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教师如何打破思维定势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9月18日   18 版)

        ■王瑞林

        思维定势又称“惯性思维”,“惯性”是事物所具有的保持自身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人的思维也有惯性,每个人都有陷入思维定势的时候,教师也不例外。教师的思维定势是如何形成的? 又该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呢?

        打破隐秘的预设前提

        多年前看过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一直记着以警醒自己:“在一个文明的城市里,一位老奶奶上了公交车,却没有一个人给她让座,请问为什么?”我曾拿这道题做了一个小测试,结果很多朋友“上套”了,给出了很多复杂的答案以及各自的理由。因为过往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公交车上通常很拥挤,很多乘客没有座位,见到“老幼病残孕”理当让座。于是他们在思考这一问题时脑子里就有了一个预设前提:公交车上没有空余座位。这个预设前提条件不是题目给的,而是回答者自己设定的。这就是一种思维定势。

        教师在进行每个教学决策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是否陷入了某种先入为主的假设? 这种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比如有些学生在小学一年级识字、识数等学得不太扎实。因为很多学生在幼儿园时学过了,有较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对此不太重视,但是近年来,随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得到扭转、家长素质教育观念的增强,很多学生在幼儿园时期都没怎么学过识字、识数,如果教师还从“学生已经学过、基础很好”的固有认知出发,做出的教学选择自然与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义务教育新课标“零起点教学”“应教尽教”的要求存在偏差。

        教师在教学时,要以“一切皆有可能”为出发点,尽量想到各种可能性,而不应把某一种可能(哪怕是经常出现的、符合大多数人情况)作为预设前提。只有打破隐秘的预设前提,才能消除认知盲区,教学才可能更加全面,更加丰富多样,更有活力和创造性。

        打破过往经验的桎梏

        chatGPT的问世,在教育圈引起了极大的震撼。“chat”即聊天的意 思,“GPT”是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的缩写,意为“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从这个名词就可以看出来,人工智能是基于过去的大数据信息来生成答案的。尽管人工智能的回答令人惊艳,但是研究专家发现,有时候人工智能也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一些教师也发现,chatGPT写出的高考命题作文,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但是缺乏个性和特色,没有什么创新亮点。笔者曾围绕一个领域反复向某人工智能工具提问,发现其回答有着明显的“套路”和“格式”。因为人工智能是基于过去的数据信息(相当于人类过去的经验)进行分析判断的,所以也有思维定势,至少在初期确实体现出这样的特性。

        经验对于教师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按常理来讲,教师的教学经验越丰富越好,丰富的经验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处理起各种情况更加游刃有余,但是,如果不能以反思的态度对待经验,过于倚重过去的经验,就可能形成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会让他们不愿走出“轻车熟路”的舒适区,消解教师创新求变的动力。更有可能形成教学“套路”和“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时难以切换轨道,或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比如有的教师以前用题海战术指导学生复习备考效果很好,新高考和中考改革背景下,考查思路和题型变了,还是沿用过去的老办法,复习备考效果就越来越差。再比如,以前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现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展,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自学很多东西,知识面很广,而有些教师把今天的学生当作过去的学生教,在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思维能力培养,话语表达也跟不上时代,学生提不起兴趣。

        打破过往经验的桎梏,要求教师具有反思精神、创新精神,批判性地对待经验,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思想、新理念,才能跳出固化经验的窠臼。

        打破刻板僵化的印象

        人往往是多面的、复杂的,不能以偏概全,因为几件事而对某人形成固化的看法和僵化的印象,也不能只看到主角的光环而看不到其他人的优点,或只看到团体成员中某个人的贡献而忽视其他人的贡献。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会有这方面的问题,比如有些教师因为学生某门功课几次没考好,就认为他(她)不擅长逻辑思维或形象思维,不适于学某学科,并在学业发展指导过程中无意识地流露出这样的倾向。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惯性思维,对于鼓励学生发掘潜能、多元发展、个性发展是不利的。

        有些教师在上课时总是喜欢点名少数几个学生回答问题,这里面固然存在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念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也可能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因为某学生几次回答得好,教师就形成了一种印象,认为某类问题只有他(她)回答得好,以至于以后遇到类似问题,便习惯性地点名让他(她)来回答,其他学生受到冷落,积极性受到挫伤。一些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也可能犯同样的毛病,在教师的眼中,平时表现好的学生,优点被放大,而遇上一些违反纪律的事情,就会不自觉地想,这可能是某学生干的,因为他平时就爱调皮捣蛋。这样的思维定势,会阻碍教师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而激发其潜能,也可能因此而“冤枉好人”,说到底,都是思维定势在作祟。

        打破这种刻板僵化的印象造成的思维定势,要求教师时时提醒自己,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人看事,参考过去但更注重当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要敏锐地发现惯常下的反常,因为那往往是问题所在或教育价值所在。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兼体育美育专刊主编、编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