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波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李存朴著《观念·知识·群体:19世纪中叶中日近代世界认识比较研究》一书,从“世界认识”暨“格局关系”角度,拓展东亚历史文化研究,实为在当今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人类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从提高认知方面对国际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的有益之作。作者花费数年时间,披拣浩繁史料,精心梳理打磨,从国际格局和时势关系的方向切入,对近代中日两国“世界认识”课题进行比较研究,全面追溯中日自古迄近“世界认识”的历史脉络和因果链条,着力分析在19世纪中叶西学东入重要时期和世界格局发生重大转型形势下,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两个大国在“世界认识”方面的主体框架、主要内容、主要差异以及对两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而一以贯之的,则是作为历史文化研究的关键要素(观念、知识、群体)的细节盘点和史料引证。全书既有形而上的定性描述,也有形而下的量化分析,既历史全面又辩证逻辑地剖析推演了中日近代“世界认识”乃至社会近代化转型发展的艰难历程,可谓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在总结历史中展望未来,在把握历史前进大势中辨析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在当前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全球治理协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的时空背景下,本书为读者全面正确地认识世界历史、不断提高国际关系认知、更好地思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价值参考。
一、聚焦中日“世界认识”这一研究主题,对历史文化科技与国际关系政治经贸等进行交融探讨。该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世界认识”(World Outlook)这一哲学概念在中日两国的实践发展进行了自古迄近的梳理论述,以传统、新航路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以前、近代(19世纪中叶)这三段的分法,复现了中、日作为东亚两个大国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世界认识”由传统的自我中心文化论和相对多元化中心意识,到西风东渐时期排斥消解舶来文化和独立了解西方科学的“兰学现象”,再到近代被迫打开国门和主动迎接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体现在历史文化科技和国际关系政治经贸方面的时序演变。其中对日本“兰学”(即把当时世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作为对象进行全面学习)的总结探讨,让人看到日本知识阶层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和学术独立精神,可以说,“兰学”使日本医学和地理学即便在相对锁国时代也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科学,在此基础上对世界的认知也得以逐渐接近真实面目,有效规避了对西方和世界形成盲目态度。此外,对19世纪中叶问世的关于“世界认识”的典型著作——中国清朝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魏源所著《海国图志》一书的介绍,让人了解到同一本书为何在中国不被重视甚至传播受阻,而在日本却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大力弘扬并一度形成日本《海国图志》时代,凸显了近代中日“世界认识”发展的重大差异。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分析,对今日中国如何弘扬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很大启示意义。
二、抓住中日“世界认识”近代内容突变的特点,全面梳理这种变化在社会各方面的具体反应。该书用第三、第四两章共259页、占全书48%的篇幅,比较研究了19世纪中叶中日世界认识的知识来源、著作和群体。从天下观、文化观、世界政治观、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观四个方面描述了中日两国的“世界认识”。其中对日本的分析,如文化观从近代以前较为崇尚的“华夷观”突变为所谓“华夷变态”,即从拒斥西方文化快速转变为自觉接受西方文化和“脱亚入欧”,并由幕府建立专门研究西方的中心机构;主动加入国际法体系并利用国际法争取自己的权利;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方面将本国与外部世界置于一个统一的框架中,进而实现“贸易兴日”“殖产兴业”等,客观反映了中日两国不同的“世界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历史和有效地开拓未来。
三、突出中日“世界认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和关键节点,深度解读剖析差异及其成因、影响和背后启示。本书对形成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近代中日“世界认识”归纳为累积阶段和转型阶段;将发展进程中的最大差异概括为阶段性发展和连续性发展;指出日本的“世界认识”群体呈现为独立化和核心化的特点;认为对荷兰文、英文、法文等语言的倡导学习和独立应用,使日本的“世界认识”群体走上了自我发展的道路。此外,本书还通过比较研究进一步表明,幕末明初日本“世界认识”群体顺利实现转型,成为社会核心阶层和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而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支持,缺乏明确的一贯政策,致使洋务运动难以承担中国近代化的重任;机会的选择自然是越早越好,同步发展才能有同等的机遇。这些论断辩证分析了近代中日“世界认识”的核心差异,具有较强的经世致用价值。
四、广引中日“世界认识”相关经典作家作品,用丰富严谨的史料勾勒出相互对比中的激荡。该书作者具有扎实深入的历史文化研究底蕴,在对中日两国“世界认识”轮廓和脉络的勾画中,全面细致地查阅历史文献,广征博引,用“世界认识”有关经典作家作品的文本话语现身说法,用思想语言还原历史演进的真实面貌。书中导论部分67次引用文献、第一章227次引用文献、第二章206次引用文献、第三章160次引用文献、第四章661次引用文献、第五章248次引用文献。作者还分别就“1811-1842年外国传教士出版的主要书刊”“1840-1859年中日主要史地著作”“1840-1859年日本主要世界史地著作”“幕末德川幕府派遣西方使团”“1860年万延遣美使团成员有关域外资料记录一览”等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并制成表格。庞大精密的引文和数据,为读者提供了较为完整和真实可靠的历史信息,具有较高的研究参考价值。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认识世界发展大势,勇立时代的潮头,是一个极为重要且常做常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