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经纬
“凤凰树下随笔集”丛书近期推出了老同事、老朋友齐树洁教授的新作《重返校园》,读后感慨良多,感触颇深。我与齐树洁教授是同龄人,在厦门大学法律系(法学院)共事二十余年,2005年我举家进京后,一直保持着联系。四十多年的情谊,使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很强的代入感与认同感,其中蕴含了太多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回忆,更折射出了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批法治学人数十载不懈的观察与思考。
新书分为“新闻观察”“法治评论”“环球视野”“前序后记”“往事杂忆”五个栏目,收入了齐树洁教授从1993年至2024年所写的80余篇文章,包括其为《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厦门日报》等报纸撰写的新闻观察、时事评论,为《人民调解》杂志撰写的介绍外国调解制度的系列文章,为十多位学生、朋友的著作所写的序言,以及2004年以来发表的“朝花夕拾”类的短文。全书充分呈现了齐树洁教授作为一名著名的民事诉讼法学者的广阔视野与严谨思考,集中体现了齐树洁教授数十年如一日执着投入的研究领域和关注方向,立体展示了齐树洁教授孜孜以求的学术抱负与久久为功的学术成果。当然,其中或隐或显的人文情怀与人生感悟,让读者更能进一步了解齐树洁教授宽厚的为人准则与忠勤的处世哲学。
本书至少有两大值得推介的亮点,一是对民事诉讼活动的全面掌握与重点关注,二是在民事司法改革尤其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上的环球视野,前者体现了一位民事诉讼法学者的深厚基础与学术兴趣,后者反映了一位中国法学家的家国情怀与学术自觉。无论任何领域的学者,开展任何主题的学术研究,要想做出一定的贡献,二者缺一不可。
齐树洁教授关于民事诉讼的研究是系统且前沿的,既有司法理念的更新,也有制度设计的优化;既谈及民事司法改革的整体推进,更落脚到民事诉讼法的具体修改;既有从依法治国出发的大局观,亦有对基层司法的精准聚焦。从证据证明到强制执行,从团体诉讼到公益诉讼,从小额程序到再审程序,从陪审制度到家事审判,本书体现了齐树洁教授有关民事诉讼制度的“司法理念—本土实践—域外资源”的全方位思考。其中有关制定强制执行法的前瞻思考、大调解背景下诉权保障问题的辩证对待、再审程序纠错理念的发展演进,无一不体现了齐树洁教授对国内外民事司法改革最新动向和制度成果的密切关注,以及对时事热点敏锐而到位的深层观察,这些成果为我国不断完善民事诉讼程序提供了大量学理上的严谨论证与有力支撑。可以说,“改革”一词始终贯穿了齐树洁教授研究的始终,我想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中国学人的共同特质,或者说是时代标志吧。
民事诉讼法学界一直有中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南齐北范”的美誉,这是对齐树洁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范愉教授多年来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领域持续发力、影响广泛的肯定。齐树洁教授以其丰富的域外访学经历,敏锐地察觉到在全球民事司法改革浪潮中,以谈判、调解和仲裁为主要内容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被世界正义工程的“法治指数”纳入法治评价指标,并在不同程度上被引进各国司法改革的架构之中。齐树洁教授秉持“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域外经验”的坚定信念,克服语言与专业方面的重重障碍,收集、整理、精选、阅读、翻译了大量有关ADR的最新外文资料,所涉语种包括英语、德语、法语、葡语、日语、韩语等,选取五大洲数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呈现了涵盖ADR制度全部表现形态的全球图景,最终气势恢宏地铺陈开了一幅“外国ADR制度新发展”中国研究的巨幅画卷。本书“环球视野”一章正是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对于深入挖掘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域外资源”,意义重大。2005年10月,齐树洁教授推动了全国第一部ADR地方立法在厦门诞生,厦门大学也因此成为全国ADR研究重镇,受到学界广泛关注。
书中数次出现“风雨兼程”四个字,我想这应该是对齐树洁教授过往岁月最精准的概括,他的勤奋与执着是有目共睹的,令人敬佩的。自1982年入职厦门大学法律系,齐树洁教授坚守四十余载,辛勤耕耘,硕果累累。我所知道的,这样的坚守在齐树洁教授身上不胜枚举:1992年担任厦门大学出版社法律顾问至今、1995年担任厦门大学学生社团“法学社”顾问至今、2002年起每年组织学生调研、实习,等等。其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自2001年起,齐树洁教授坚持组织、指导学生编写丛书,先后发起编写“厦门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系列”“厦门大学司法制度研究丛书”,出版近三十余部学术著作,总字数达1500余万字,数百名硕、博研究生参与其中,真切受益。
从1972年告别校园,投笔从戎,到1978年重返校园,投身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五十余载时光,恍如昨日。在日新月异的巨变中,不变的是一位法治学人始终奋战在中国法治建设的前线,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命运馈赠的礼物。感谢时代,感恩国家,感怀人生。今夕往昔,最好的时光就是现在;告别重返,最美的地方就在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