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红楼梦》中外国物品的故事”(8)

    《红楼梦》中的各色西洋纺织品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7月03日   15 版)

        ■徐波

        出身于江宁织造府世家的曹雪芹对各种织物非常敏感、熟稔并极具兴趣。书中不但写到大量五彩焕然、美不胜收的中国传统丝绸织品,也多次提及外来的或仿造的丝、毛、棉织品。

        在《红楼梦》成书的18世纪中后期,欧洲的毛纺织业和棉纺织业已经或正在走向成熟。欧洲毛纺织业最初以意大利和佛兰德尔(或译法兰德斯,今法国东北部及荷兰一带)较为发达。臭名昭著的圈地运动之后,英国后来居上成为欧洲毛纺织工业的中心。棉纺织业则是随着欧洲殖民扩张而兴起的行业。早期的棉纺织业同样也是在佛兰德尔等地兴起的,而在英国崛起为最大殖民强国的过程中,印度的棉布、棉种和技术,美洲种植园生产的棉花,都大量输往英国,棉纺织业在传统毛纺织业的严酷打压下顽强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正是这一时期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的。

        这些西洋纺织品最初是作为欧洲国家呈送中国皇室的所谓“贡品”输入中国的,只是皇室和贵族中流行的奢侈品,但到明后期,一些欧洲纺织品就已进入中国市场,走向民间。

        来到丝绸祖国的西洋丝织品

        天鹅绒:天鹅绒是丝织品,起源于欧洲。明代永乐年间赠赐日本国的礼品中就有“白天鹅绒缎丝觉衣”,这是目前所知中国史料有关天鹅绒的最早记载。中国赠送的礼品不一定是中国制造,也可能是欧洲产品的转赠。如果这种天鹅绒与后来所说的天鹅绒是同样的东西,就说明早在欧洲“大航海时代”之前很久,天鹅绒或其制造技术就已传入中国。明代又称天鹅绒为“漳绒”或“漳缎”,漳州是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也得此地利而率先仿制天鹅绒。入清后,以出产天鹅绒而著称的已不是漳州,而是具有悠久丝绸生产传统的南京与苏州。

        但明代人或以为天鹅绒是取飞禽羽毛制成。《天工开物》质问:“飞禽之中,有取鹰腹、雁胁毳毛,杀生盈万,乃得一裘,名天鹅绒者,将焉用之?”这显然即是出于这种误解。

        洋缎:近代早期,欧洲丝织业逐渐发展成熟,在意大利、荷兰和法国形成若干丝织业中心。荷兰恰好是与清朝建立关系最早的欧洲国家,西洋缎品在清代大量输入中国,很多就是由荷兰以“贡品”等方式带来的。西洋缎品当时统称洋缎,又按照工艺和花色等细分为不同的种类。王熙凤首次出场时的衣着就有一件“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见于《红楼梦》最早的版本甲戌本,其他版本作“萍缎”或“云缎”,应是誊录者的误抄和续作者的妄改)。欧洲君主向清廷呈献的“贡品”中有许多各式西洋缎品,清帝也常将中国缎品“回赐”欧洲君主或“赏赐”给来华使臣。

        西洋毛织品丰富了中国人的衣饰

        哆罗呢:哆罗呢是毛织品,又叫哆罗绒,是原产于欧洲的一种以羊毛为原料的宽幅毛呢类织物。毛织品统称呢绒,16世纪荷兰制造这类毛呢已颇具特色,英、法、意等国也竞相制造。清代宫廷哆罗呢的使用颇为广泛,既有外国“贡品”,也有地方大员的进献。清顺治十二年荷兰殖民地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总督遣使来华,使臣携带的进呈皇帝皇后的大量贡物中,就包括哆罗绒、哔叽缎、西洋布、西洋布花被面、白倭缎、大毡、花毡、花被面等。康熙二十五年“贡品”中的纺织品更多,包括大哆罗绒、中哆罗绒、织金大绒毯、乌羽缎、绿倭缎、新机哔叽缎、中哔叽缎、织金花缎等等,且每种数量都很多。葡萄牙的“贡品”中也有哆罗绒等织物。

