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天人·家国·情趣: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对后世的影响

    ——访《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主编陈望衡教授

    潘飞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8月28日   10 版)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全七卷),陈望衡、范明华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880.00元

        中国的环境美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形成。武汉大学陈望衡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末即提出“培植一种环境美学”,最早从学科建设意义上提出“环境美学”。其于2007年出版的《环境美学》被曾繁仁教授评价为“是我国第一部环境美学专著,总结概括了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完备性,是我国新时期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望衡、范明华二位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七卷本),是由陈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同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结项成果,从着手写作到最后完成出版,历时十年。作为国内第一部中国古代环境美学通史著作,该作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进行了重新挖掘、整理、释读和分析,对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从体系上做出界定,那就是:中国古代的环境美学以农业文明为基础,以家国情怀为灵魂,以天人合一为精神,其全方位展开体现出悠远的神仙理想、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朴素的生态观念。这一完整的思想体系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精神,一直影响和规范着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先民在处理生态与人文关系问题上有哪些独特的智慧,这些智慧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本报约请书评人潘飞就此采访了陈望衡教授。

        潘飞:“家国”情怀一直深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中国古代环境美学为什么会有如此浓重、深刻的家国情怀?

        陈望衡:不管是“国家”概念还是“家国”概念,“家”与“国”均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特别是在儒家的思想传统中,家意识的扩大即为国意识,国意识的缩小即为家意识。“家”意识比“国”意识更重情感。说“家国情怀”,把“家”放在前面,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和家族血缘情感的特点。“情怀”不只是情感,还有思想。“怀”有呵护义、眷恋义。在汉语中,有许多与“家国情怀”有关的环境概念,如“故乡”“祖国”“江山”“河山”“社稷”“田园”“园田”等。这些概念由于被赋予了情感的内涵,故在一定语境下转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环境美学概念。

        潘飞:书中说,“审美与经济基础是存在联系的,但是这种联系更多是间接的、隐晦的、精神的、超越的”。在我们这样一个以农业为根基的国度里,我们可以如何理解这句话?

        陈望衡:审美活动作为一种人的活动,与经济基础包括人的物质生产劳动都是有联系的,这无论对于以农业为根基的社会还是以工业为根基的社会来说道理都是一样的。因为任何审美活动都不能脱离开特定的人的社会,而特定的人的社会又是建立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即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但意识形态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审美活动固然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但它同时也受政治制度、社会习俗、文化传统包括艺术和审美传统等等的影响。而且,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关注的主要不是对象物的实用功能,而是它的精神价值,与它直接相关的主要不是人的生理欲求或生存需要,而是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理想。因此审美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带有“隐晦的、精神的、超越的”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为根基或经济基础的社会,农业经济对中国古代的各种思想和学术都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就环境美学来说,农业经济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在环境审美中特别注重自然、地理、乡土、田园、家园等的意义,特别强调时间、物候、气象等的价值,以及在环境设计和建设中特别遵从自然的原则,特别倡导阴阳和合、生生不息的观念等,其实都与农业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山水审美是中国环境审美的重要形式之一。这种审美似是超越农业的,但说到底与农耕经济有关。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总是寓含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意味。田园风光审美是中国环境审美的特殊现象,形成了中国特有田园诗派。田园诗反映的不只是作为经济基础的农业,更有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理想和人生观念。田园风光审美与农业经济的联系,既是间接的,又是直接的。

        潘飞:无论是天人合一论、天人相分论还是天人相参论,天人关系贯穿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始终。请问您怎么评价人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又充分尊重自我需求方面的主体性作用?

        陈望衡:环境问题说到底是天人关系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主导思想是尊重和顺应自然,但这不等于要完全排斥人的主体性作用。

        在中国古代环境美学中,作为“环境”的“自然”,并不是自然界的全部,而只是与人的生存、生活相关的那一部分自然。这个作为“环境”的“自然”既是人的生活场所,也是人的生活资源的来源和审美活动的对象,其生成或存在本质上是人的选择和改造的结果。它可以区分为人还不能对之施加影响的第一自然和人工创造的第二自然两大类型,但无论是第一自然还是第二自然,它们都同人的主体性作用密切相关。第一自然同人的选择相关,这种选择是一种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选择。而第二自然,则完全是人的活动的产物,比如建筑、园林以及城市和乡村环境建设,离开了人的作用是根本不可能的。比如为中国古代文人津津乐道的田园,就是人工创造的自然。

        在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中,可以找到很多这种既遵从自然又重视人的主体作用的思想。例如,注重观天法地。观天法地有很多表现,比如注重因借。明代计成说园林建设要“巧于因借”,这“因借”之“巧”,就体现了人对自然地理和景物的巧妙利用,而园林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似天开”。这一精彩表述既是对天工最高的赞美,也是对人工最高的赞美。又如重视风水。风水是自然的现象,但同时也是人的选择和赋义的结果。风水的核心是择地,择地就是选择对人合适的、美好的地方。风水的实质是人对自然环境的选择。

        潘飞:除了按照朝代进行断代史分述,这套丛书还专门做了一本中国古代环境与城市形态图释,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凸显?

        陈望衡: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的人居环境设计。中国古代的人居环境设计集中体现在城市设计或城市环境设计上。我们在编写《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这套书时,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要把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的文字阐述与各种图像和实物资料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但后来考虑这样不容易形成系统,而且也不容易分析得深入,于是决定增加一卷图文结合的、以有确切资料和考古依据的城市形态分析为主的图释卷。这样安排,便于读者从城市设计这一侧面,系统地同时也是直观地理解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的具体表达。它可以被视为全书前六卷的一个附录,同时又自成系统,可以被看作一部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影响下的城市形态演变史。

        潘飞:这套丛书对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进行爬梳,对于当下加强环境治理、与环境和谐共生能提供哪些启发?

        陈望衡: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对自然进行改造,而人要对自然进行改造,就可能伴随着对原生自然的改变和破坏。因此环境治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在人与环境之间不断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环境美学虽然诞生于农业时代,但它的许多思想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思想和价值观层面的。从思想和价值观层面上说,中国古代环境美学中最重要的环境审美观念主要有三:一是顺应自然的观念,包括在具体的环境设计和建设中所采取的因地制宜之类原则;二是尊重生命的观念,包括把整个宇宙视为一个生命有机体的思想和在具体的环境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生气流通的原则;三是强调和谐的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身心和谐的观念,以及在具体的环境设计和建设中注重阴阳、虚实等和谐的原则。

        环境美学的核心是把环境做成是宜居、利居、乐居的家园。全人类的环境美学都如此。环境的价值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中国环境美学的特点是特别看重环境的精神价值或人的身心安顿的价值。中国古代的环境美学有助于今天的环境治理包括环境建设找到一个更人性化的维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