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恒
尊敬的沃斯特教授、毛赫教授,各位海内外学者:
欢迎大家在春夏之交这一北京全年最美丽的季节来到人民大学,首先我代表主办方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对远道而来的各位海内外友人表示欢迎,感谢各位学者长期以来对国际生态史研究合作交流的支持。也感谢卡森中心和毛赫教授连续多年选择与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共同推进这一盛会的成功举办,也感谢此次新加入的伙伴北京大学世界环境史研究中心及侯深教授、包茂红教授为会议筹备所作的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当时我也在现场,一晃12年过去了,中心建设与中国生态史研究共同在成长,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了学科交叉,保持了足够的开放和包容,赋予了学科无穷的想象空间。当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已到了任何一个重大问题都无法完全依赖单一学科的知识所能解决的程度,对整体世界的关注与整体知识的回归速度正在空前加快,这对以学科为基础的知识发展体系正构成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成为一种潮流,但不能说这是一种新潮流,因为在知识产生之初,道术并未为天下裂,而带有相当程度的整全性,学科交叉的发展只是人类知识发展大趋势中的一次回归。生态史本身倡导人与自然的融合,天然地打破了区域、国别、断代等传统史学存在的割裂,甚至超越了地球史而走向星球史,同时又自然地与生态学、地理学、人类学等不断合作、对话与交流,逐步实现了生态史研究中心建立时所倡导的初衷“究天人之际,格文理之道;融中西之萃,通古今之变”。这一具有强烈感召力的愿景使得生态史研究在学界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不是“生态帝国主义”的叙事,一定程度上是“生态史帝国主义”的新故事,这也显现出传统史学既有路径发展受阻后新的策略选择所激发的活力,一如这次周期性盛会往往选择在5月、6月举办一样,正在奏响一场“春天的故事”。生态史研究正在成为国内生机勃勃的“新史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已改变了历史学的“生态”。
二是始终坚持国际性,这既包括沃斯特教授长期受聘中国人民大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包括生态史研究中心与卡森中心持续合作举办的这一周期性国际学术盛会,从2014年“斯土斯民:环境历史中的城市与乡村”、2015年的“天工开物:环境史中的自然与技术”等开始,直到2019年疫情之前每年一次的线下聚会,即使在疫情期间,双方仍然通过线上方式克服时空阻隔坚持交流,聚焦人类面临的共同生态问题,参会学者遍及全球。在当下国际社会重新陷入碎片化和高强度竞争、冲突陷阱乃至战争危机的时候,生态史所开展的富有成效的国际交流仍然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不管对国际问题的看法存在多少不同,在生态面前,我们始终只有地球这一共同家园,始终是彼此无法摆脱的命运共同体,始终是可以找到共同纽带的同类,始终应当寻求中国古代经典《论语》和《礼记》所说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境界。
近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始终在热烈讨论自主知识体系及其相关问题。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不是排斥外来知识和概念,也不是一味回望过去从旧有的学科框架内寻求“自主”,而应当是在新的时代,继承过去学科发展中的历史积淀,同时不断努力参与学科交叉、参与国际对话,从而寻求更具原创性的成果、更具普遍性的解释,逐步发展出新的具有学理化建构与理论化凝练的知识体系并被世界所接受。生态史研究的发展历程中,既能看到外来学术潮流的显著影响,同时也能够看到中国在历史自然地理、灾害史等领域的优秀传统,这是生态史研究能够不断走向繁荣的关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本文是在“悬崖之上:环境史中的战争与和平”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