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能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这一学术重镇合作举办这样一个高端会议。与各位学者畅聊观念与概念、关键词与观念词中的百年中国与世界,共叙语境与语义的力量,意义非同小可。
这次会议我们确定的主题锚定在“语境与语义的力量”。置身21世纪之中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习以为常的语词/概念表达着各自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但这些习以为常的语词/概念并非自古而然,它们大多肇源自近代中国知识、思想和信仰转型时期,可以说是中国知识人截断传统语词源流、以西语重塑中国表达的结果。
在古今转换、中西碰撞相交织的语言变局中,关键词或说“观念词”处于意义网络中心或节点的位置,既保留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序列的核心观念,也内蕴着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系统的语词密码;既有源于中西不同话语系统的语词支撑,同时也连接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诸多语词。在纵横坐标系中,每个关键词/观念词都有自己的谱系,但这些关键词/观念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其他关键词/观念词又处于互为他者的对话系统之中。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关键词/观念词所形成的主要义项,既有纵向(时代先后)之梳理,亦有横向(按不同地域、文化、民族、圈层)之阐释。不同时代、地域、文化、民族、圈层的涵义互相渗透,形成了一种具有差异性、交融性和对话性的网络结构,并形成一个彼此应和、互文参照的观念场域。
回到会议主题,标举“语境”,是因为探讨、析解近代中国若干核心关键词,离不开对语词产生的文本、地域、作者、时空等语境的辨读和钩沉;强调“语义”,是感觉到在学者们于跨时空的对话、互动中共谋“理想国”蓝图的同时,必须借助对语词赋能、言语与析,方能指点江山、远眺未来。当然,虚词“与”是在提醒我们要注意语境和语义之间剪不断、“义”还乱的复杂关系。
正如大家所注意到的,百余年来的近现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由若干重要的语词引领并塑造,大家论著中提到的“演化”“禅让”“进步”“经济”“宗教”“农奴”“物质”“实用主义”“浪漫主义”“新文化运动”等等皆是这样的代表性词汇。对这样一个问题,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在王中江教授的带领下孜孜以求,汇聚了一批研究同仁。在前些年的一次会上还遴选了影响20世纪的十个关键词。与此同时,以人文语义学为主打的河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紧密合作,还出版了《语境与语义——近代中国思想世界的关键词》,梳理了在近代中国诞生又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政治等不同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主要“词汇”和“话语”。这次会议正是前此论题的延展与深化。承前启后,有望来者。作为“叶落惊秋”的学人(李大钊语),我们要回眸来路,离不开对它们的爬梳与辨识。或者可以说,我们正是借助这一研究,才能更好地再现过去、观照当下、前瞻未来。
在这里,我想向诸位请教的是:众所周知概念史、关键词、观念史学等作为学术研究的方法,应该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但问题的根本却在于如何在本体、本土的意义上理解学术话语之主体性。这里,我简单从洛夫乔伊观念史的“语义”与斯金纳思想史的“语境”关系出发来回应会议主题。梳理洛夫乔伊和斯金纳演进路径,会发现前者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笼统的、抽象的、整体的乐观态度,志在在“观念”中敉平“历史”以寻找贯通性的文明质素;后者对人类话语的分析是具体的、分析的、个性的悲观态度,旨在在“语境”中撕裂“思想”以勘测历史性的文化语态。前者多少带有“主义”式启蒙运动心态;后者则掺杂着几分“问题”式文艺复兴心态。前者更多看到结果(概念化的传输);后者更多看到的是原因(意图与动机)。这里我们一再强调二者的差别,但也万万不可忽略语义“意涵”的共执。这个“意涵”既有斯金纳的“我见”,也有洛夫乔伊的“固执”。于是,具象的“文化”语境也可以找到共执的“文明”观念作为理解的中介与枢纽。文化对人类来说,是多元的、复数的、混杂的、包容的;文明对人类来说是一元的、能指的、普世的、排他的、清晰的。从“文化”到“文明”,这意味着一个提炼优秀文化元素、普遍推广文明共识的历史过程。问题是,在今天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文明冲突与文明互鉴交织的话语语境下,我们可否在研究范式上有所突破。比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等不一而足的如是观念,本身在时间长河中就有着更大的效能和作用。它们有些很中国,有些则是西来东往的产物。当前,学界再提“东学西渐”的话语,并已在将之付诸实践,这无疑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对话方式可能性。
各位同仁,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研院因应这些话题,提出了“人文语义学”的学科构想,期待能够拓展视域、穿越历史的外壳,沉潜到文本、观念、思想的内核,观古今之变迁,察中西之异同,识互鉴之大义,见真理之金身。人文语义学强调: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人类认知生活并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每一种语言都包裹着一个特定民族与众不同的世界观,每一次表述都是具体时空语境下的人类语言交往实践。人类的语际书写与语际理解是需要打通语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的语义学命题。由此,人文语义学不仅是语言学问题,还是以语言中的观念词为寻绎对象的命题;不仅是科学问题,而且是包含着对理性、情感、心灵、记忆等各种复杂元素的阐释与解读。
人文语义学希望钩沉人类语际交往中语词的冲撞、融合和话语转义过程,提供一种唤醒语际书写和语际理解的视野、一种试图化解语际隔膜和观念紧张的方法、一种进入历史与介入现实的学术致思方式。这种进入与介入尽管属于学术路途中的幽径,但却能化解思想史中的诸多纽结。
真理无穷,但在认定真理之真确性的同时,我们也要有不怕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欢喜”的定力(胡适语)。正是在这一观念的感召下,我们河南大学将在本次会议后开启人文语义学的研讨会。本着“疑义相与析”的共识,期待同道的支持与参与。
(作者为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长。本文系作者在北京大学“语境和语义的力量:影响百年中国的关键词”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发表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