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给中学语文以客观具体的科学性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12月18日   17 版)

        ■商金林 李淑英

        自1923年起,我国中学始分初、高两级。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以出版“最新教科书”起家的上海商务印书馆雷厉风行,请叶圣陶和顾颉刚拟订《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草案)》,选编《新学制初级中学用国语教科书》(以下简称《初中国语课》)。叶圣陶语文教学经验丰富,顾颉刚学识渊博,商务印书馆认为由他俩“自导自演”,才能选编出兼具前瞻性和实用性、合于科学的真理、适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好教材。

        当时“对于初中国文教授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学什么”这一议题上,一派主张“阅读古书”,另一派主张全读“白话”。叶圣陶和顾颉刚则在《编辑大意》中强调:“本书的选辑,以具有真见解、真感情、真艺术,不违反现代精神,而又适合学生的领受为标准。”“三真”和“现代精神”成了《初中国语课》的一大特色。

        全书共六册,259课。“白话”(含古、近白话文)123课,“文言”136课。无论是“白话”还是“文言”,都是有“真见解、真感情、真艺术”和“现代精神”的佳作。白话作品是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的主要载体,鲁迅、周作人、胡适、郭沫若、沈雁冰(茅盾)、叶圣陶、郑振铎、俞平伯等众多新文学家的小说、散文和新诗都是“新文学”的经典之作。选用的议论文和“近代文”,如蔡元培《劳工神圣》《我的新生活观》《记绍兴志学会的三大愿》《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对于工学互助团的大希望》《家庭新论序》,胡适《新生活》《社会的不朽论》,梁启超《最苦与最乐》,章太炎《常识与教育(节选)》,任鸿隽《说合理的意思》等力作,不仅能启发少年、青年学子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怀,锻炼和培养他们思考力、观察力、批评力、研究力,同时也是“新国民”的启蒙教材。而来自“域外”译作,如契诃夫、都德、莫泊桑、安徒生以及东欧和南非作家的作品,则让少年、青年学子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至于采用的“古文”,全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很多名篇历经百年变迁仍然入选当今的初高中语文教科书,如李白的《绝句四首》(《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洛城闻笛》)、《梦游天姥吟》,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卖炭翁》,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孟子鱼我所欲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庄子的《逍遥游》《秋水》,李密的《陈情表》,《汉书苏武传》,《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魏学洢的《核舟记》等,可见叶圣陶和顾颉刚目光的敏锐。

        课文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随着年级的提高,课文的分量逐渐加大,难度也逐年提高,文言文的占比逐册递增。第一、二两册的“文言”都以“文白对照”的方式呈现,改译的白话在前,原文在后,先读白话译文,再读文言原文,引导学生在比对中把握读“文言”的要领。第三至六册提供较详尽的注释,辅助学生预习和自学,这些都是语文教科书编撰史上的创举。

        课文编排的设计有三种。一是按主题分类编排,将同一主题的课文编排在一起,构成教学上的一个“小单元”。如第一册第十七课是陶潜的《桃花源记》(前面有叶圣陶和顾颉刚改译的“白话”),第十八课是王维的诗歌《桃源行》,王维的《桃源行》可以理解为是对“桃源”的解读和补充,这样编排能引导学生加深“桃花源”的理解。二是将同类题材如常见的游记类、写景状物类、人物传记类,以及“女性”和“战争”题材的课文编排在一起,提升教学效果。如第六册前三课《墨子兼爱篇》《墨子非攻篇》《墨子公输篇》,阐述反战的思想;第四课《左传殽之战》描写战争经过;第五课《史记项羽本纪》写战争结果;第六课《楚辞国殇》是阵亡战士的祭歌;第七课陆游的《梦招降诸城》是“梦中之战”,这么多风格各异的课文组合在一起,有利于读者对于“时代”和“战争”的认识和理解。三是将看似并无关联而是有内在逻辑贯通的课文编排在一起,调动读者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如第四册第二十七课《史记魏公子列传》、二十八课《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二十九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都是史传散文经典。第三十课是崔述的《争论》,开篇从廉颇、蔺相如“不争”的故事说起,认为蔺相如的忍让能产生效果主要是因为廉颇的德行高。否则,“忍让”不仅是无用甚至是有害的,不能一味地推崇“让”否定“争”,明显是接着第二十九课往下讲。第三十一课吴稚晖的《上下古今谈序》突出一个“争”字,第三十二课严复的《天演论导言一》和三十三课周作人译作《世界之霉》都写“物竞天择”;第三十四课王翰《饮马长城窟行》述“征戍之苦”,第三十五课胡愈之的译作《文明的曙光》讨论“战争与和平”,第三十六课茅盾译作《复仇》写“复仇”之后的迷茫,第三十七课侯方域的《马伶传》讲“争”;第三十八课龚自珍的《书王隐君》写的虽是名士的“不争”,其实也是为“人世间”的“争”作辅垫的。叶圣陶和顾颉刚匠心独运,把这十二篇课文编排在一起,借用古今中外事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争”与“不争”的这一宏大的主题,让师生们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领悟到应付人生和自然智慧,向往更美好的世界,这大概就是叶圣陶孜孜以求的中学语文“客观具体的科学性”。

        (作者商金林为北京大学教授,李淑英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