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一水牵愁万里长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12月04日   03 版)

        ■丁帆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也有自己的特有文化,更有烛照当下的现实。或往事越千年绵延至今,或中断灭绝湮灭无闻荒草离离,或繁华不再沦落萧条门前冷落车马稀,此消彼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都因符合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自然规律成为必然。

        当年的长安三万里,李唐鼎盛之时,何等璀璨夺目。黄河岸边的东京汴梁,看清明上河图,就可遥想赵宋一朝在靖康之前此城此地是怎样的冠绝东亚物华天宝。物换星移,桑田沧海,步入残唐五代,长安最终几乎成为废墟,人烟稀少。靖康乱后,汴京残破,已经很难恢复鼎盛模样。南京有六朝经营,虽然城头变换,而总体上还是繁荣稳定,矗立东南,但杨隋渡江,彻底荡平,金陵古城几乎不复存在。此一古城在遭受重创蹂躏之后再经多年生聚艰难恢复,直至晚唐五代,才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象。

        如今的城市昌盛,引领风流,多与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有关,上海、纽约、伦敦、巴黎莫不如此,都柏林、首尔、东京也莫不如此。看近几年来很是流行的城市传记,有《伦敦传》,有《君士坦丁堡传》,也有《开罗传》《敖德萨传》,等等,等等,琳琅满目,各有千秋,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为城市作传,各有写法,八仙过海,自有神通。南京在当下中国大陆,并非一线城市,却是非常特别的城市,她是古都,也多被人称作文学之都,为之书写的人不胜枚举,关于她的文本也是杂花生树,充栋汗牛。

        雷雨的《南京乎》虽没有洋洋洒洒的磅礴气势,也没有气宇轩昂正襟危坐宣示,然而,作者在媒体上开设专栏,钩沉史籍的生动文字篇章,重新梳理遴选汇编成册,亦为读者认识旧都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此中有些篇目,我也曾拜读过,留下深刻印象。如曾说东汉初年的李中都主政宣城,属于管辖南京的较早行政长官,如说刘裕、温峤这些南朝人物,并不大为人所提及,如说李善长与胡惟庸案的关联,相权的终结,如说方孝孺父子与南京、张玉张辅父子、廖永忠廖永安兄弟之死,都是此前不大被人注意的人物与历史关节点。

        《南京乎》深入解读揣摩权威经典文本,参酌大量笔记信札文献,倾心研究解读明清人物,多有新的发现、新的解读。它说勋臣名将,也说文人风骨;它说风云激荡,也说砥柱中流;它说铁肩担当,也说文脉风流。蒋士铨与尹继善、袁枚、秦大士的一次聚会,引发出蒋士铨这一剧作家与南京的渊源匪浅。世人多知散原在南京流寓多年,却原来他的父亲陈宝箴也曾五次到宁,还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他原来是死在南京。张之洞、曾国荃、刘坤一、张謇、陈独秀等等人物,都曾在南京留下过深深文化足迹。作者写这些人物,站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审视揣摩这些人物,集中,专注,凝练,深入,不是耳食之言,不是三言两语,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有理解式同情,有设身处地的打量,更有笔端常带浓烈感情的推心置腹,涵泳再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