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8月07日 星期三

    如何在新时代儿童文学创作里再现这一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时刻,给和平年代的孩子们讲好红军长征的故事?

    90年了,儿童视角回望下的“长征第一渡”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8月07日   16 版)

        《长征天字号行动》,张品成著,中信出版公司2024年5月第一版,35.00元

        张品成

        ■韩进

        张品成30年来坚守红色文学阵地,系统性深挖红军题材创作长篇纪实小说,不断给人带来惊喜和期待。他长期生活在红军长征前的江西赣南于都河畔,走访过两岸有红军足迹的每一个村庄,脑海里有一部鲜活的红军革命史,对关乎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伟 大长征 有 着 独特的情 感 体验、文学发现和审美表达,在其红色文学创作中形成“长征现象”。他最新推出的《长征天字号行动》,就是一部以红军长征历史事实为依据的长篇纪实儿童小说。

        历史上就有“于都长征第一渡”的记载。1933年9月到1934年 10月,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施行“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新政策,政治分化、经济封锁、秘密渗透、军事围剿等多管齐下,苏区军民日常生活陷入严重缺粮、缺盐、缺药等生存绝境。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领导红军采取重大军事行动,各地红军昼伏夜行,秘密向赣南于都集结,藏于山林之间,准备渡河北上,跳出白军包围圈,实现战略大转移。这就是长篇小说《长征天字号行动》的历史背景,当红军夜晚神不知鬼不觉地全部过江后,中国革命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已经悄然改写。

        如何在新时代儿童文学创作里再现这一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时刻,给和平年代的孩子们讲好红军长征的故事,讲好共和国英雄的故事?作者善于将重大历史事件融入儿童日 常生活,以儿童视角讲述在“天字号行动”中尚岗人民付出的极限努力和巨大牺牲,以儿童好奇敏感的心灵感知身边发生的一个又一个“怪现象”,把读者引入悬疑迭起的故事情节中,与仇有勤、仇进源、孟世抱等“童子团”的孩子们一起,充满好奇、神秘、兴奋、紧张、惊险、勇敢、乐观、自觉地加入“长征天字号行动”。直到手不释卷地读完《尾声》,才会明白什么是“长征天字号行动”,心灵为之震撼,感悟信仰的力量。这部《长征天字号行动》的创作出版可谓正逢其时,让今天的孩子们了解长征是怎样开始的,认识共和国英雄是怎样炼成的,明白坚定信仰对党和工农红军能够在绝境中重生是多么重要,坚信“信仰的力量”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大意义。

        信仰的力量是“长征天字号行动”取得成功的最大秘密,也是小说表现的重大主题。“天字号行动”的核心任务,是在极其险恶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和乡苏政府(乡苏维埃人民政府)领导苏区军民抓住战场间隙稍纵即逝的机遇期,充分发动并依靠民众,在江西于都河三十公里河段上秘密架通五座浮桥,以确保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共八万六千人走出藏身附近的山沟林海,在茫茫的夜色中抢渡于都河,踏上战略转移的长征之路。

        这是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重大行动,而决定行动成败的关键是解决过河架桥急需的大量木板。为确保行动万无一失,木板征用和筹备红军长征必备的粮食、穿戴、弹药等行动,都必须在绝密的情况下进行,不能走漏丝毫风声。白天要避开敌机侦查轰炸,架桥过河等很多工作只能在夜晚进行,还要严防敌特分子渗透破坏,行动就必须对所有人保密,首长也是在执行上级命令。这需要绝对的信任和自信。“听首长的!”是人们说得最多最响亮最坚决也最有力的一句话。但在筹集架桥木板这件事上,让首长和乡苏政府主席刘长更都犯了大难,全镇所有人家的门窗木板都被征用了,但还是缺那么最后一点,而全镇有木头的东西只剩下老人们为自己准备的寿材了,这可是大逆不道啊!首长和刘主席想都不敢想。没想到镇上最德高望重的老人、童子团团长仇进源的爷爷洪进老倌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让孙子去把首长和刘主席请来,当着众人面,亲手举起斧头劈开了自己的寿木,说:“来来!把这板子弄了去搭桥!”那可是爷爷为自己准备的、已经刷了“二十一道”漆的、油光铮亮的寿材呀! 爷爷对孙子说:“我信他们!”“他们是什么人,这些年大家都看到了。这些年他们为穷人想,给穷人做事情。分田,人人平等,社会公平……”小说表面写的是缺少最后一块木板,整个“天字号行动”就将功亏一篑;实则写决定行动成败的是人而不是物,是人心的向背,是信仰的力量。“我信他们!”洪进老倌这句话就是最好的答案。

