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成
“古代世界的诸神与英雄”是一套翻译丛书。中国有句古话,“要想过河先修桥”,翻译就是这样一座桥,翻译是世界各民族文明交往交流之路上过河的桥。中国还有句古话,“千年修得同船渡”,翻译就是这样一条船,正是翻译这条渡船,把国外国内的出版机构、作者译者、编者校者联系成为了一个出版共同体。
2015年我们筹划成立“九译馆”图书工作室之初,就将英国劳特里奇出版社“古代世界的诸神与英雄”丛书列入了翻译计划。古代世界各大文明“民族起源”叙事,都以“诸神与英雄”演绎的“神话”呈现,“神话研究”当属全球文明互鉴的核心主题。“古代世界的诸神与英雄”丛书独具特色,专注于研究古代世界的诸神或英雄“个体”:阿芙洛狄忒、雅典娜、阿耳忒弥斯、阿波罗、普罗米修斯、狄奥尼索斯、赫耳墨斯、宙斯、阿喀琉斯、赫拉克勒斯、佩耳修斯、俄狄浦斯、美狄亚、伊诗塔、吉尔伽美什、密特拉、安提戈涅……丛书各卷作者,都是主题研究领域的西方古典学专家。丛书各卷结构:第一部分“为什么”表明主题形象研究缘起,第二部分“关键主题”是全书核心,探究主题形象在古代文明传统中的流变和接受,第三部分“效应”研究主题形象在后古典时代的影响,第四部分“拓展阅读”指引进深研究学术领域。
2020年,西北大学出版社决定引进这套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优秀丛书,致力于推动“神话研究”领域全球文明互鉴,丛书15种得到重庆大学“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项目“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水平提升计划”版权经费支持。2022年,首批书目出版在即,我与原丛书主编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古典学教授苏珊(Susan Deacy)取得联系,请她撰写“丛书中文版序”,苏珊教授“兴味盎然”(How exciting!),但想知道“版税几何”(what the pay⁃ment/royalities would be?),想必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就表示“面包一定会有的!”苏珊教授直入主题,想让我表明“翻译出版这套丛书的根本理由”(your end about the ratio⁃nale for the series being translat⁃ed into Chinese)。我回信说,“中国古代有悠久的神话传统,中国古代的诸神和英雄同样不计其数,但中国古代没有像荷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这样的为中华文明奠基的神话叙事。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包括抒情诗和赞美诗而非荷马史诗式的叙事诗。中华文明的基础重在政治哲学和政治史。海德格尔认为,由西方思想的‘第一开端’开启的西方形而上学终结就是‘大地上精神的沦落’。事实上,西方形而上学传统有其比‘开端性思想家’的‘开端’更为深远的‘端倪’,隐藏在“起源性思想家”的神话叙事中。‘光明之神’福波斯·阿波罗通过‘毁灭’盖娅的‘德尔斐/子宫’,使三番‘颠覆’三代神王统治的‘大地’女神永远失去了‘颠覆’能力,第三代神王宙斯的统治方得永固,阿波罗则成为‘奥林波斯神界之父’(尼采语),希腊诸神因失去生生不息之‘永恒的根基’而被迫‘逃遁’,而泰勒斯以降的西方哲人也都在不同意义上成为了‘阿波罗神的后裔’,这使得作为西方形而上学‘端倪’的阿波罗,成为了一个本真意义上的‘现代之神’甚或‘现代哲人’。所以,人类文明要获得新生,大地母亲盖娅必须恢复她的‘颠覆’能力也就是“生育”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应该是女性主义者。”
收到这番话,苏珊教授欣然为中文版专文序介丛书缘起。她撰写的“前言”始于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神?”说的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抒情诗人西摩尼德斯(Simonides of Ceos),如何受命回答这个问题。故事典出西塞罗《论神性》(De Natura Theorum,1.22):对话中,学园派科塔(Gaius Cotta)愤而驳斥伊壁鸠鲁派维莱乌斯(Gaius Vellei⁃us)“愚蠢的”神性论说,认为就“神的存在或本质”,他首推西摩尼德斯;而向诗人提出“什么是神?”的人,正是叙拉古僭主希耶罗(tyran⁃nus Hiero);就此提问,诗人再三拖延,终于以“思考越久事情就越模糊”不了了之;按科塔的说法,“博学和有智慧”的诗人,对回答僭主的问题感到“绝望”。
启蒙哲人莱辛(Lessing)称抒情诗人西摩尼德斯为“希腊的伏尔泰”(griechischer Voltaire):想必因为“西摩尼德斯与希耶罗”的关系有似于“伏尔泰与腓特烈大帝”。1736年,伏尔泰与尚为王储的腓特烈首次书信往还:当年8月8日,腓特烈致信伏尔泰,说他正在将沃尔夫(Chr.Wolff)的文章“对上帝、世界和人类灵魂及万物的理性思考”(Vernünftige Gedanken von Gott, der Welt und der Seele des Menschen,und allen Dingen überhaupt)译成法语,一俟完成就立刻寄给伏尔泰阅正。如此,直至1777-1778年间最后一次书信往还,上帝或神学政治问题,一直是两者探讨的重要主题。
尤为值得一提,1739年王储腓特烈写成《反马基雅维利》(Der An⁃timachiavell),伏尔泰超常规全面修订,让这本书的作者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其核心主题之一也是“神学政治论”:譬如,“第六章:君主建国靠的是他的勇气和武器”中,腓特烈或伏尔泰认为,马基雅维利将摩西(Moses)擢升到罗慕路斯(Romulus)、居鲁士(Cyrus)和忒修斯(Theseus)等君主之列,极不明智;因为,如果摩西没有上帝的默示,他就和悲剧诗人的“机械降神”没有两样;如果摩西真有上帝的默示,他无非只是神圣的绝对权力的盲目的奴仆。如果所有神学政治问题都可以还原到“什么是神?”,既然从古代城邦僭主到近代开明专制君主都关注这个问题,“什么是神?”的问题必定攸关其僭政或专制主权。
中华蜀学正宗扬雄《法言·问神》开篇“或问‘神’。曰:‘心’。”用今人的话说,就是“有人问‘什么是神?’答曰:神就是‘心’”。中国古哲就“什么是神?”设问作答并不含糊,与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绝望”差别大矣哉! 杨雄有见于“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汉书·杨雄传》)正因孔子“无隐尔乎”(《论语·述而》),杨雄效法圣人自然直言不讳:“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地,神明而不测者也。心之潜也,犹将测之,况于人乎? 况于事伦乎?”就“问神”卷大旨,班固著目最为切要:“神心曶恍,经纬万方,事系诸道德仁谊礼。”(《汉书·杨雄传》)可见,中国古哲认为,“神”就是可以潜测天地人伦的“心”,这既不同于古希腊诸神,更不同于犹太基督教的上帝。
以现代学术眼光观之,无论荷马史诗还是旧约,西方文明的源始文献就是史诗或叙事,其要害就是“神话”(mythos)。虽然连《牛津古典词典》这样的西方古典学术巨著中竟然找不到“神话”词条(刘小枫《古希腊“神话”词条》),作为叙事的“神话”终究是西方文明正宗。全球文明互鉴的宗旨应当是“不忘本来,借鉴外来,面向未来”,西北大学出版社鼎力支持编译“古代世界的诸神与英雄”丛书,正是有鉴于此。
(作者为丛书中文版主编、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