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思想点亮未来(第三辑)》新书发布会最近在沪举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在会上致辞。他指出,为中学生群体量身打造的“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历时9年,成为上海市青少年社会科学普及讲座的品牌项目,举办了200余场,吸引了10万多名学生参与。目前,该项目已搭建起集直播、音频、视频、文字、书籍等于一体的传播架构,《思想点亮未来》系列图书便是讲座内容二次传播的重要渠道。
上海辞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秦志华在致辞中指出,依托“东方讲坛”的名家资源和“思想点亮未来”的品牌优势,《思想点亮未来》系列图书的内容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涵盖历史、哲学、文学、美学、法学等学科领域,是对讲座精华的再次凝固和传播。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顾晓鸣和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于明就《思想点亮未来(第三辑)》中的精彩内容进行分享,并围绕“历史与现代的对话:智能、秩序与法律的交汇”的主题展开讨论。顾晓鸣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他提出,尽管人工智能在模拟人类思维和行为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人类的创造力、情感深度和历史经验的累积构成了人类智能的独特性。他提出,要避免将青少年培养成优秀的“人工智能”,而应该着重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人类智能独有的社会担当和情感能力。
于明从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谈起,分析了剧中人物的行为和选择以及背后的伦理和法律原则,正如黑格尔所定义的,“悲剧的实质就是伦理的自我分裂与重新和解,悲剧冲突是两种片面伦理的交锋”,《安提戈涅》悲剧的复杂性也向我们生动展现了法律内部难以调和的矛盾。于明认为,法律不是僵化不变的规则,而是需要为家庭留有余地,对情感怀有尊重,对自然保有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