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读一本新书,我总是喜欢先看看后记。因为后记承载着作者最凝练的理性总结与感性体悟,也是作者与读者最快建立学术观点共鸣的桥梁。在后记中,可以感受到与正文风格不同的人文气息和思想脉搏,从而更有兴趣探索这本书的深层内涵。《文化传播符号学论纲》是胡易容教授运用符号学理论探讨文化传播的全新力作,这本书的后记收束语颇具吸引力——“这意义世界何尝不是缝缝补补?”凝视着那个大大的“?”,我燃起了好奇心,书中是怎样对意义世界缝缝补补的呢?
《文化传播符号学论纲》共六章,我将其归纳为三块拼图:传播学与符号学基本理论的互融互鉴,时代语境中的传播符号学思想实验,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传播符号学的新鲜滋养。这三块拼图将符号学与传播学融合在当下时代背景和传统文化语境中,“缝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产生丝丝裂隙的意义世界。
第一块拼图“缝补”了传播学与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书中广泛吸收了西方符号学的理论精髓,指出当前传播学不应当拘泥于社会学分析,而应该成为一种具有符号学性质的方法论。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作者并没有完全接受其所有观点,而是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从具体例证中提炼出中西方理论的分歧之处,并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因素。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堆叠,而是在深刻理解两种文化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性结合,通过对传播学的术语、流派、范式的综合辨析,探究中国符号学的发生、发展和未来路径。
第二块拼图“缝补”了传播符号学的两种实践方向:社会演进与思想实验。传播符号的意义受到信息的客观制约,最终归因于具体文化中的符号认知。本书从个体表意的基础单元“符印”入手,分析了“刻板印象”所蕴含的符号认知逻辑,并探讨了意义如何在个体、群体和社会中累积成为普遍文化意义。例如,西方媒体对东方文化的刻板印象,虽然简化了文化复杂性,但也反映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普遍性与差异性。符号认知的升级版——“镜像”,是个体自我认知和文化符号原型的关键,指出镜像的变异形式是当代传媒文化景观的形成基础。这在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中尤为明显,个体通过镜像来塑造和调整自我形象,这一过程不仅是自我认知的体现,也是文化影响的结果。“象征”则展现了文化符号学与传播符号学的一体两面性,文化意义的共享是通过社群内的传播实现的,这一点在全球化的多元文化交流中尤为重要。
传播的本意是跨越,传播则预设了“距离”和“障碍”。书中以三个具体事例为契,围绕“时空距离”“符号编码”和“跨文化”进行思想实验。“核符号学”的讨论,关注了核废料的填埋标记如何实现有效传播,避免环境灾难,这一讨论不仅具有现实性,也体现了传播符号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具体实践。“完美符号”的构想则是对如何消弭语言符号差异形成的沟通障碍的探讨,反映了对人类符号共同体建构的深刻思考。随着网络化与信息化的逐步普及与应用,意义的生产与传播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发生巨变。信息内爆导致意义碎片化,传播者的门槛消除导致了信任缺失,信息增长淹没了意义。作者借用“宏文本”概念来整合碎片化的信息,并提出以“诚”为基础的“意义契约”论,以应对“后真相”的挑战。“数字人文”是对信息爆炸而意义并未相应增长的问题的回应,通过数字人文的形式演进分析,呼吁伦理回归,以“意义论”来引导我们在赛博时代中寻找意义的回归。
第三块拼图“缝补”了中外文化的二元割裂。文化是人类社会意义总和的载体,也是在意义生成、传递、转化、接收的传播过程中逐渐累积后呈现出的文明样态。实现中外文化的互融互鉴,并非是将二者机械地累加,而是要通过吸纳中外诸种优秀的文化基因,对文化符号进行深入的现代性诠释,赋予其在当代传播中的新意义、新功能和新启示。以此为立足点,书中阐释了中国“讳”文化通过“沉默”来实现传播的特殊意义机制,改写了基于信息论的传播模式。这种文化现象体现了在某些情况下,沉默或不直接言说反而能够传达更深层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又论述了“空符号”和“符号空”的概念,通过“无”或“空缺”来营造更深层次上的抽象世界——“意”和“境”。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符号系统,但传统符号学研究存在对象偏倚问题,特别是对汉字和象形文字的误解。在西方学者长期的“符号达尔文主义”俯视下,汉字的符号均衡性特征被忽略、歪曲、遮蔽。然而,汉字独特的图像性与理据性使其在全球化信息媒介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在当代网络媒体和网络文化的激发下,天生就带有视觉符号特质的汉字在现代社会中不断转化和创新,图像理据呈现出回归迹象,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意义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每时每刻都在吐故纳新,以上三块拼图从理论、实践与文化融合三个角度“缝补”了意义世界不断运动中产生的些许缝隙,诠释了传播符号学在信息时代的创新性开拓,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符号化复兴。从抽象的学术概念到具体的传播符号学案例,从分析一般普遍规律到解剖中国实际问题,胡易容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为学界提供了一个理解和分析文化传播的符号学新视角。如果说“这意义世界何尝不是缝缝补补?”那么这“缝缝补补”的痕迹便是学术长城上的精美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