        广州是清朝对外贸易主要港口,也是洋货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广州大员们竞相争购包括哆罗呢等织品在内的西洋舶来品送入宫廷,朝廷也会向广东官员下旨,指名要求向西方订购进呈,如乾隆曾多次特别要购得荷兰莱顿公司织造的哆罗呢。

        更多的哆罗呢还是依赖于中西贸易中所得。由于需求量大,清中期开始由苏州仿制哆罗呢,获得成功,尽管在工艺上与原产还有一定的差别。《红楼梦》中的哆罗呢颇为抢眼,李纨的“青哆罗呢对襟褂子”、宝玉的“茄色哆罗呢狐皮袄子”和“荔枝色哆罗呢箭袖”,还有“凤姐儿又命平儿把一个玉色绸里的哆罗呢的包袱拿出来,又命包上一件雪褂子。平儿走去拿了出来,一件是半旧大红猩猩毡的,一件是半旧大红羽纱的”。可见哆罗呢不仅可以作为衣服的面料,还可以当做包袱皮,此外还提到老太太拜佛时铺的“大红猩毡拜垫”。这也与史料记载的哆罗呢的多种用途是一致的。

        猩猩毡:为什么凤姐命平儿去拿哆罗呢的包袱皮,平儿却拿出一件“大红猩猩毡”的? 原来猩猩毡就是哆罗呢的另一个名称,它并不是通常所说的毡子。有研究者对比清宫档案及英国东印度公司档案的汉满英文名称,指出猩猩毡即“(猩)红色哆罗呢”,是哆罗呢中质量较好的一类。清人错误地认为,猩猩毡是一种用猩猩血染成、以鸟雀的绒毛织制的像毡子一样的织物。

        用猩猩毡制作的服饰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故事里风头最健的妆扮。这是大观园的高潮故事之一,作者写得兴高采烈,读者也读得兴味盎然。先是宝黛二人谈心时外面下了雪,宝玉屋里的小丫头子“送了猩猩毡斗篷来”;随即宝黛同往稻香村与众人商议作诗,只见众姊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一时史湘云来了,“头上戴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当晚一夜大雪,次日早晨宝玉在雪中的沁芳亭“见探春正从秋爽斋来,围着大红猩猩毡斗篷……”这“白雪中的红梅”不仅仅是栊翠庵中胭脂一般的数十枝红梅,更是众姊妹“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渲染出来的色彩。而宝玉这时却“只穿一件茄色哆罗呢狐皮袄子,罩一件海龙皮小小鹰膀褂”,不独突出了雪中色彩的丰富生动和跳脱变化,更是把这“白雪红梅”的效果让给了众姊妹。而当宝玉宝琴再往栊翠庵寻乞红梅时,宝琴披着金翠辉煌的凫靥裘,而宝玉却穿上了那件大红猩猩毡,一红一翠,又成雪中一景。到全书结尾处贾政在毘陵驿船中“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此时读者回想起雪中大观园的当年盛况,怎能不扼腕长叹!

        在书中,猩猩毡总是与下雪联系在一起。宝黛同在宝钗薛姨妈处小酌时便下了雪,黛玉来时便穿着羽缎褂子,二人临走时宝玉的小丫头给他送来“大红猩毡斗笠”;宝玉要外出祝寿,“天又阴阴的,只怕下雪”,宝玉穿的是“荔色哆罗呢的天马箭袖,大红猩猩毡盘金彩绣石青妆缎沿边的排穗褂”。兴建大观园时各色帐幔帘子是要备办的大宗物品,就包括“猩猩毡帘二百挂”,这正是在雨雪天使用的,后来雪天里贾母和众人到惜春住处看画,在门外“早有几个人打起猩红毡帘”,这不正是那猩猩毡帘子吗!

