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学林追远录》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诚朴动人、静水流深”。在书里,个人、社会、历史的维度之外,还有一个学术的维度,这些维度彼此关联、相互制约。

    群像肃默 静水流深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11月27日   11 版)

        《学林追远录》,王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59.00元

        ■张洁宇

        几年前,我第一次读到王宁先生的散文,忍不住推荐给媒体的朋友,想让更多的人读到。记得当时我对朋友说的是:“这种文章,只有王宁先生能写得出来。”今天,读罢这本完整的《学林追远录》,我心底冒出来的,仍然是这句话。

        《学林追远录》是王宁先生近年来的散文与学术随笔集。她在自序中说:“我把这一部分纪念文章集在一起,书名以‘追远’称之,是因为文中我纪念的和介绍的人,都已辞世远去。”“书名冠以‘学林’为定语,是因为我是一个生活圈子非常狭小的人,一辈子的职业几乎没有离开过高等学校,永远的身份不是学生就是老师。……我的前辈、同辈两代学人,是这个时代人文科学发展的践行者和见证者。……我纪念他们,不仅因为他们对于我的恩情难以忘怀,更重要的是,他们让我看到一个世纪以来从事文科教学和研究的老一辈学者在职场上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对学术与教育忠贞不贰的情怀。……我记下他们对我的恩惠与启示,除了抒发因他们远去而产生的伤感之外,也想诉说一种得以与他们此生相遇的幸福感觉。记下他们,其实是在回看自己的来路。”寥寥数语,其实已经说出了此书的重要意义。王宁先生不仅是这个时代的践行者和见证者,她的来路也正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道路的缩影和代表。她有丰富深切的经历与见闻、知人阅世的智慧与胸怀、正直热忱的现实使命感,我言此类文章非她不能写,也就是这个意思。

        王宁先生已是耄耋之年,回顾她跌宕起伏的人生,确实令人不禁感慨。她几乎从不书写个人的伤痕与痛苦,那些被她压在纸背的经历,透过温和简净的叙述,浮现在她身边的学林往事之中,最终都静水流深般激荡成历史的回音。王宁先生笔下的人物,多是经历了命运磨难的,但也都在磨难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所以,这本书里,没有飞黄腾达的达官显贵,没有见利忘义的道德残疾,他们可以是有个性有缺点的普通人,但在学问人品的层面,个个经得住考验。他们是王宁先生眼中的“前行者”“纯正者”和“利他者”,她选择怀念他们、记录他们,不是因为亲疏好恶,而是体现着某种做人的准则。

        王宁先生1954年入读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毕业奔赴青海,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辗转回到北京和母校,接续和发扬章黄学脉。几十年的甘苦,闪烁在她追忆师友的文字的缝隙间,有心的读者透过这些微光,可以看到一种史家笔墨。这是个人的小历史与家国的大历史的叠合与互映。由个人及学林,由学林及国族,在这些具体的身影中,映照出的尽是宏大的命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追远”又何止对她个人有深远的意义呢。

        在书里,个人、社会、历史的维度之外,还有一个学术的维度,这些维度彼此关联、相互制约。正如王宁先生所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文化的发展、学术的赓续不是孤立的,它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国家政治的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走近章太炎》)这里,包涵了她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学术的理解,她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痴,也不做目空一切的清高文人,她的学术保持着现实生命的体温,也跳动着现实关切的心声。比如她多次谈及对“国学”的理解和认识,谈到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弘扬中华文化精华等问题,其思想的根本无不与学术传承、文化建设密切相关。这种深层涌动的热情,或许正来自她对师辈的继承。她曾说到,章太炎、黄侃、陆宗达等前辈学者“都曾在革命的艰苦时期奋力报国,而在胜利后无一谋官。太炎独到的见解,经过辛亥革命曲折的历程和复杂的环境,当会促使他更加直面人生和近代中国的现实;太炎恢弘的系统思想在文化变革和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建树,也对革命后中国的文化发展有很重要的启示,但他的思想并未与权力结合,而是通过学术来传播的”(《走近章太炎》)。

        我一直称王宁先生为阿姨,小时候也常常直呼干妈。在《学林追远录》里,有我的父母,有太多我所熟悉和亲爱的长辈,包括王宁阿姨本人在内,他们也都是我生命里的光。我是幸运的,如此近切地感受到这束光,同样如此近切地见证过他们的笑与泪。王宁阿姨与我的父母相识于上世纪50年代,是同学也是同事还是同行,六七十年的友情使他们亲如家人。从小喜欢听他们聊天的我,也因此早早地对“学林”有了一些认识。是他们让我知道,在问学的道路上,无论身属哪个专业,人的品质与境界永远都比知识与技艺更重要。而在今天,我正襟危坐,跟着她的学生、同行们称她为先生。在高校里互称“老师”是很普遍的,称“先生”的必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学者,而对一位女老师称呼先生,更是带有一份无以言表的敬重。我的王宁阿姨,她担得起这个称呼。

        前些天,王宁阿姨问我:“用你文学批评的专业眼光看看,我还可以继续这样写下去吗?”我的回答还是那句话:“要写! 这样的文章,只有你能写。”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学林追远录》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诚朴动人、静水流深”。我想起书中说到,黄侃曾对陆宗达先生说:“以后是要用白话文交流的,一定要学会写雅致的白话文,既让人懂,又不失文雅。”多年后,王宁阿姨对章太炎的理解是:“雅俗共赏,是让俗能逐渐脱俗而求进,终能接受雅,不是让雅放弃精深而迁就俗。”(《走近章太炎》)显然,这样的理解已经融入到王宁阿姨的文字当中。她的散文简洁典雅,渗透着学术与思想的力量。

        然而,更重要的仍是,她的文章真正打动人心之处,并不在专业写作的能力,而在于人性的魅力与精神的能量。在这个意义上,她何止是可以写下去,简直是特别应该继续写下去,让这些先生们的故事,不仅在学林,更在学林之外,长长久久地流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