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

    “每一个被历史铭记的大时代,都曾留下独一无二的生动印记。作为记录者,我们可曾缺席?”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记者王宁策划并制作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节目的初衷,历时三年的等待,她和她的团队完成了对陆元九、任继周、郑小瑛等国宝级科学家、学者、艺术家的采访,《吾家吾国》一书于2024年6月出版。

    上天的东西,99分不及格,100分才及格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9月11日   12 版)

        陆元九院士

        青年时代的陆元九和王焕葆

        陆元九书桌旁边墙上的字条

        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授勋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获得勋章的29位都是在各自领域功勋卓著的人物,其中陆元九以101岁高龄成为勋章获得者中最年长的一位。不过,大众对他和他的贡献并不因为他的年纪而了解得更多。

        陆元九是谁? 他又干了些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得把目光重新拉向让国人备感自豪的中国航天——

        2022年7月24日,中国航天又迈出历史性的一步: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在大约13个小时后追上太空中的天和核心舱并与其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图景有望在当年年底变为现实。

        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端,60多年里,中国已进行200多次航天发射。在一次次万众瞩目的发射背后,普通人很少能知道,陆元九和他投入毕生精力的陀螺、惯性导航技术与一次次表现出色的各类航天器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陀螺、惯性导航技术——你是不是觉得这8个字都认得,合起来却看不懂? 它与航天工程到底有什么关系?

        2021年,我采访101岁高龄的陆元九院士时提出这个问题,老人家用一句话做出了解答:“最早是解决火箭上天后,在什么地方、朝什么方向的问题。”

        因为这一技术涉及尖端领域,相关的元器件和测试设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受到限制。陆元九是把陀螺、惯性导航技术系统性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他是我国第一批航空系大学生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仪器学博士。1956年,他几经曲折,从美国回到祖国,随即着手筹建相关专业研究所。那时,一切都是从零起步。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跌宕起伏,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埋头钻研,现在我国的各类航天器都装有各式各样的陀螺定向仪,能精准地测量飞行姿态。如今,我们看到的每一次成功的航天发射,都无声地记录着陆元九这样的开创者几十年来鲜为人知的付出……

        陆元九出生于军阀混战的1920年,父亲是清朝最后的秀才之一,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陆元九5岁就上了小学,10岁就上了初中。回忆起儿时的学生生活,陆元九笑说那时“很怕作文”,语文在后来几十年里一直是弱项,不过他的理科成绩非常优异。

        在陆元九的高中毕业记录册上,他的同学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元九氏陆,生于滁州。林泉陶其性灵,峰嶂励其志气,聪颖侪辈,爱好科学,孜孜不倦,将来成就,未可量也。”1936年,陆元九高中毕业,因生病耽误了升学考试,所以他只能在家自学。后来自学成了陆元九的终身秘诀。

        1937年,陆元九报考大学,他同时报考了三所院校,其中一所是现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结果三所学校都给他发了录取通知。由于当时上海已沦为欧美多国的租界,陆元九不愿到租界上学,便选择当时还在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批航空系大学生之一。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难当头。陆元九说,当时的学生看着自己的国家被日本欺负,心里都憋着劲儿,大家努力学,就是想“学好科学,救中国”。凭着这股劲儿,1941年大学毕业后,陆元九入选了首批赴美公派留学名额。1945年8月,他和几个同学一道启程。

        当时,从中国到美国空中没有便捷的航线,走水路则需要横跨太平洋,而日本人在太平洋设置的水雷还没有完全清除。所以,陆元九一行只能舍近求远,先从重庆飞往昆明,经驼峰航线到缅甸,再飞往印度,之后便在印度等待去美国的大船。

        其时,美国刚打败日本,获胜的美军需要大批回国,每艘去美国的船当然是美国士兵优先,只能拿出少量舱位给散客。大约等了两个月,陆元九等人终于登上了赴美的大船。作为穷学生,只能坐最差的四等舱,要在海上漂一个月左右。大西洋上颠簸的风浪可以忍,但陆元九觉得更难忍的是美国士兵对中国人的歧视和羞辱。

        被看不起,让陆元九深受刺激。后来,到达麻省理工学院,可以选择学习专业的时候,陆元九的想法是:要学就学最新的,学国内没有的。二战时期的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最出名也最新的专业就是仪器学,仪器学专业的实际内容就是惯性导航,当年是第一次招生。它也是最难的,因为要比其他专业多修至少10门课。

        数年苦读,陆元九甚至很少出学校,一年偶尔进城看一次电影,就是对自己的奖励。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两年,陆元九就以全优成绩完成了基础课的学习。1949年,他通过论文答辩,成为“惯性导航之父”德雷伯教授新开设的仪器学专业的首名博士,从此走在惯性导航领域的最前沿。

        他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领域的博士学位,让美国同行刮目相看。然而,也正是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博士学位,让陆元九的归国之路充满艰辛。

        1949年,29岁的陆元九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

        他后来得知,学校让他留校,是准备安排他从事保密性较高的工作。美国政府施压、让学校动员他“升级”为美国公民。陆元九心知肚明,拿了美国公民身份,就意味着一家人无法轻易回国了。在异国漂泊的他,虽归心似箭,却由于当时战后的特殊政治环境,久久未能如愿。

