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的黄山钟鸣——以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12—1927)为中心》一书以政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以民国初年共和思潮与共和建制影响下地方师范教育的勃兴为研究对象,聚焦1912—1927年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安徽二师”)的发展,由此分析民国初年共和政治与师范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为了解释民国初年共和政治与师范教育的关系,本书从两方面展开论述:共和政治催生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充分体现共和因素。
一方面,因为“救亡”和“启蒙”双重变奏的时代诉求(符合共和素养的新型人才的缺乏和清末民初整个社会层面对新知西学的热情),加之知识阶层在科举制度废除后“向何处去”的社会功能需求,师范教育迎来蓬勃发展的良机。与此同时,地方政治领导人、士绅团体在兴办教育上达成共识,使得各地在地方政治社会结构上为师范教育的勃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层面而言,共和政治催生师范教育。
另一方面,因为师范教育在培养“共和国的信徒”方面的成功,得以在整个社会层面普及共和理念、弘扬共和精神、推进对国民的共和教育,进而从整体上巩固共和制度。又因为师范教育在培养“新知识的学究”方面的成功,得以在整个社会层面开启民智,为共和制度的巩固和现代国家的构建,准备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师范教育充分体现共和因素,大量的史料对此足以证明。
在以上分析框架的指引下,本书以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12—1927)为中心,考察大量原始资料,深入剖析民国初年师范教育中的共和因素,并还原了其中很多至今仍有启发性的细节。本书主要分为以下部分:首先,从中外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徽州地方社会的发展两个方面,考察“安徽二师”办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其次,对民国初年共和政治对师范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分析“安徽二师”的办学历程;第三,以“安徽二师”为中心,对民初师范教育对于共和政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四,聚焦“安徽二师”的中心案例,对以师范教育家、师范教师和师范生为代表的“师范教育知识群体”进行深入考察,并从中剖析深蕴其中的共和因素。
综上所述,共和政治催生民国初年的师范教育,师范教育也充分体现共和因素,师范教育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过程都体现了以共和精神为指导,师范学校校长、师范教师以及培养出来的师范生构成“师范教育知识群体”,是传播共和思想、践行共和理念的中坚力量。师范教育启蒙和培养共和政治所需的现代公民,对共和思想的传播与共和制度的巩固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师范教育知识群体”在中国现代共和国家的构建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共和政治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因素,本书有助于从师范教育的角度去理解其中的过程及其作用,从而更加丰富共和政治领域的研究。
促使我思考和研究一个多世纪前共和政治与师范教育的耦合,是基于对母校休宁中学前身——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办学实践的深入考察。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在北京西单中国书店淘得一套完整的、源自休宁黄村黄氏小学校的“安徽二师”校刊《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杂志》《黄山钟》。“安徽二师”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同人理念,在《黄山钟》发刊词中诠释得淋漓尽致:“同人以是杂志:出于吾徽而吾校校址,位于万安乃适当黄山西出一支天马山山脉之麓。又念言为心声,有合于‘钟’之义。而以声感声,同声者将必相应。因从第八期起,名之曰:‘黄山钟’云。”这是黄山白岳之间新棠村里并不遥远的钟鸣。
徽州于我而言,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是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更是滋养学术的丰厚土壤。寻找徽州、认识徽州、纪念徽州和呼唤徽州的“文艺复兴”贯穿于我的学术文化里程。大学三年级时对徽州古村落西递、宏村的社会调查,是我学术工作的起点,学术调查报告《西递、宏村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现状比较政策分析及相关设想》,在2003年北京大学第十一届“挑战杯”——五四青年科学奖中荣获二等奖。大学本科期间对“徽州在哪里”问题的思考,2004年在南方出版社出版专著《徽州少年歌》。与任羽中学长合作主编的《徽州人文读本》,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当一条河伴随着你成长时,或许它的水声会陪伴你一生。”我非常喜欢美国作家安·兹温格作品《奔腾的河流》中的这句话。奔腾的新安江和她所滋润的徽州大地给予我学术上更多的灵感。我在关注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愈来愈关注传统书院制度的转型和书院精神的弘扬。1912—1927年的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及其在一个多世纪里的变迁,对此作了精彩的诠释。胡晋接校长建校之初,从休宁万安还古书院旧址将“斯文正脉”古匾悬移校中。胡适1923年在东南大学与“安徽二师”校友合影,恰是在东南大学讲演《书院制史略》。2022年,与“安徽二师”一脉相承的休宁中学在建校110周年之际,建立新棠书院,我奉命创作楹联“白鹭衔书,格物致知承还古;红莲并蒂,笳吹弦诵启新棠”,后经休宁乡贤、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胡东成先生赐墨悬于新棠书院。2023年孟夏时节,汪世清先生撰文、白谦慎先生书丹的《胡公颂》纪念碑树立于纪念胡晋接先生的梅轩亭中。110年历史的回环,令人感慨书院制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感谢业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许振洲教授“煦煦春阳的师教”。感谢白谦慎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感谢出版家李岩先生和华文出版社社长包岩女史、责任编辑吴文娟女史在本书出版上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家在黄山白岳,梦萦燕园南港。”我且以记录师范教育的黄山钟鸣和我的木铎心声,向徽州斯文正脉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