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评《加拿大黑人英语小说研究》

    王玉括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6月05日   20 版)

        《加拿大黑人英语小说研究》,綦亮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68.00元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加拿大完成了从工业化国家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来自世界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移民丰富着这个地域广阔、文化多元的国家,催生了一大批享誉国内乃至世界的文学家与批评家,他们学习、研究加拿大文学,也促使其越来越体制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者在关注英美文学的同时,也把目光转向加拿大这个“较新”的文学国度,关于加拿大英语文学史方面的介绍性、总结性与研究性成果逐渐增多,比如黄仲文的《加拿大英语文学简史》(1991)、郭继德的《加拿大文学简史》(1992),以及翻译成汉语的 《加拿大文学史》 (1989、1994)。綦亮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加拿大黑人英语小说研究》(2022),进一步丰富并深化了国内的加拿大文学研究。

        二

        本书围绕跨大西洋研究,重点聚焦下述五个方面的主题:“奴隶制历史与‘黑色大西洋’再审视”“黑人移民经历再现”“跨民族书写的路径与内涵”“民族主义、地域主义与全球地方写作”以及“对黑人身份和种族问题的多维思索”,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全球性视野,代表了当代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的高水平与最新发展趋势。

        加拿大作为移民国家,具有较为清晰的“文化多样性”,本书第一章对此即加以关注。1971年,加拿大推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1988年出台了《加拿大多元文化法案》。但多元文化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移民的命运,黑人移民的境遇成为黑人作家聚焦的重要“痛点”。研究认为,奥斯汀·克拉克的“多伦多三部曲”是对“加拿大黑人移民经历最早和最全面的记录”,其开篇之作《交汇点》集中再现了“与孤独、异化以及文化碰撞引发的个体和集体移民创伤混合在一起的迷失经历”。本章的另外两个小节分别聚焦《继续睡吧,亲爱的》中黑人移民的救赎之路,以及《苏库扬》中的失忆与记忆主题,前者重点揭示“多元文化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仁慈的种族主义’”,后者重点强调记忆“不仅承载创伤,也关联着疗愈和重建”,从而在更加宏观的层面揭示“加拿大黑人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与黑人移民的创伤体验密切相关”这一主题。作者认为,虽然这三部作品具有鲜明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但是并没有落入“抗议”和“诉苦”的俗套,而是“于绝望中见希望,在解构的同时积极建构,探求和解与疗愈的可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总体基调”。

        既关注现实、又不忘历史,是加拿大黑人小说的重要特征。因为毗连美国,加拿大曾经是美国黑奴向往的自由之地。在美国的奴隶叙事中,北方的加拿大一直是自由的象征,很多美国黑奴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地下铁路等)逃离南方的奴隶州,逃往加拿大。本书第二章独辟蹊径,围绕“黑色大西洋”研究中加拿大的缺席,思考奴隶制的历史,进而重新审视“黑色大西洋”这一话题。研究指出,对大西洋奴隶制的历史记忆是吉尔罗伊“黑色大西洋理论构想”的起点,后者“质疑现代黑人政治文化中的欧洲根源,批评它总是对‘根源’和‘根源性’更感兴趣,而不是从‘路径’的角度理解身份”。作者认为,尽管吉尔罗伊强调“跨民族和文化间性视角”,但“重心仍在英美,忽略了大西洋重要国家加拿大在非洲流散中的重要位置”。而作者自己在本章“历史之殇”部分做的,就是借助《黑人之书》《锃亮的锄头》和《月满月更之时》三部作品,分析加拿大黑人文学如何从加拿大、加勒比和女性视角对“黑色大西洋”观念进行了丰富和拓展。

        本书第三章探讨“跨民族书写的路径与内涵”,尝试把跨大西洋研究作为文学和文化研究“跨民族转向”的一部分来对待,在“民族”“国家”等被“去本质化,建构性和话语特征日益凸显,文学研究逐渐从民族向跨民族、跨国界范式转变”的语境下进行。通过介绍“跨民族视阈下的加拿大文学研究”,简要勾勒了与加拿大文学的跨民族解读密切相关的美国文学研究,适时指出黑人流散文学为跨民族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在此语境下,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的意义所在。在分析劳伦斯·希尔《血缘》中的边界穿越时,本章特别强调了重视加拿大黑人历史的意义:“加拿大黑人历史中有太多引人入胜和尚未发掘的方面,它们值得被戏剧化,使其动人、有趣、迷人,把人们吸引到故事中来。”作者通过并置加拿大黑人和美国黑人的经验,探究各自的特征,“为我们理解各种边界跨越中黑人与两国的历史关系提供了范本”。而“《混血布鲁斯》中的音乐、战争和欧洲”一节则聚焦加拿大与欧洲的相互影响,作者认为虽然在文化上,加拿大是美国的延伸,“但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上是欧洲的拓展”,进而决定了加拿大黑人作家对欧洲元素的吸收和再现,继而引出对加拿大黑人小说关于“民族主义、地方主义与全球地方写作”的深入思考。

