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追问技术的过去与未来

    邢璐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6月19日   15 版)

        邢璐(中国工人出版社万川文化出版中心副主任)

        技术,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其发展历史不仅见证了人类智慧的飞跃,也映照出人类社会的变迁和进步。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的《技术史》(全译本),是对技术文明的一次深刻追问,为我们理解技术与社会互动的复杂性提供了思考范本,帮助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技术挑战时,更加睿智地作出决策。出版三年来,《技术史》(全译本)收到了学界和读者的赞誉,已成为工人社为广大职工提供知识服务的长销书。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在悄然而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应对新技术的转型方法,出版业也不例外。在面对传统出版的困境中,工人社推动生产经营实现数字化转型,向全业态知识服务模式转变。建设知识服务平台,组建新媒体技术公司,成立AI与工会应用创新工作室,建设中国工会数字资源库。数据资源、数字内容、专业语料库、垂类大模型逐渐渗透工会出版各环节。

        在新业态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用户中心”“跨界融合”等互联网思维使得图书内容价值的再创造和图书销售模式直接跳过了掣肘之处,并且从源头上影响了图书选题策划。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决定对《技术史》(全译本)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演绎。《技术史》(全译本)共分为八卷,除第八卷为索引卷外,其他卷按照时间划分,分别概述了远古至古代帝国衰落、地中海文明与中世纪、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的技术历史。每一卷600多页至900多页不等,32开精装,读起来颇为郑重,可能从形式上劝退了一些原本想看的读者,专业读者、馆配会更加青睐。另外,由于每卷按时间划分,给一些想对某一技术门类进行了解的读者增加了难度,必须买齐全套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同一套书的不同形式,可以覆盖更多的目标读者。

        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计划推出《技术史》主题卷,将图书内容按照不同技术门类重新拆分、组合,这样每一分册就可以全景呈现某一技术门类的发展历程,比如航海、动力、建筑、食品等。每一分册页数为200页至300页,32开平装,方便携带,适于阅读。在与原版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商议过程中,他们细致地询问了分卷的思路、计划与依据,并详细查询了与作者之间的合同,确认主题卷这一方案是可行的。

        《技术史》的原版封面上介绍,这套书在写作时尽量降低阅读门槛,作者认为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应该可以理解图书内容。但是由于《技术史》卷帙浩繁,提高了阅读难度。于是,我们邀请学者撰写“《技术史》的故事”作为导读书,通过《技术史》的撰写、翻译、三次引进中国,展示了其作为人类共同知识宝库的重要地位及对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这本导读书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技术史》的精髓,也引导读者思考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技术发展的速度和深度依然在加速。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在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中保持历史意识和文化记忆的连续性,以及如何将历史教训应用于当前和未来的技术决策中。让我们保持敬畏之心,继续追问技术的过去与未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