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作家邱振刚先生是一位走纯文学创作路线的多面手作家,他写散文、写小说、写评论,都有不同的温度和高度。最近读完他的新著《夜北平1938》,再次刷新我对他创作上的认知。作为一个谍战故事,该作虽然与许多谍战小说一样,设置了“抗日战争时期”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却有一种新的视角、描述故事的向度,他把大量笔墨聚焦在北京城内的一个普通家庭,塑造了一群各具特色的北京普通人的形象。当作者把这些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理想追求组合起来细细描写时,仿佛“吱呀”一声,一扇布满沧桑光影的历史大门被轻轻地推了开来。
在苦难深重的历史时期,即使普通人家的命运,也会被卷入历史的残酷漩涡中,他们或抗争、搏斗、奉献,或顺从、沉沦、变节,他们在经历个体命运变化的同时,某种意义上也在书写一部分历史。在《夜北平1938》的叙事框架中,有“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有“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等,但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也没有过多涉及相关的历史人物,而是自然从容地叙写北平(北京)的一个普通人家,在抗战烟火笼罩下发生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的北平珠市口一个百年老字号——天祥泰绸缎庄,东家世代经商,家境殷实,却有两个离家出走的少年,哥哥穆兴科为了改变个人命运离家出走,留学期间被日本特工彻底洗脑变成了代号“佩剑”的日方间谍,成了汉奸;同样为了改变个人命运的弟弟穆立民,在出走的过程中向往革命,且一直初心不改,成长为英勇的地下党员,回家后以学生身份作掩护,带领地下工作人员获取并破坏日军军火运输计划。个人的命运躲不开历史的漩涡和时代的洪流,只是有的人成为中流砥柱、大义凛然,有的人随波逐流、丧失信仰。小说通过各色普通人的无常命运和人生选择,展现了时代的无情和人性的复杂,引发读者对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
《夜北平1938》是一部表现北平普通人追求梦想、理想,从成长到蜕变的正能量小说。小说的中心人物穆立民,生长于北平的商业世家,按照传统,他应该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经营商业并把自家的“老字号”发扬光大,过着安稳富足的生活。然而,他宛若一叶扁舟,其命运沉浮于时代的巨浪中。但新式教育坚定了他的志向,现实处境更造就他成为一名有使命、有担当,坚韧而英勇的革命战士。他在北平读中学时,深受思想进步的英语教师高铭志的影响,后来成为国立武汉大学的大学生,与一直坚持做地下党工作的高铭志重逢。穆立民也决心像高老师一样,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事情,他成为了一名红色特工,顺利完成了组织分派的几次任务。“最后一次,则是派他去东北,打通和当地的地下党组织的联系。”这一次,为了完成新的任务,他回到北平老家,没想到殊途同归的哥哥穆兴科却为他设下一个个圈套,千方百计骗取他的信任,利用他破坏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当他证实哥哥是个害死多位革命志士的日本特务时,他大义灭亲,亲手杀毙哥哥。
烟袋斜街世代做扇子的“扇儿陈”陈文蛟,皇城根儿胡同里靠吃百家饭长大的拉洋车的车夫文四方,都是北平城里的普通人,他们周旋于日伪敌特之间,建立地下交通线,随时准备奉献自己的生命。这些北平普通人的形象,是那个特殊时代里最富有魅力、理智与情感的中国人,焕发出经受锻造后成熟向上的蓬勃生机。还如和穆立民青梅竹马、留学归国的潘慕兰,一个才貌双全的年轻女子,却受命运的指引意外卷入了一场危机四伏、你死我活的谍战中,她善良纯真,却不畏一切、勇敢善战。他们代表着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大多数。
小说中的几个反面典型,如穆兴科,离家后投入北伐军,后倦于国内军阀混战,留学日本后被日本特工洗脑,他的世界观扭曲了:“我们奉行日本的制度,两个国家变成一个国家,中国人口、资源,再加上日本的政体,我们这个崭新的国家,必然将是世界头号强国!”于是,他成为了汉奸,认敌为友,出卖同胞,残害革命者。比如日本人的傀儡、北平临时政府治安委员会行动处处长路文霖,成了“一部只负责在处决令上签字的机器人”。这些人物形象独特生动、立体饱满、栩栩如生。同时,小说中人物身份的反转、人物关系的纠葛、意料之外的情节,让人物形象更加复杂多样,在带动小说整体氛围惊心动魄、淋漓酣畅的同时,也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十足的魅力。
北平是该小说创作的背景地。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热闹的珠市口、黑瓦的四合院、错综而窄小的胡同,看到了拉着洋车奔跑的车夫、挑着货担吆喝的小贩、忙忙碌碌做着杂活儿的伙计,我们看到了燕京大学、六国饭店、未名湖、圆明园,以及烟袋斜街古旧的店摊,珠市口的老字号绸缎庄、饭庄等,这些老北京不可或缺的历史遗韵、风土人情和地理坐标,加上张弛有度的京味儿的叙述,更能给读者一种画面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中故事情节的环环相扣和各色人物的相继出场,也并非天马行空、凭空虚构,而是作者契合那个风雨飘摇的1938年的北平,精心布局的“桥段”,是作者身处北京城生活的一种回望。邱振刚先生在写作前一定是下足了功夫,进行大量的资料准备,并将自己对于这座城市的感悟和理解、期许和希望,都融入到了小说的故事之中与人物身上,让我读到了大量接北京地气的描写,让我相信每一个故事、每一处细节的鲜活性和真实性。正如邱振刚在后记中所说,“在我的想象中,这将是一个只可能发生在北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