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8月07日 星期三

    大戏
    导演施崇梵:“我知道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的感觉,也知道自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

    加拿大上演汉英双语话剧《推销员在中国》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8月07日   04 版)

        《推销员在中国》的宣传照。特德·贝尔顿摄影,加拿大全国艺术中心图片

        阿瑟·米勒(左三)、米勒夫人英奇·莫拉特(左二)和英若诚(右一)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2017年版《〈推销员之死〉在北京》封面图片

        新加坡著名演员彭耀顺在施崇梵导演的加拿大汉英双语话剧《推销员在中国》中扮演英若诚。特德·贝尔顿摄影,斯特拉特福戏剧节图片

        ■本报记者康慨

        汉英双语话剧《推销员在中国》(Salesman in China)8月3日在加拿大的斯特拉特福戏剧节上举行了全球首演。

        1

        这是斯特拉特福戏剧节历史上演出的第一部汉英双语话剧。

        《推销员在中国》由菲律宾马尼拉出生的华裔加拿大演 员和剧作家施崇梵(Jovanni Sy)和剧作家妻子白仁耐(Leanna Brodie)用六年时间,在美国戏剧大师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和中国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英若诚(1929-2003)各自回忆录的基础上写成,描绘了米勒1983年前往中国,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其本人名剧《推销员之死》的独特经历。英若诚不仅是剧本的汉语翻译,还在剧中扮演了主人公威利·洛曼。

        斯特拉特福戏剧节介绍该剧时写道,米勒“及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合作人员历经万难排除语言、文化和国家认同的差异,拉近当地观众和长期疏远的西方国家之间的距离。《推销员在中国》在舞台上重现这次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大胆行动”。

        施崇梵告诉8月2日播出的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他和白仁耐的剧本起初是以米勒的视角写成的,后来读到英若诚的回忆录,才改为如今的中国视角。

        “他一生跌宕起伏,犹如虚构戏剧般精彩。最让我着迷的是,”施导演说,无论遇到何种荣辱,“英若诚都能永远以正能量应对,用艺术来沟通,让人与人接近,他是位先锋,内心强大,豁达、有幽默感。”

        斯特拉特福戏剧节的官方网站还为《推销员在中国》提供了汉语网页。

        施导演说:“整部戏都会配有中英文字幕。扮演英若诚的是新加坡著名戏剧人彭耀顺。而全剧19个有台词的角色中,13个只有中文台词。可以说,这是久负盛名的斯特拉特福戏剧节第一部中英双语戏剧,希望能够把华裔观众带进剧场。”

        《推销员在中国》将一直上演到10月26日。

        “我知道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的感觉,也知道自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施崇梵说。

        2

        这不是米勒的访华经历第一次搬上话剧舞台。

        2023年10月10日至28日,在美国纽约的康奈利剧院,上演了一部由新加坡青年剧作家和翻译家程异(Jeremy Tiang)创作的汉英双语话剧《Salesman之死》。“该剧以双语在普通话和英语之间来回变化。”《纽约时报》在当时的报道中写道,“包括米勒本人在内的所有角色都由六位亚洲妇女扮演,其中五位是讲汉语的移民。”青年导演李迈(Michael Leibenluft)本人也操一口流利的汉语。

        《Salesman之死》虽然改编自米勒的回忆录,却从米勒在北京人艺排演时的中文翻译、北京大学青年教师申慧辉的角度讲述,其重点是由于语言和文化隔阂所产生的各种误解和理解、冲突和宽容。

        “这位申翻译二十八九岁,头戴大红贝雷帽,装束如同1940年代的西方妇女。”米勒在《推销员在北京》(Salesman in Beijing)一书中介绍说。

        文化和表演风格上的不同处处可见。戴不戴假发套成为中美艺术家必须解决的一大分歧。米勒写道:“舞台监督突然拿来一顶假发,据说这顶棕色的卷曲的假发能使英若诚看起来更像西方人。我说我认为这很奇怪——实际上很荒唐。舞台监督自己戴上假发,他说,中国人的黑发不能染成花白,加了灰白的效果就像干草一样。我继续劝说他们不要理头发的事,但是文化的问题出现了:如果这部美国戏里的角色太中国化,观众会怎么想? 我不十分肯定他们应当把自己装扮成西方人,我必须要弄清他们是怎么演莎士比亚戏剧的。没准也是涂了大白脸。我希望我能从这件事进入人们的内心,了解到他们的想法。虽然我有言在先不赞成用假发,他们还是想用;对此,我发现自己已经学会了像中国人那样沉默,假装没看见。但是一定要快些想法子阻止他们。”(引汪小英译文)

        在自传《水流云在》里,英若诚有他自己的回忆。“我不能说阿瑟是位有诗意的剧作家,他自己也不这么认为。但可以感觉得到他脑子在飞快地转动。他对自己了解得十分透彻,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他不要戴头套和装假鼻子。”他写道,“中国引进西方戏剧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们曾经用各种手段试图把演员化装成白种人。如果不成功,那模样自然可笑至极。即使成功,观众也有可能去考虑化装的奥秘:鼻子是怎么做的,要是掉下来了怎么办,而忘了专心看戏。所以阿瑟要求在他的戏中不用金发套和大鼻子,这是我们制作这台戏要过的第一关。他的决定让北京人艺化装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失望。他们为阿瑟展示了服装化装,其中有各种各样精美的发套,从金色到红色,各种款式都有。‘怎么才能让他们放弃这些东西?’他不想伤害他们的感情,问我。最后的决定:我们的演员用自己的头发。”(引张放译文)

        3

        “英若诚的意愿是让米勒为他的自传写前言,米勒很善意地答应了,但他在兑现承诺之前不幸去世了。”英若诚自传的合著者康开丽(Claire Conceison)回忆。

        汪小英汉译《阿瑟·米勒手记:推销员在北京》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于2010年;英若诚的英文自传《传声》(Voices Carry)2009年由罗曼和利特菲尔德出版社在美国出版,张放汉译此书以《水流云在》之名由中信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

        张放此番担任了加拿大话剧《推销员在中国》的汉语翻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