        诚如作者所言,受殖民主义历史和与超级强国为邻的地缘政治影响,加拿大对民族问题非常敏感,无论是19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第一”运动,还是20世纪50年代的文化民族主义浪潮,以及21世纪对“理解加拿大”计划的取缔,都体现了加拿大社会对民族身份的强调。因此,“民族主义”与“跨民族主义”的争论当属应有之义,并已经演化为一种“具有范式意义的学术话语”,这也是第四章第一小节关注的重点。而与此密切相关的话题就是第四章第二小节强调的“加拿大地域主义及其‘黑色’维度”。加拿大文学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不仅在大的方面有别于不列颠和美利坚,而且其内部也是丰富各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地域和地域主义都深深扎根在加拿大作家意识中”,产生了诸如“滨海文学”“平原文学”“魁北克文学”及“西海岸文学”等各具特色的文学流派和作品。加拿大黑人文学也与地域主义文学有着紧密的关联,不仅具有强烈的地方感,“是加拿大地域主义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有效地拓展了加拿大地域主义文学的视阈”,如移民题材和种族题材的引入等。在第四章的第三小节,作者以《我们都在希冀什么》为例,分析地方意识与全球化与跨国主义的关系,认为“全球地方”化不仅属于社会学范畴,“也是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本书的最后一章回归黑人身份与种族问题。虽然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会“误导”人们对加拿大社会与文化现状有近乎理想化的想象,但是,加拿大黑人作家能够利用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语言和话语,“将其质询的方式反转,从黑人流散视角重写加拿大”。此外,加拿大黑人作家面对强邻美国的文化影响,渴望或不得不与美国黑人及其创作进行区分,也使得他们的文学创作在立足本土的同时,兼具比较的眼光与全球性视野,在美国“后种族”或“后黑人”时代的喧嚣中,保有自己对黑人历史与生存境况的重视。本章第一小节聚焦《在别处,不在这里》中的身体、情欲和革命主题,指出加拿大黑人英语小说“对黑人身份和种族问题多维思索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对‘性政治’,或者说黑人同性身份的关注”。第二小节聚焦《月蜜》和《凯姆利恩人》中的混血身份,尝试回答“谁是加拿大人”这个问题,因为多元文化主义本质上遵循“白人中心原则”,其建构逻辑是基于白人与非白人之间的对立,将“白人认同为‘加拿大人’,非白人是丰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元素,本身不是‘加拿大人’”。第三小节“后种族语境下的‘去黑人性’写作”分析了从注重种族因素到淡化种族因素的发展历程,对近来某些黑人作家刻意“模糊黑人身份,规避种族题材,尝试摆脱‘表征负担’的束缚,转而抒写‘普世价值’和情感”等提出自己独到的思考,指出美加黑人作家在此问题上的不同选择及其原因。

        三

        与英美文学研究相比,国内的加拿大文学研究相对比较“边缘”,加拿大黑人文学研究更是非常“小众”,在此学术背景下,《加拿大黑人英语小说研究》的出版对加拿大文学研究以及族裔文学研究贡献甚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书围绕当下重要的研究主题,如“历史”“记忆”“身份”“多元文化主义”等展开论述,通过聚焦英语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关注的大西洋研究,特别是加拿大在此语境下的相对缺失,分析学界较少关注的议题,展示加拿大(黑人)文学家的努力与贡献。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既有“点”的突破,又有“面”的拓展。全书以加拿大黑人小说家的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中的重要参照点,如“移民”“奴隶制历史”“跨民族书写”“民族主义”“地域主义”“黑人身份”等,同时作者不忘以对比的方式,将这些重要的“点”提升到美加文学,乃至英语文学的“面”上,既能帮助读者了解加拿大黑人小说的发展与繁荣,也能深化对加拿大(族裔)文学的认识。

        再次,在选材上能够兼具经典性与时代性,体现出文学“史”写作的视野与对加拿大黑人小说创作及加拿大文学发展的整体把握。本书对加拿大奴隶制历史的思考,对当下“后种族”或“去黑人性”写作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对族裔文学研究中文化政治的反思,既能体现作者的学术思考,也能彰显其立足加拿大族裔文学这一“区域”所秉持的全球性视野。

        最后,本书具有鲜明的对话意识。研究加拿大黑人文学(小说)不可能忽略英国以及美国的相关创作、论述与研究。本书通过对比分析相关概念,如“黑色大西洋”“奴隶制历史”“民族主义”“后种族”等,凸显加拿大黑人小说家的思考与文学表征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为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