        为了减少回国的阻力,陆元九开始主动远离敏感的工作领域,先是被调往麻省理工学院土木系的一个研究室,后来又离开大学,到福特汽车公司的科学实验室做民用科技研究。

        1955年的一天,邮局公告栏中的几行汉字让陆元九看到了希望。公告中说,在美国的中国人,包括留学生,自愿回国的现在可以回去,如有困难,可找印度驻美国大使馆接洽……

        一年后,陆元九一家终于登上了返回祖国的轮船。23天后,一家老小抵达香港,走过罗湖口岸的九龙关口,身后的铁门哗啦一声关闭,成为陆元九一生中永远的记忆。11年游子生活,终于结束了。

        陆元九回国的那一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起始年。65年后的2021年,中国的空间站是太空仅有的两个空间站之一。陆元九离家的时候,是一个人;回家的时候,他给父母带回一个家。

        后来的岁月里,陆元九不时会被人问起“为何不留在美国”,一生坚持说实话的陆元九坦诚地说了三句话:“我是中国人,得回去给中国人做点儿事情;近20年没回家,应该回家看看父母;孩子逐渐长大,希望他们将来别像我那样受歧视。”

        在中国航天人的圈子里,有一句话流传很广,女航天员王亚平曾说它“已经渗透航天人的血液”,那就是陆元九常说的:“上天的东西,99分都叫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

        在航天领域,陆元九的较真儿是有名的。但他的较真儿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血的教训。中国航天的发展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过不少挫折和挑战。

        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因飞行姿态出现问题,导致星箭俱毁。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失败,同时让人想起此前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的发射失败,西方国家趁此竭力将中国从未来的商业发射服务者名单中挤出去。这次灾难性事故,不仅使中国的国际形象受到损害,而且使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失去了4份订单,还要支付数千万美元的赔偿。

        为了尽可能地找出故障,陆元九受命第一时间赶到西昌调查事故原因,那一年,他已经76岁了。陆元九回忆说,那段时间他根本没法儿睡觉,吃比平时多4倍的安眠药,还是睡不着,压力非常大,只想尽快把原因弄明白。

        根据这次发射后的初步遥测数据,有关方面初步判断故障出在惯导平台上。在接下来的近4个月里,陆元九与成百上千的研制人员一起度过了很多个不眠之夜。他们分析了各种可能产生故障的情况,做了大量验证试验,逐步查清了一根断线造成复杂“倒台”的全过程,并且用平台实物在仿真机上复现了全过程,复原了这次失败飞行过程的全部遥测数据。

        此后,陆元九的那句话“上天的东西,99分都叫不及格”广为流传,并一直支撑着中国航天人一步步探秘太空。

        陆元九的人生跌宕起伏、几经风雨,幸运的是,身边始终有爱人相伴。陆元九的夫人王焕葆是名人之后,于1949年获美国蒙特霍利女子学院硕士学位,她是这所大学第一位来自中国的硕士。结婚后,两个人60多年风雨同舟,为彼此撑起了一片天空。

        “文革”期间,陆元九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里,有人曾劝王焕葆:“跟老陆划清界限,干脆离婚算了。”王焕葆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她坚信中世纪波斯诗人萨迪的话:“好人如果受到恶人攻击,不必沮丧,也不必在意;石头虽能撞破一只金杯,金杯仍有价值,石头仍是低微。”

        夫人的支持是陆元九的精神支柱。他也知道应该如何关爱夫人。1973年,王焕葆做手术,两个女儿尚未回京,她由陆元九陪护。三个女病人的病房,陆元九不便夜间近身陪护,为了照顾夫人,有许多天,他都坐在走廊里度过漫漫长夜。

        王焕葆在2003年因癌症动了两次大手术,疾病在夫人身上,痛苦却在陆元九心头。看到夫人经受折磨,他心疼极了。夫人术后的十年里,一度痛不欲生的陆元九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逐渐适应了新的情况。他悉心照顾着交流困难的老伴儿,做出了以苦为乐的辩证诠释。

        他们的爱情,如莎士比亚的诗句——“爱是亘古长明的塔灯,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这一塔灯照耀着他们在2009年度过了“钻石婚”的美好时光。

        2014年,91岁的王焕葆辞世。夫人走后,陆元九一直保持着妻子房间的原貌,依然将妻子盈盈浅笑的照片挂在床头。

        百岁高龄的陆元九生活依然十分自律,每天坚持运动,生活上自己能干的事儿绝不假手他人。在老人家里挨着书桌的墙上,贴着一张手写的字条,上面列着“四不”:“不急、不恼、不懒、不馋。”陆元九说这是对自己的提醒:“不急”“不恼”,是针对自己的急性子说的;“不懒”“不馋”,则是针对身体说的。让人感慨的是,陆元九坚持少吃蛋糕、少吃糖,原因是要避免长胖,避免给别人添麻烦。

        我请陆老给年轻人写一句话,较真儿的陆老写的还是一句较真儿的话:“你懂就懂,不懂,不能装懂,老老实实做人。”

        也许,这就是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恪守一生的信条……

        (本文摘自《吾家吾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杨华、黄瑞刚、窦小文主编,王宁编著,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6月第一版,定价:7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