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图书:《李学勤文集》
《李学勤文集》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重大出版工程规划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一大批重大学术文化成果之一。它的编纂出版,为深入挖掘中华文明内涵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为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丰厚的学术支撑,也为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价值引领。
李学勤先生(1933—2019)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和教育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在多学科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留下丰富而宝贵的学术遗产。《李学勤文集》是先生毕生学术成果的首次系统结集,共30卷,950万字,分为七大类,即古史研究(附文明起源研究)、甲骨学研究(附文字起源研究)、青铜器研究(附铜镜研究)、战国文字研究(附古文字学通论)、简帛学研究、学术史研究(附国际汉学研究)、序跋杂文。
文集是在李学勤先生亲自指导下完成选编和定稿工作的。尤其珍贵的是,文集各大类,均有先生在病床上口授的前言,其中的许多想法和建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给后学以深刻的启迪。先生的弟子曾感慨道:文集各卷的前言是先生给予我们最后的教诲,是先生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课”。此外,从内容到体例,从编纂到编校,这套文集都有其独特面貌,无不体现作者、编委会老师和编辑的用心和匠心。
首先,《李学勤文集》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最为系统地反映李学勤先生学术成果的出版物。首次据手稿收录了部分从未公开或正式发表的文章,以及一些虽已发表却因署名等原因很少为人所知的论作,共收录十余部专著及近两千篇论文,有95篇因种种原因未收录者也以存目形式予以列出。
其次,先分类再按成稿时间排序的编排体例,便于读者了解先生在各个领域的学术贡献,认识其学术思想的发展轨迹。文集最后附有分册目录、篇目索引和学术编年,尤其是其中的《论文编年》,详细提供了各篇论文的成稿时间、发表和收录情况等,为读者查阅文集、了解研究先生学术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最后,为保证文集高质量出版,出版单位采取了种种措施,强调从统一体例、核实资料、校勘底本三方面打磨书稿。因体量巨大、专业性强,编校上不敢言毫无疏漏,但我们以最大的努力维护先生成果,向先生致敬。先生的作品大部分都发表或出版过,有些还多次转载或再版。一些原本正确的表述或注释,在各版本的流转中,逐渐发生偏差。为避免以讹传讹,每篇文章我们都尽力寻找各种版本,几相对照,考订源流。如《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一文中提到历组卜辞“祭亥力乞骨三”,我们对“祭亥”一词存疑。经查阅该文若干版本,最后在原载处确认为“癸亥”,干支名。
编辑生涯,能出版大家著作,可谓幸事。我们何其有幸,与先生结缘,在字里行间聆听大师教诲,收获种种新知。几年来,在打磨书稿的同时,也锻炼了能力,磨炼了心性。可以说,文集对我们的影响,是贯穿职业生涯乃至终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