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解答时代命题 铸就辉煌篇章

    张建英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10月23日   08 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史论》,张乾元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128.00元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每个时代都有多层次的主要的重大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重大问题都可以成为“时代课题”,只有那些战略性、全局性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才可能构成一定层面的特定领域的“时代课题”。“时代课题”是关涉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重大时代课题”,是时代课题解决过程中形成的根本性理论问题。一方面,“重大时代课题”离不开时代课题,是从业已把握住的时代主要问题中提炼出来的、以时代课题为基础的总问题和元问题,在现实社会生活层面上,它是基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特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思想文化关系之综合表达。另一方面,“重大时代课题”不是时代课题的简单相加之总和,而是贯穿在时代课题中的根本性问题。这种根本性问题往往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地总体地回答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处于“时代中心”的特定阶级(或者为阶级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基本阶级)的战略选择、历史主体发展状态等重大问题,是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有机统一,是重大现实性问题与战略方向性问题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定性问题”(顾海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对每一个阶级和政党具有强大的牵引力。一个先进的政党,总是在倾听时代的声音、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就像判断一个人“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判断一个政党也不是看它的声明和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它的“实践的党纲”标定的“准备做些什么、准备如何做,实际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恩格斯指出,一切历史上的斗争,“实际上只是或多或少明显地表现了各社会阶级的斗争”,而社会各阶级的存在及其冲突斗争状态,“又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它们的生产的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所制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重大时代课题”作为一个政党解决时代课题过程中形成的根本性理论,也反映了这个政党对特定历史阶段经济发展状况的发展程度、生产的性质和方式、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等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重大时代课题”是政党发展成熟的标志,是一个政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标杆,能够作为判断一个政党思想理论发展历史分期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史论》是国内第一部以“重大时代课题”为主线,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专著。全书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为指南,以“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两大历史时期及其伟大成就为研究对象,全景式地展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科学把握“重大历史任务”,回答“重大时代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历程。

        正如本书所强调的,“重大时代课题”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命题,更是一个现实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回答“重大时代课题”的过程与中国近代史进程紧密相连。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本书通过深入挖掘历史,展示了近代中国的衰落以及民族复兴道路的探求过程。其中,经济全球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民族救亡复兴道路的先行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探索中的社会思潮交锋等内容,都充分展示了“重大时代课题”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它不仅是关于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关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

        本书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的详细分析,揭示了民族复兴道路探索的艰辛与曲折。这些历史事件和思潮交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也为我们理解“重大时代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视角。

        本书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体现在多个层面。

        在理论层面,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深入研读与实践反思,结合中国国情与革命实践,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其中,《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著作成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石,它们从哲学层面系统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问题,为党内外干部提供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

        在实践层面,遵义会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关键点,毛泽东的正确军事路线与组织路线的确立,标志着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始摆脱教条主义束缚,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在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制定正确战略策略等方面,成功指导了中国革命从困境走向胜利。

        在社会制度转型和国家建设层面,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新中国的基本制度架构。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等人倡导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工业化道路和社会发展模式。

        此外,本书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待经济全球化、民族复兴、阶级斗争、社会矛盾、政党建设、统一战线等方面的独特视角与解决路径。

        总的来说,本书以其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理解“重大时代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更为重要的是,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作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重温中国共产党人写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恢宏史诗,对于推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于深化对新时代“重大时代课题”的认识,在新时代写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仍具有重要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