达夫、徐志摩,以及他的学生汪曾祺。2024年春天,我阅读了《汪曾祺1000事》(杨早、徐强、李建新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版)这部有意思的编年体新书。这是一本非常另类的作家传记。这部作品有些像年谱长编,但又比年谱丰富,有色彩和声音。这部书的写作,与中国当下的阅读氛围格外地协调,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汪曾祺的一千件小事读起来,多么像翻看他的一个纪录片。

        《汪曾祺1000事》的三位作者非常值得介绍,杨早博士的岳父是凌宇先生,也是中国第一部《沈从文传》的作者。杨早本人曾经翻译(合译)过《合肥四姐妹》,对沈从文的家事非常了解,从沈从文到汪曾祺就自然而然了。徐强博士则是《汪曾祺年谱长编》的作者,他已经梳理过汪曾祺的一生。李建新是一位资深的汪曾祺书迷,曾主编多部有关汪曾祺的作品集,尤其关注汪曾祺的书信交往。《汪曾祺1000事》这样的传记体例,如果配合短视频就好了,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很多个片断,我都大笑出声,很想打电话给作者之一的李建新兄,告诉他,你们应该为这本书设立一个视频号。

        春天的时候,我阅读了作家格非的最新长篇小说《登春台》(格非著,译林出版社2024年3月版)。与格非以往的小说相比较,《登春台》关注中国最近三十年的发展。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陈克明几乎是中国三十年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如此靠近中国现实语境,是格非以往小说中并不多见的视角。然而,在大学里教书多年的作家格非有自己创作的舒适圈,他的舒适圈是关于知识背景的铺陈,以及小说人物出场或者离场的设计感。一旦进入到中国现实语境,格非的生活经验立即显得苍白了许多。阅读格非的这部长篇新作,我会联想到当年阅读余华的《第七天》时的感触,那也是余华对中国现实的一次正面进攻。然而,《第七天》的故事充满了二手经验的隔阂感,以及《知音》式的煽情。格非在《登春台》中所描述到的上世纪1990年代的北京城中村经验,也是与现实有着距离感的二手经验。让人遗憾的是,一旦涉及到近距离的生活和现实,文字精确的格非,也陷入到了“急着交代清楚”的流水账语言。这让读惯了格非式精巧语言的读者很不适应。

        夏天时,我在高铁上读完了同龄小说家陈集益的小说集《大地上的声音》(浙江文艺出版社2024年8月版)。这是70后作家对故乡的一次深情回望。同名小说《大地上的声音》写了一个驼背畸人的传奇人生。陈集益在小说中对故乡的风物和人情做了一次梳理,时代的氛围营造得非常自然。这篇中篇小说最值得关注的是叙事的结构,一个人物的命运并不是他自己叙述出来的,而是通过与驼背相互交往的其他人的口述渐次完整的。这样一种多角度叙事的策略,让本来平淡的故事有了起伏感和悬念感,是作家陈集益多年写作以来的一次非常好的叙事技术实践。小说中,关于戏曲的细节铺垫扎实又饱满,作家必然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故事操纵者。读完陈集益的《大地上的声音》,就像和作者一起去了一趟他的老家,他笔下的人物是如此生动和可信,这就是写作者的成功。

        秋天的时候,我读完了作家墨白的行走散文《通往青藏高原的道路》(墨白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24年9月版)。墨白从2003年开始行走滇藏路线,2006年,他又一次沿着美国探险家洛克的路线重走了一部分滇藏。2018年至2020年,墨白又三次进入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域和川藏阿坝州等地。和通常的行走摄影爱好者不同的是,墨白每一次进入藏区,都有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持续了十年的青藏高原的行走累积成了这部散文著作,这不仅仅是一部藏区的读本,还是一个作家的时间之书,思索之书,是墨白用时间和呼吸写出来的作品。

        此外,我还阅读了演员陈冲的自传性散文作品《猫鱼》。我喜欢陈冲对自我生活细致的整理。尤其是书中的书信部分,书信中的时代气息那么迷人。2024年,我正在阅读,尚未读完的还有波拉尼奥的《在地狱阅览室里》。这也是一部非常有个性的随笔集。小说家波拉尼奥在他的随笔中完全释放个人的天性,尖锐,偏执,而又不失趣味,是一部面孔清晰的文学随笔。很是合我的口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