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9月04日 星期三

    2018年,作家航月和哈萨克族文化工作者加斯吾扎克·吐鲁汗江联合走进“中国天马之乡”——新疆昭苏开展田野调查,他们深入一线,观察、探寻、记录昭苏草原人的真实生活。在《天马归来》一书中,他们的采访对象既有哈萨克族人,也有汉族人、蒙古族人、维吾尔族人。这些受访对象共同熔铸成一个强大、团结、和美的民族共同体。“遥望青青河畔草,几多归马与休牛”——他们皆因这片壮美的草原而生,也反过来为昭苏草原增添了可以世代传颂的如诗一般的华章。

    他的眼里是野花的故乡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9月04日   12 版)

        “敬松老师,如果我没有恐高症,我可以当你的助手跟你一起采集野花标本。”

        敬松老师上着山坡连气都不喘一下,回头看着山下的我说:“等于说,你没有说。”

        我说:“我说了呀。”他说:“你有恐高症,采集标本要上高山,有时可能是悬崖,你根本就做不了这份工作。”

        我颓废地站在山下,等待着敬松老师他们返回。所有高山,都是我颓废的地标。在恐高症面前,我无法勇敢起来。

        敬松老师六十多岁了,爬山比年轻人还厉害,山对于他就像平地。

        阿克苏山沟的野花因为没有过多地被羊群啃食,品种多,而且还没有被人采集过。

        “主要是哈萨克族牧民保护得好。”敬松老师说。他指着这条山沟,继续说:“之前有位领导来考察这条沟,一行人想进围栏里面看看,结果牧民不让跨进围栏半步。随行人员说是领导考察,牧民说,谁都不行,我们不让任何人破坏草场。领导当时还表扬了这位牧民,说坚持原则,才能保护好马、牛、羊的生命线。”

        敬松老师说的这件事跟我们所见的加苏扎克老师的行为一致。在这条无人的山沟里,我们都对这个未曾见面的牧民表示了敬意。

        敬松老师是伊犁州从事中药检验四十多年的老专家,他退休后又受聘到伊犁州昭苏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昭苏种质资源圃的建设工作。每周他都要坐五个多小时的长途车从伊宁来到昭苏,带领种质资源圃的人到山里采集各种中药材原植物,移植到资源圃进行培育,建立昭苏高原植物基因库;并采集中药材和野花标本,制作大量的植物蜡叶标本。四十多年来,他收集的中草药标本达一千多种,他手机里的图片除了美景就是艳丽的野花,有几万张照片。

        敬松老师说,他建议昭苏县把蓝蓟作为昭苏的城市市花。蓝蓟是昭苏特有的一种高原植物,它的花期长,从五月底开花一直到十月下雪时花才凋谢,适合昭苏寒冷气候。蓝紫色、粉红色的花,长长的花蕊伸出花瓣之外,十分艳丽。

        2016年7月1日,在阿克苏沟,敬松老师下车直接踩着石头就上山,下雨的山上,路滑,敬松老师像走平地一样,真叫健步如飞。他们去的山路,我都在掉队,我恐高,上不了陡险的山。

        每采一种标本,敬松老师都要拍几张照片留作记录。他不是摄影师,他拍的标本照片像艺术照,精美绝伦。他是用情怀拍照,每个标本的照片里都是他浸入的心血。我们采集了森林水苏、新疆党参、独丽花、鹿蹄草、斑叶兰。夏季的昭苏草原和山沟里处处是鲜花盛开,黄色的叫野罂粟,蓝色的叫花荵。野蔷薇有红色、黄色和白色的,叶片像玫瑰叶,花像梅花花瓣。天山亚麻,开粉红色花,数朵一簇,叶子像亚麻。

        野生郁金香是荷兰郁金香的原种,仅仅比荷兰郁金香叶片和花瓣稍小,在昭苏草原上分布着数十万亩面积的野生郁金香。每年初春四月,竞相开放,一望无际鲜黄色的野生郁金香让人流连忘返,引来了大批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水杨梅的果实像杨梅。瓦韦、水龙骨是蕨类植物,不会开花,它的叶子背面长满了孢子囊,囊内充满了细小的孢子,也就是它的种子,成熟后随风飞走,飞到适宜的环境就会在那里长出新的幼苗。

        在喀夏加尔,敬松老师会随时让司机停下车,随手又采了独行菜、香藜、秦艽、狗尾巴草。

        在阿克苏沟,我们跟着敬松老师,从每一种采集的野花标本开始学习,每一种野花都是很名贵的中药材。野花不跟群花争妍,独在山野吸附天地精华,再回馈人类。

        谁说做一朵花是独自为自己开放?

        山野沟壑,我们就从车前草、蒲公英、党参这些普通人都知道的野花开始寻找。找到一朵不同的野花都会问敬松老师这朵花的学名、用途。野花太多,花和名字一时也不容易记住。芳香新塔花、百里香、密花香薷、全叶青兰都是唇形科植物,芳香扑鼻并可以治感冒。母菊、新疆鼠尾草、新疆紫草、昭苏滇紫草、天山蜡菊、狭叶红景天、千叶蓍、贯叶金丝桃、缬草、红豆草、天仙子、板蓝根、柳兰、千里光、黄芪、独尾草、大叶橐吾、新疆大黄、北极果、爬地柏、鳞毛蕨、铁角蕨、龙葵、草原糙苏、一枝黄花、八宝景天。这些有名的野花,你没有听说过的我们都见过,你见过的不会比我们一天里见过的多。

