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非遗保护中的“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8月21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陈菁霞)商务印书馆“涵芬书房名家系列讲座”第十四讲日前在涵芬楼书店举办。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一级巡视员、研究员马盛德携其新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讲》,围绕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这一议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引入,分享了我国在非遗保护中的实践经验。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出席活动。

        今年是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20年来,中国的非遗保护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足迹。马盛德是中国非遗保护事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之一,曾深度参与国家层面的非遗保护工作,在非遗的实践、管理、研究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历。在本次分享中,他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定义,帮助读者理解非遗的基本特性和内涵,围绕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中国实践,结合详实、生动的案例分享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立法保护的相关做法和成果。他还总结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价值,引出写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讲》的初衷,展望了未来非遗保护工作应强化的意识。

        马盛德与顾青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展开对谈。从该书的由来谈起,又将话题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方式及未来发展路径探索方面。

        马盛德表示,自从事非遗保护工作以来,有关非遗的各种课程、讲座逐渐增多,听众层次也比较多样化。由此以讲义形式成书比较符合自身工作的实践,主要内容源于十余年来授课的讲义,并对其进行不断补充和完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未来的发展之路,他提出,其关键所在是需要培育全社会、国民的整体保护意识和风气。顾青提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的出版既是对中国非遗保护事业的回顾和纪念,又是小结和展望。它不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把钥匙,引领读者打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门,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