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书林
海外汉学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文明互鉴的重要体现,是嘤鸣友声、学术切磋的重要呈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海外汉学研究家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使者、见证者。张月教授长于禹域,留学北美,任职于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多所高校,深谙东西文化之长,具有独到的学术优势。其最新力作《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9月),将近年海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成果向中国学术界加以重点引介,意在推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相互借鉴,意义非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者总结海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两大特点:一是借鉴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二是秉承中国的文本细读传统,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者的初衷,希望读者能够从海外汉学研究中汲取其优点——特别是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并且选择适用于中国文学研究的部分加以运用,努力将中国文学研究融入世界文学研究的范畴中。其立意高远,具有范式价值。
作者锐意创新,全书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海外汉学研究的新面貌。一是时间新。作者择取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近20年的海外学术成果。二是主题新。作者关注的是目前尚未引入国内的一些海外汉学研究主题,例如海外对于中国古代的咏史诗、怀古诗研究。三是材料新。作者发挥自身语言专长,运用大量英文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尚未翻译成中文,未被国内学者注意到或者深入研究过。四是视角新。作者发掘出一些海外汉学著作的新视角、新方法,此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就全书整体而言,与迄今为止海外汉学研究的最大不同,是其关注焦点并非就宏观的汉学发展史或者微观的某一作家、作品研究而发论,而是聚焦于一种特定的文学现象,即古代文学中的文史互动。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揭示海外汉学家对中国文化中的文史互动现象的阐释研究。作者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互参、互渗、互释等多种文史互动的文化现象,而海外汉学家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现象进行研究,彰显出他们对“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的辩证解读。
一是诗歌与历史的互读。作者以咏史诗、怀古诗研究为例,择取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傅汉思(Hans H.Frankel)、高德耀(Robert Joe Cutter)、米欧敏(Olivia Milburn)为个案,以激发咏史怀古诗研究的未来学术增长点。例如,作者指出,宇文所安对诗歌用韵的研究视角,重审了诗歌本身与声韵密不可分的关系,关注到了诗人主观上用韵以达到勾连心灵与情感的目的,为我们诠释和解读咏史诗歌提供了新的路径。
二是历史与小说的互渗。作者以2010-2019年《三国演义》研究为例,以田晓菲、罗慕士(Moss Robarts)、葛良彦和辛兆坤四位学者的研究为个案,从文学、翻译、哲学等语境多方位展现海外《三国演义》研究盛况。与此同时,作者还以《三国演义》在东亚汉文化圈,尤其是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文化影响为例,探讨日本的净琉璃、动漫,中国的耽美同人以及影视剧创作,朝鲜半岛的小说改编、读者群转变以及传播策略,并对在数字化、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增强《三国演义》的海外推广及其经典化传承等问题提出现实的思考。
三是历史与文化的互融。作者以“荆轲刺秦”研究为例,探讨海外汉学家将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置于文化语境以及跨文化语境中的考察。作者指出,荆轲刺秦这一事件不仅在中国古代诗歌、小说中有所再现,而且传播到日本,对日本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中、日文学语境的对读,予“荆轲刺秦”以新的解读,并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在英语语境考察中,作者系统梳理了海外学者对《史记》等历史典籍的翻译及其副文本诠释,并考察了图像、音乐等艺术再现中的荆轲形象演变。作者认为海外学者从多角度丰富了早期中国文化的接受研究,其方法和视角为突破现有研究瓶颈提供了借鉴。
其二,揭示海外汉学家在学术史研究领域中的问题意识和学术传承。作者探讨“文史互动”的“史”,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历史,还指宽泛意义上的学术史。作者认为,学术史的考察可以给经典作家及其作品的解读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欧美学者侧重研究方法的拓新,而日本学者侧重传统的文本细读方法,各有其特色和优长。
作者以陶渊明的个案研究为中心,将陶渊明及其作品置于学术史的语境中,发掘海外陶渊明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和学术传承。作者以戴维斯(A.R.Davis)翻译《陶渊明集》为例,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学术批评和问题意识,认为虽然戴维斯对陶渊明研究的评论有时有较重的主观色彩,但是他重新思考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并不过时,至今仍有一定借鉴价值。
与此同时,作者对英语学界的陶渊明研究(2000-2015年)、日本学界的陶渊明接受研究(2010-2019年)分别予以评述。作者认为,近年欧美汉学家对于陶渊明及其作品的传统解读发起了挑战。他们或者采用新方法切入,或对既定结论进行反思,或对陶渊明传统形象和“标签”重新描述,他们通过探索其诗歌的生成机制来进一步理解陶渊明作品的内容,开拓陶渊明研究的新领域,形成了新的学术增长点。而日本汉学家接续文本细读的传统优势,对陶渊明及其作品进行研读,尤其是陶渊明接受史研究领域。这些研究揭示了不同时期、语境、历史和文化思潮下对陶渊明作品的接受特征,有助于推进和拓展陶渊明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其三,揭示海外汉学家在文本与历时语境中的思考方式和理论创新。作者与柯马丁(Martin Kern)、钱南秀、艾朗诺(RonaldEgan)三位知名海外汉学家展开对谈。作者指出,相较于传统论文而言,学术对谈在观点呈现和输出上更加直接,也更方便受众理解,其所涵盖的内容更多、探讨也更加充分。
作者与柯马丁教授的对谈主要围绕文化记忆理论与早期中国文明研究而展开,并以《诗经》为例,对如何运用文化记忆理论开展研究进行交流,其中涉及文本传播过程中的流动性与稳定性、口传与写本、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等问题。在对谈中,柯教授也借机澄清了其学术观点因中文翻译所导致的一些误解。与钱南秀教授的对谈从其学术成长经历开始,并着重探讨《世说新语》在东亚汉文化圈的传播,以及中西方《世说新语》研究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对后来者均不无启发。与艾朗诺教授对谈时,两位学者主要围绕接受史理论、文学史书写与汉学教育等话题展开。针对李清照研究中的一些传统固有结论,艾朗诺教授通过将其置于历时语境中,还原出一个更接近“真实”的李清照。对谈中形成共识,即在探讨接受史时,需要将文本细读作为一个重要环节。
张月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历史在文学中的呈现及其特点,出版Lore and Verse: Poems on Histor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中古文学中的诗与史》等,而这部《异域回声》又为读者打开了新视野。在结语中作者呼吁:应以文史互动推进研究为媒介,将中国古籍文本置于翻译史、交流史的语境中,考察中国古代文本“走出去”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文明互鉴,该书无疑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