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琦
尧山壁先生是文坛上老而弥坚的作家,迄今已出版作品60多部,涉及多种体裁。夏末秋初,获赠其《尧山壁散文精选》,捧读全书,收获良多。该书分为“人物”“风情”“游记”三辑,共70篇文章,21万字,均为短文,短小清畅,可读性很强,不知不觉间已读完,意犹未尽,回味再三。
在“人物”辑中,作者以回忆母亲开篇,笔下既有周恩来这样的高层领导,也有作者的朋友、同事,还有顾随、汪曾祺、贾大山这样的文化名人。作者以其细致的观察,精彩的细节写出了主人公的个性气质,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周总理在震中》一文,写周恩来在邢台大地震中,3月9日、3月10日、4月 1日三次亲临地震中心区,视察灾情,布置救灾和恢复生产。文中写道:“(总理)要讲话了,总理发现方向不对。安排他面朝南讲话,一个人背风,群众就要喝风,立刻绕到会场后边,让大家向后转,换了180度。”总理宁肯自己喝风。“比起3个月前,在北京开青年作家会接见时,总理显得苍老了不少,都是这可恶的地震闹的。”以一个细节写出了周总理日理万机而心细如发,关心群众,同时写出了自己的现场观察。
近年来,顾随先生成了读书界的热点,而作者以一篇短文《忆顾随先生》独擅胜场。“台上的先生,全然忘我,陶醉在诗意之中,神采飞扬,不时有妙语警句冒出……精深的内容分析加上精湛的表达技巧,京腔京韵,甚至京白,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腾挪跳跃,包袱迭出,如听马连良的念白、刘宝瑞的单口相声,超乎寻常的艺术享受。台下师生,随着先生的声容手势,一呼百应,前仰后合,笑声雷动。从未见过一位教师的讲课,如此叫座,这样迷人! 听一课我醉了三天。”结尾说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爱好京剧,学做杂家。”贾大山许多人都写过,读过之后,很少能让人记住。作者的《想念贾大山》却能别开生面。文章从贾大山默默无闻写起,写他得奖、成名,担任正定文化局长,保护文物,一直到54岁壮年而逝,“造物忌才”。文末总结:“作品与人品一样高尚,绝无媚俗,从不逐潮,在乡土和幽默中完成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和美学追求。三十年只写了几十个短篇、一个半截中篇,然而他的艺术分量大大超过了许多大红大紫、‘著作等身’者。”把写人与评论合二为一,让读者一见难忘。
第二辑“风情”写作者亲历的社会生活,有三教九流的人物,有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通过一鳞半爪,让读者了解国家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作者从解放前贫穷落后的社会生活写起,一直写到改革开放。开篇《火的记忆》写了没有灯光的时代,“1939年我出生在冀南农村,睁开眼一片黑暗社会……那时不仅没有打火机,连火柴也极为罕见。”《一条驴腿》写农村合作化运动。《耿长锁》写著名的劳动模范耿长锁,他是20世纪50年代名闻全国的农业合作化的带头人。在“风情”辑中,《马胜利》《耿长锁》等篇有以文存史的价值。
在“游记”辑中,读者可以看到作者极为丰富的阅历,堪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踪遍及五洲四海。本辑中写人的游记涉及的中国古人有刘邦、韩信、诸葛亮、黄巢,作家有朱自清、艾青等;外国作家、艺术家有罗丹、马尔克斯等,作者对每一位主人公都有独到的见解,新颖别致,不落窠臼。在《武侯墓说戏》中作者考证出:“西城与街亭差之千里,那救兵赵云飞也过不来的……《空城计》确有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之虞。”使游记成为史学小品文,可见作者文史功底不凡。而在写地域的篇目中,作者都在游历前后做足了功课,如《鸡鸣驿》一文,不仅以生花妙笔写出了鸡鸣驿的山川形胜,更点出它在世界邮政史上的特殊地位:“鸡鸣驿,论资格之老、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加上保存之完整,无疑是中国邮政史一大奇迹,全世界也绝无仅有的稀世瑰宝。”作者以中西兼通的视野记人记事,评古论今,以通俗的文笔抒发真情,如国画的白描,自出机杼,一派天然,在当代散文创作中自成一家,给读者以真切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