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9月25日 星期三

    喜欢这个“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9月25日   03 版)

        温儒敏

        ■温儒敏

        《中华读书报》迎来30岁生日,我要表示衷心的祝贺。

        俗话说,人要“三十而立”,可是这份报纸一开张就“立”起来了,其办报宗旨赫然题写在报头之上——“读书人的精神家园”,而且始终在努力践行这一宗旨,让广大读书人有块精神的园地。30年的坚守,不容易!

        《中华读书报》的版面设置与排版风格相对稳定,瞧一眼就知道是它,能捎来书香气息。其中有出版资讯,包括各大出版社的新书发布、业界、学林、瞭望、书评、书摘、童书、国际、教育,文史、家园,等等,还有许多新书广告。出版从业者可能格外关心出版信息和业界动向,我每次收到报纸,也会大致浏览一番,看又有哪些新书问世,但更有兴趣的还是学林、文史、瞭望和副刊“家园”。全国报纸很多,有的也有书评与读书栏目,还有一些专属于出版界的行业报纸,我孤陋寡闻,很少看过。但也想,像《中华读书报》这样有“文气”、有个性、有品位的报纸,既兼顾出版业界,更重视面向学术、教育、文化界读者的,恐怕是独此一家吧? 在如今比较功利和浮躁的空气中,《中华读书报》“立”得住,拥有一批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体,实在难能可贵。

        大概从2004年开始,我就给《中华读书报》写稿,迄今在上面发表过36篇文章。其中多是有关文学研究、评论、语文教育的短论,以及一些散文随笔。我最近新出一本散文集《师友感旧录》,是回忆北大与文史界前辈与同事的,里边好多篇随笔,最初都是在《中华读书报》“家园”上首发的。应当感谢《中华读书报》给我的支持,我的确把读书报当作自己的园地了。如同某位现代作家所讲,能有一块地可随意种点自己喜欢的果蔬花木,未必有多好的收成,却也是一件乐事。

        与读书报二十多年的交往,最难忘的是2014年前后,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提出“文学生活”的概念,提倡文学研究多关注文学的“民生”——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希望突破当下文学研究在行业内“兜圈子”的“内循环”状况。这个概念的提出,曾在文学研究界产生很大反响。《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媒体都做过专题报道。而最先还是《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发现了这个课题,率先报道这个项目。后来又经舒晋瑜的联系,课题组在《中华读书报》系列发表过十多篇有关“文学生活”的调查报告。《中华读书报》对于学术界的状况始终有专业的敏感,往往还站在前沿,引导方向,这也是能得到学界重视的原因吧。

        从2012年到今,12年了,我受教育部聘任,担当全国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编教材是国家事权,上面有要求,一线教学有呼应,要照顾大面积使用的可行性,众口难调,还动辄引起网络炒作,我本人也饱受攻击。喊喊口号容易,要做成一件实事,太难了! 在教育界那怕一寸的改革,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编写语文教材,是我有生以来做过的最难最煎熬的一件事。《中华读书报》是“知我者”,也曾多次报道我们编教材的难处,以及应当如何用好教材,澄清某些事实,发出正面的声音。这让我感到温暖。

        如今进入网络时代,虽然读书报始终倡导读书,每年的读书节也挺热闹,可还是缺少读书的氛围。纸媒的“日子”普遍不好过了。虽然还有一些报纸在坚守,不时约稿,我也会写写文章,那也只是考虑“存档”(网络目前毕竟还缺少纸媒的这种功能)。多年前我家订有八九种报纸,如今不订报、也不读报了,剩下一份《中华读书报》,有时候还是要看一看的。这也因为我与这份报纸有特别的感情吧。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