        准噶尔乌头的蓝紫色花,像小鸟一样,老鹳草的果实像鹳雀的嘴巴长长地伸出。驼舌草的花絮比叶子长,奇特的是它的花瓣谢而不落,且仍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很适宜插花。卷耳鲜嫩的叶子和洁白的小花是一种爽口的野菜。红门兰的叶子像玉米叶,花红红的,像火炬开在头顶上,它那肥厚的肉质根像手掌白白的,几个支根如手指,故又被称为“手掌参”,具有类似人参的滋补作用。新疆大黄的花葶有酸酸的味道,当地牧民常把它当水果吃,又叫酸杆子,其根入药有泻下的作用。牛蒡子、苍耳、大蓟的果实带刺,就是我们常说的毛毛球,常粘在羊身上。

        敬松老师说,其实每一种野花都是一种中药材标本,他指导昭苏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经把一百五十多种野生中药材采集、移植到四十二亩的资源圃里。密花香薷长得最多,马上就要全部开花,它的花瓣是紫红色的毛球,掩藏在浓密的叶子里。

        有一棵荨麻被当作益母草挖回来种了,一下子这棵荨麻又复制了许多棵荨麻。敬松老师在四十二亩的资源圃里解读着每一种从山沟里移植过来的花草,叫着它们的名字。

        从阿克苏沟到昭苏种质资源圃,我们跟着敬松老师学习、认识了这一生都没有学到的知识,更多关于野花的知识是平生头一次触碰。

        接近大自然,跟大自然里的野花亲近,是我们在昭苏草原上的另一种人生体验。这么多野花,在没有被采集为标本前,都和青草露水一起进入了昭苏的马、牛、羊的胃里。

        我们一天采集了一百多种野花标本,没有来得及采集的野花可能还在山野里开放。那么,昭苏的马、牛、羊每天会吃进肚子里的鲜花有多少棵? 难怪大尾巴羊肥美体壮也能在山里奔跑。

        在昭苏,我从敬松老师身上了解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敬松老师没有过多跟我们介绍他自己,也没有具体说他工作时跑了多少山沟、采集了多少标本、做了哪些鲜为人知的事。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事务认真、敬业的作风已经让我知道他不是一个寻常的专家。

        一直到后来,我在网上把敬松老师的名字输入,才知道了他在三十多年前就在做常人想做也做不了的事。

        从1985年《伊犁日报》发表的第一封读者来信,呼吁保护新疆阿魏开始,敬松便开始了延续三十多年的新疆阿魏保护之旅。在新疆药学界,敬松绝对称得上是新疆阿魏保护第一人,他目睹新疆阿魏在伊宁县拜什墩这片广袤山区草原上的繁荣和凋零,并见证了这个物种如何成为濒危保护物种的历史。中国只有新疆才生长这种阿魏,采收阿魏与橡胶相似,在开花期间,将茎自上而下分次切开表皮,即有乳白色的汁液流出,收集乳汁,上面用树叶覆盖,约经十天,乳汁凝固如脂,即为名贵的阿魏药材。阿魏味性辛温,具有理气消肿、活血消痞、驱虫祛痰的功效。在新疆阿魏开花死亡后,其块根在土壤中分解成碎屑,第二年春天就会长出阿魏菇,阿魏菇仅生长在天山以北高寒地区长久日照的戈壁滩上,其形状独特,具有特殊的香气,肉质脆滑,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蛋白质、葡聚糖(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是世上稀有的食药两用菌,珍稀罕见,尤甚鲍鱼,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阿魏菇含有的葡聚糖高达9%,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选择性地杀灭肌体内的肿瘤细胞,增强肿瘤病人的抵抗免疫能力。其中还含有较高的亚油酸,具有美容、抗衰老的作用。

        网上关于敬松老师的文字让我心头滚热:一个把一生都奉献给植物学研究的专家,他走遍了新疆伊犁的山山沟壑,他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地理学家。他却普通到一身布衣、一个挎包、一个水壶,在他想去的山沟找他想找的野花标本。甚至退休了、超龄了,他仍然往返坐长途车,住便宜的宾馆,吃简单的饭食,不给国家添麻烦。

        敬松老师告诉我们,为了发掘研究伊犁的中药材,近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大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新疆科学院生态所、新疆药物研究所的专家们来伊犁,都要找他对接,以寻找采集伊犁的中药材标本及样品,每次敬松老师都能成功地找到他们所需的中药材标本。

        在昭苏,因为敬松老师,我们对草原、对草场、对哈萨克这个民族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所理解的草原,是祖祖辈辈的游牧民族把他们的家和生命都连在一起的牧场,逐水草而居,并用生命保护着草原的生命。

        敬松老师的家在四川,他出生的四川开县早已被划入重庆市,但敬松老师仍习惯说故乡是四川。他父亲是跟随王震将军解放新疆的军人,他六岁时随母亲来到了新疆,至今在伊犁生活近六十年了。年近九旬高龄的父母在北京跟敬松老师的两个妹妹生活在一起。敬松老师的儿子在东北工作,而他却带着老伴仍然在伊犁,为第二故乡、为伊犁、为昭苏奉献着一个植物专家的全部智慧。

        敬松老师一直把伊犁看作自己的家乡。

        别人问他家在哪里? 他第一反应就是伊犁。这个地名从他六岁开始一直长在他的生命里,像那些草原上的野花的名字一样,无论那些野花生长在哪里,他都能识出花的名字,过目不忘。

        他的眼里是野花的故乡。

        (本文摘自《天马归来:生活在昭苏草原上的人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4年4月第一版,定价:4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