        但猩猩毡也是西洋呢绒的统称,颜色也不限于红色。清宫多次向粤海关提出所需西洋呢绒的具体要求,令其采购。乾隆四十三年粤海关奉旨照宫廷所发样品采购荷兰猩猩毡,但本年荷兰商船到粤时未带来此物,粤海关遂将原样交给夷船嘱其制作,三年后方才带回。由此可见清廷以及上流社会对猩猩毡的青睐。

        羽纱羽缎:平儿拿给袭人的另一件东西是“半旧大红羽缎的”,让她叫人给邢大姑娘送去,并说“昨儿那么大雪,人人都是有的,不是猩猩毡就是羽缎的”。程乙本这段文字两处都用“羽缎”,其他各版本也有分别作“羽纱”和“羽缎羽纱”的。这两种物品常常并提,贾府被查抄物品清单也有“羽缎羽纱各二十二卷”。

        羽纱、羽缎是清代从西方输入的纺织品,二者是同一类产品,确实常被并提,并也被误解为以鸟羽织成,但其实它们是羊毛织品,或桑蚕丝和羊毛的交织品。羽缎厚密,售价也更高,可作外衣、雨具和铺垫类等,所以凤姐叫平儿包上一件雪褂子,平儿就拿出了这件羽缎的。这正与宝玉看见黛玉“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便知下雪了,以及众人在大雪中“不是猩猩毡就是羽缎的”是一致的;羽纱疏细,可做贴身衣物。

        番羓丝:在琉璃世界的一片白雪红梅中,宝钗的妆扮又与众人不同:她身上是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

        番羓丝这种物品并不多见。它是清代由欧洲国家输入的一种毛织品,也即呢绒的一种,亦写作番巴、番紦等。“羓”及其同音字显然是某种外语译音。它也不是丝绸织物,而是呢绒中较为轻薄的品种。清代广东地方官员竞相通过专做对外贸易的“十三行”采购包括西洋织品在内的进口物品进献给宫廷。雍正皇帝曾下旨令广东巡抚年希尧寻购花番巴、花小绒这两种西洋纺织品,年希尧在广州及澳门遍寻不得,“惟觅寻得旧存番巴二匹,一系元青色,一系大红色,其花样颜色与奉颁原式不合,敬先恭进”。皇帝点名要货,地方官员则只找到两匹不合要求的旧存货,可见其稀少。

        正因如此稀有,在《红楼梦》中也只有宝钗有一件番羓丝的衣物,这或许跟薛家的皇商身份有关。

        哔叽:哔叽是至今仍在普遍使用的呢绒产品,其名称来源于荷兰,实物起初也主要来自荷兰,但英国愈益成为哔叽生产大国。在清代,哔叽又称作哔叽缎、毕机缎,其实并不是缎品。哔叽在《红楼梦》中只出现在贾府查抄清单中。

        洋呢、洋绉、洋毯、洋罽、洋线:贾府查抄清单中有“洋呢三十度”,这应该是对西洋呢绒的统称。

        洋绉则书中三次出现,都是凤姐的。凤姐首次出场,身上就有两件洋货:“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翡翠撒花洋绉裙”;初见刘姥姥那次也穿着“大红洋绉银鼠皮裙”;后来送给岫烟的衣物也有“大红洋绉的小袄儿”。洋绉是泛指进口绉织物,还是专用名词,已难考证。

        四大家族中的王家最多外洋物品。王夫人居室内“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甲戌本。他本作“洋毯”。罽、毯都是毛织品)。

        而说起洋线,就又回到宝钗那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了。

        即将引领潮流的西洋棉织品

        西洋布:与前述丝织品和毛织品不同,西洋布则属于棉织品。从“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看,或可认为贾母榻上的小几上的洋巾,以及紫鹃包黛玉匙箸用的洋巾,也是西洋布的。

        明末清初,输入中国的外洋布品已不限于过去的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所产,产自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欧洲国家的棉布及棉布制品也被引进中国,统称为西洋布。在明代,西洋布还是宫廷赏赐亲王公主的物品,到清代前中期已较常见,北京市场上就有出售。东南亚国家如暹罗也常将西洋布作为进献清朝的贡品,其或者来自暹罗与欧洲国家的贸易,或者就是本国制造的。暹罗本身即以善于纺织而著称,其向清朝进贡的大量精美织品中还包括有红、白“鲛绡布”,冯紫英带到贾府的洋货“鲛绡帐”很可能就是暹罗物品。

        曹雪芹敏锐地抓住了当时初出茅庐、尚显珍贵的西洋棉织品,但他大概不会想到,棉织品很快将成为全世界纺织品的主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