        苏区孩子们耳濡目染,在战争生活中长大,也成长为一群有信仰的“红小鬼”。小说准确叙述了战时儿童的特殊身份:一是被重点保护的弱者,让战争远离孩子;二是战争即生活,孩子们也“时刻准备着”,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家国的接班人,有孩子就有未来,“惟其幼小,才是希望之所在”。小说从上述三个维度塑造了仇进源、仇有勤、孟世抱、刘拾命等童子团儿童的群体形象,他们是乐观向上、不怕牺牲的小战士,具有机智勇敢、严守秘密的好品质,又有烂漫纯真、好奇冒险的孩子气,在“天字号行动”中有着出色表现和重要贡献。

        是孩子们最早发现了身边的神秘现象,也是孩子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始终没有放弃去冒险探秘“怪事”背后的真相,却又坚定地守住了心中的秘密,因为“首长说那些都是秘密!”“守住了秘密就是保证了胜利!”但“谜”像山涧的野草在孩子的心田里疯狂生长。孩子们不断冒险探秘,最终坚守了秘密,这就是整部小说悬念迭起的情节主线,也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悬疑加谍战的叙事结构。小说开篇这样写道:“仇有勤站在自家的院门前,看远处那片山林的梢头,那把‘豆豉’来来回回地被一只大手撒着。他揉揉眼,不错,是那么回事。”13岁的仇有勤最早发现了“鸟不归林”的“怪事”,他和那片林子的鸟儿已经有了6年的亲密交往。接着仇有勤的堂哥仇进源发现了“铁鸟”(敌人的飞机)飞来时,乡苏主席不再像往常那样敲锣报警让大家隐蔽,“铁鸟”也不丢炸弹丢传单了,仇进源是童子团团长,他得弄清这是怎么了。孤儿刘拾命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家的门板和窗板不翼而飞了,乡里每户人家的门窗也都不见了。孩子们发现了更多的神秘现象,有了更多疑问:筹那么多的粮食、打那么多的草鞋、编那么多的斗笠,那可是有好几万份啊!给谁呀? 人在哪里? 仇有勤问他在乡苏政府担任粮食委员会委员的父亲,刘拾命问收养他的乡苏政府主席刘长更叔叔,他们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首长说这些都是秘密!”孩子们明白了,不再去问去打听,只听命令去行动。

        孩子们接到了刘长更的行动命令,童子团负责白天哨卡的站岗放哨,所有人员只进不出,就是进来的,也得严格盘查。孩子们恪尽职守,连化装进村的中央红军保卫局领导吴同志,也被高度警惕的仇有勤、仇进源当作国民党“探子”绑起来送到了乡苏政府;而孟世抱却竟然违背“只进不出”的禁令,为他做皮货生意的舅舅带路,绕过明岗暗哨偷偷出去,却没有受到组织批评,反而接受了和童子团团长仇进源同样的重要任务,护送不能跟随父母作战的红军后代到深山老林的人家处收养。孩子们预感“红军要打大仗要办大事”,但这仗在哪打,这事有多大,没人知道,甚至连首长也不完全知道,孩子们更加疑惑了。

        小说包括故事主体(15章37节)和《尾声》两部分,采用谜语式结构。故事主体仿佛是谜面,极写“天字号行动”在儿童身边发生的“怪现象”,其中有“谜”“秘密”“机密”“怪事”“疑团”字样的标题就有14个,“到处都是谜”“各自揣着个谜”“首长说这 些 都是秘密”。谜底写在《尾声》里。解密人还是首长。原来红军八万余人在于都县周边大山里秘密集结休整长达十多天,那些门窗寿材等板材都用来搭建过河的浮桥。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八万红军趁着夜色抢渡于都河,开始了著名的长征。6年后仇进源的爷爷在睡梦中无疾而终。15年后,1949年深秋,刘拾命陪同首长回到尚岗。小说写道:首长拎起那把锡壶往一只大碗里倒满酒,然后又在每个人的杯里倒上酒,对大家说:“跟随红军一起走的近万于都人,最后没多少人能活下来看见胜利。15年来,他们倒在争取解放人民翻身的战火硝烟和漫漫征途上,他们是共和国的英雄……”首长把酒碗举过头,朝西天做了个动作,把酒洒在了地上……首长说他这次回来还要完成组织上给他的任务,带走长征前留下来被仇进源家收养的红军烈士后代,他们“让战争耽误了,现在解放了可以安心读书了,读了书为他们父母完成遗愿,建设好社会主义新中国”。仇进源的回答还是15年前的那句话:“听首长的!”这一年,仇进源28岁,是尚岗乡的乡长。

        “听首长的!”这句跨越15年的熟悉声音,表达了尚岗人对党和政府的坚定信仰。今年是“于都长征第一渡”9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历史的天空再次传来首长的声音:“孟世抱的爷、仇有勤,还有其他乡亲,都长眠在异地他乡。他们是共和国的英雄,我们永远忘不了他们,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发思古之情为了现在。《长征天字号行动》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再现红军长征的历史瞬间,在追思共和国英雄的精神谱系里突出坚定信仰的伟大力量,打通历史与现在,思考战争与和平,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具有跨越时空的艺术表现力和打动童心的情感感染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