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中国工程创造》呈现工程大国工程强国形象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12月25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王洪波)《中国工程创造》发布座谈会近期在京举行。该书以图为主,以文字简介为辅,梳理中国工程的发展历程,展现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呈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工程大国、工程强国的形象。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南开大学双聘教授张柏春等编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该书,选择从古代到当代的36项有代表性的中国重大工程予以介绍,其中包括铜绿山古铜矿、都江堰、应县木塔等16项古代工程,京张铁路1项近现代工程,“两弹一星”、高速铁路、中国火星探测工程等19项当代工程。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赵猛在致辞中表示,希望该书的出版能够让更多人关注工程的价值,并激发国人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自信。张柏春代表作者团队介绍图书创作背景和过程,并分享了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他表示,在多年研治中国科技史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程大国,相对于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国人在工程领域的表现更为突出,这一点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也值得面向公众进行传播。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杨平高度评价该书出版价值,认为该书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工程传统和工程文化,对于提振国人文化自信,对于提升青少年对科技发明创造以及工程事业的兴趣和向往,将发挥积极作用。

        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围绕该书展开研讨。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伯聪认为,对中国历史上工程传统以及当代工程成就的研究和传播正在形成一个热潮,《中国工程创造》是这一潮流中的优秀成果。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佩琼分享了他对“工程创造”概念的思考。“创造”是指“产生出前所未有的东西”,“工程创造”的优先权是很难确认的,那么,“工程创造”创造了什么? 他认为,答案是“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生活世界”,因而,工程史就是“一部生活世界的变迁史”。清华大学教授刘兵介绍说,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增设了技术与工程方面内容,表明工程的重要性日益获得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视,《中国工程创造》是面向中小学师生普及工程文化的很好读本。

        参加研讨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大明、清华大学教授冯立昇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