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图书:《风雨读师》
每个人记忆里,都有印象深刻的老师,但像北大教授陈平原这样,在读博时的导师王瑶先生去世后,一直断断续续写了30多年纪念文章的恐怕不多。这些文章辑录成《风雨读师》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王瑶先生学术与人生的独特视角。
熟悉中国文学史学科的人知道,王瑶是中国中古文学研究的开拓者、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中古文学史论》《中国新文学史稿》影响深远。他师从闻一多、朱自清等大家,而孙玉石、钱理群、温儒敏、陈平原等知名学者都是他的学生。“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两个词不仅可以概括王瑶先生的学术贡献,也是他的立身处世之道。在陈平原眼中,王瑶先生是一个“非常关注现实、书斋连着整个社会、有大智慧、大判断,也洞悉社会变迁和时代风云的人”。
这本书不是评传,也不是论著,而是明显带有个人感情的“杂说”,也正因此,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王瑶,让我们有机会一窥这位知名学者的晚年生活和内心世界。他是严师,从不当面夸奖学生或者问寒问暖表示关心,但又常暗地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当面偏装得若无其事,决不允许向他道谢。或许是受老师影响,如今陈平原教授对待在读的博士生,也不怎么把关爱挂在脸上,喜怒也不太形于色,“目的是保留某种学术威严”。
1984年,陈平原在中山大学完成硕士学业,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一届博士研究生,每周与导师王瑶进行一次学术对话。王瑶先生非常欣赏《世说新语》,喜欢品评人物,谈论逸闻琐事,也留下了很多耐人咀嚼的妙语在社会上流传。每听他高谈阔论,那种兼及鲁迅精神与魏晋风度的思考与表达,不仅在场的陈平原着迷,后来的读者也为之倾倒。
《风雨读师》与单纯怀念恩师的文章不同,作为王瑶先生的弟子,同样也从事学术研究,陈平原更希望通过写作,与恩师始终保持学术及精神对话。本书除了细腻地呈现陈平原与王瑶先生之间温馨的日常交往和深厚的师生情谊,更多是关于学术的。王瑶先生的学术研究、成就、见解、眼光,以及遗憾等,均得到了详尽的阐述。王瑶先生以一部《中国新文学史稿》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坚实根基,使得这一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大放异彩。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王瑶先生同样卓然成家。晚年,王瑶先生谈论起学术问题常有精彩见解,只是精神和体力不济,不再做具体课题的专门研究,令人扼腕叹息。
读《风雨读师》,仿佛与王瑶先生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这部集学术性、人文性和情感性于一体的作品,不仅是对王瑶先生一生的纪念和缅怀,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王瑶先生学术与人生的窗口。透过陈平原教授的笔触,我们得以亲近一位学者的智慧与风采,感受学术传承中的人文关怀与道德责任。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大学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由有血有肉、有学问有精神的人组成的知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