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如何打通童年与老年?

    儿童文学还可如何塑造老年形象

    卿翼帆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7月17日   16 版)

        在传统民间故事中,老年形象是很普遍的存在,他们以引领者的角色出现,通过神奇的魔力帮助主人公成长,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老年生命状态超越成人世俗,融通儿童纯真与童趣,显示出洒脱纯粹的自然本性。他们以随年龄增长沉淀的经验与智慧,传承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在陪伴中引领儿童成长。处于生命两极的儿童与老年人在儿童文学中一同出现,能够建构境性伦理关系与具有对比感的生命审美张力。

        国外儿童文学老年形象研究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距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研究融合形象学、文化学、社会学、年龄研究、数字人文等多种方法,关注儿童文学中老年形象的文化表征、代际表现、年龄歧视、积极老龄化、刻板老年形象、年龄建构、书写文类等议题,从代际关系、隐喻、年龄规范等多角度揭示儿童对老年生活的理解,推动儿童积极年龄观的塑造。国内儿童文学老年形象研究从新世纪初开始,聚焦代际关系、形象内涵、生命与生态等议题。

        通过老年形象塑造,能够以文学路径搭建儿童问题与老年问题之间的桥梁,发掘老年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独特价值,消除老年歧视,推进社会深入思考老龄化与儿童教养问题。

        当下我国许多儿童文学作家立足童年精神塑造老年形象,展现老年生命与童年生命间融通的美学特质,基于伦理与审美层面,体现出多重价值向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亲情伦理一直是家文化的核心内涵。作为家庭情感教化的核心力量,老年人多承担起照顾儿童的职责,与儿童形成温暖的家庭伦理关系。与此相对应,儿童文学中老年形象的伦理身份建构多回归于家庭中,老年人陪伴儿童,在人格品质方面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价值向度在儿童文学中一直有很好的表现,近年来作家们对此更有集中的关注。

        在伍剑的《外婆》(2016)中,当子女遇到困难时,外婆主动揽下抚育孙辈的职责。外婆瘦小的身躯填满父母不在场的空缺,在孩子心中变成了温暖的港湾与依靠。外婆的勤俭持家、善良坚韧、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都在深刻影响着外孙,让他成长为一个内心充满爱的柔和的人。在杨翠的《熊外婆》(2021)中,70岁高龄的外婆变成“熊”后“返老还童”,与孩子一同玩乐,在孩子面对困难时挺身而出,以亲情温暖儿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郑春华的《我最亲爱的奶奶·河边老屋》(2022)中,奶奶是家庭关系的协调者,她满足孩童渴望“受关注”的心理,让子女发现孙辈身上的闪光点,学会赞赏孩子、鼓励孩子。

        儿童与老年人在亲情伦理中双向奔赴,相互陪伴,相互支撑,儿童在老年人爱的守护中获得成长。在以留守儿童为表现主旨的作品中,老年人填补外出务工父母的空缺,与孩童结成陪伴型伦理关系。在曹文轩的《樱桃小庄》(2016)中,留守儿童麦田、麦穗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因失忆意外走丢后,祖孙之间的深情让麦田与麦穗踏上寻找奶奶的道路。在寻找奶奶的旅程中,麦田麦穗传承奶奶的美好品德,帮助其他走失的老奶奶归家,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在慈琪的《外婆变成了麻猫》(2023)中,老人们以爱与温暖呵护孩童成长。当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们变成了各种动物时,孩童在与老人们的历险经历中,获得自我成长,在爱与记忆中接受疾病,接受衰老。

        在孩童成长过程中,老年人超越自我,以生成精神给予孙辈相对完整的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儿童文学对祖孙深情的自然表达充满了浓郁的东方伦理精神,也是对传统儿童教养方式的一种积极传承。

        对于老年人来说,生存美学中的哲学思考让他们在回忆和实践中积累智慧和经验,跳脱时间流逝的束缚,在精神年轻化的同时获得一种生存上的希冀与睿智。儿童文学作家以欣赏的态度在作品中塑造老年形象,展现他们的生命灵性与生存智慧,让老年人在生命历程的往复中,实现诗性灵魂的“永恒回归”,领悟生命的最高价值,发挥老年榜样的作用,引领孩子成长。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儿童文学在塑造智慧老年形象方面已有所建树。在孙幼军的《怪老头儿》(2016)中,充满智慧的怪老头儿消除与孩子之间的长幼秩序隔阂,通过神奇魔力引领孩子的生活实践。

        随着儿童观的不断革新,更多带有诗性灵魂的老年形象进入儿童文学,引领儿童积极应对社会化成长。在曹文轩的《蜻蜓眼》(2016)中,睿智的爷爷敏锐观察特殊时代的严峻形势,在危险到来时机智周旋,让孙女阿梅深切感受到爷爷强大的人格力量。在黑鹤的《驯鹿六季》(2017)中,少年在与鄂温克族老人“秋鸟”一起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天人合一”的生态之魂,在东北森林中接受自然陶冶,治愈了心理问题。在妙妙猫的《失物旅行箱》(2020)中,在与孙辈小鱼的冒险旅程中,患上阿兹海默症的爷爷老鱼以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引领小鱼意识到自我的不足。在张秋生的《爷爷的老房子》(2022)中,作为高级工程师的爷爷见识广博,他对自我生命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认识事物、了解事物,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孙子讲授专业知识,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传递生活智慧。

        儿童文学作家塑造的老年形象以抗逆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诗性老年灵魂开辟出生命的自由生存状态,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近年来原创儿童文学持续增强历史与文化自觉,不断拓深作品的文化底蕴与思想内涵,老年生命形态承载的价值功能被放大,其精神文化传承体现在传统技艺、民族精神、爱国情怀等多种维度。

        老年人是传统文化技艺的守护者,在薛涛的《桦皮船》(2022)中,鄂伦春族天然的自然亲密性让爷爷托布浸润在与自然万物平齐的生命状态之中。在爷爷的引导下,孙子乌日学习民族技能、民族语言,学着去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热爱生命,传承乡土性与民族性。在王勇英的《花一样的衣裳》(2018)中,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奶奶带着老花衣裳出走,凭借遥远的记忆找回了故乡。角月一家在寻找走丢了的奶奶的过程中走进苗寨。城市女孩被苗寨的风土人情、民俗传统所吸引,跟着苗花婆婆学做象征着美好寓意的花衣裳,感受“衣裳”里的自然与家乡,传承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老年人是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他们带领孩子们感受历史,感受宏大叙事背后的中国风骨。在曹文轩的《爷爷的拐杖》(2021)中,拄着拐杖的爷爷带领孙子在战争中逃亡。拐杖象征着顶天立地的爷爷,象征着家魂,象征着永不屈服、笔直挺立的民族精神。在拐杖的传承过程中,家风得到传扬,民族精神得到弘扬,后辈浸润在自强不息的精神之中,屹立不倒。徐鲁的《远山灯火》(2021)书写了老党员梁满仓的一生,从农家少年到光荣红军小战士再到人民志愿军,他的成长之路展现了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程。在进入新时代后,他无私奉献,创建“红娃书屋”,让孩子们在红色故事中回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与革命爱国精神。在于潇湉的《冷湖上的拥抱》(2022)中,孩童孟海云与同伴们陪石油工人爷爷孟青山重走石油勘探路,踏上“唤醒记忆”的旅程。孩子们在怀旧之旅中收获精神的成长,传承共和国石油精神。

        可以说,近年来,儿童文学作家以自由开放的儿童观和文学实践,打通了童年与老年两个生命阶段,从不同价值向度实现了老年形象的理想建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