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著作千秋事 流传四海情

    ——读《明朝中州人物志》札记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6月05日   15 版)

        ■马达

        河南地处中原,又称中州。自古秉河岳英灵,汇八方风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历代英才杰士、圣贤将相史不绝书。据著名学者丁文江先生《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一文考证,在二十四史列传中,仅两汉、唐、两宋、明六代人物有6000余人,籍贯可考为河南者即达912人,足见中州显赫人物之众多。

        明代朱睦 的《皇朝中州人物志》,是首部通录中州一代人物的著作,为明焦竑《国朝献征录》、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清张廷玉《明史》中州人物列传、清孙奇逢《中州人物考》等撰写的重要参考书目。因为此书仅存明代初刻本,且存世稀见,作为《中原文库》之一种,加以点校,繁体竖排,同时将原书名更改为《明朝中州人物志》(《中原文库》系列之一,岳鸳鸯点校,河南文艺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献价值、社会价值。

        朱睦 (1517—1586),字灌甫,又字灌夫,晚年自号东陂居士,学者称其为西亭先生。明代宗室学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和出版家。

        朱睦 系明朝宗室,是建藩于开封的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之六世孙。祖父朱同鎋,号豫斋,封辅国将军;父朱安河,封奉国将军,以孝行闻于朝,诏赐建崇孝祠以祀之。朱睦 为朱安河长子,自幼聪颖,少有诗名,十五岁时获封镇国中尉。他广交天下名士,遍访河洛宿儒,益好经学。与时贤名儒如王世贞、张佳胤、徐中行等多有交游。一生爱书藏书,遍访大江南北,积书甚丰,得书万卷,特于宅西建“万卷堂”以储之。面对众多藏书,朱睦 在儿子勤 的协助下,依照四部分类法,编成《万卷堂书目》《聚乐堂艺文目录》二书。

        朱睦 潜心研究学术,有诗“著作千秋事,流传四海情”言其志。他编写、著作的图书,重要者如《镇平世系录》《皇朝中州人物志》《苏文忠公表启》《圣典》《授经图》等。除此之外,他在广泛披览所藏图书的基础上,校订、刊刻了大量图书。例如,唐代李鼎祚《周易集解》、宋代张洽《春秋集注》、宋代赵汝楳《周易辑闻》、明代梁桥《冰川诗式》、明代李梦阳《空同先生集》等等。这些图书校勘精审,雕印精良,为后世称道,也是有明一代藩府刻本的重要代表作品。

        据学者刘晓丽博士统计,朱睦 平生著作数量,在《千顷堂书目》中收入23种,《明史·艺文志》收入12种,《四库全书总目》10种。今人考证共计37种,现存16种。其中经部8种,今存5种;史部23种,今存9种;子部1种;集部5种,今存两种。

        《皇朝中州人物志》十六卷,明隆庆四年(1570)刊刻,序言由余姚翁大立(1517—1597)撰,后序作者为临海人金立敬(1514—1591)。

        全书的分册极具特色,以“智、仁、圣、义、中、和”“六德”将其分为六册,对应的卷帙分别为:智(卷一、二)、仁(卷三、四)、圣(卷五至卷七)、义(卷八至卷十)、中(卷十一至十三)、和(卷十四至十六)。

        此“六德”来自《周礼·地官·司徒》,指教育臣民、选拔贤能人才的六个标准,即:“知(智),明于事;仁,爱人以及物;圣,通而先识;义,能断时宜;忠,言以中心;和,不刚不柔。”以此为圭臬,将收入本志中的人物按类归依,各得其所。本志所收人物137人,另有3人附传,合计140人,其起讫年代为明朝洪武至嘉靖年间。

        《皇朝中州人物志》虽有后世刻本,但均不存世,只有初刻本少数存世且分散各地:一存日本内阁文库,一存台北“国家图书馆”,而上海图书馆仅有部分残本存焉。此次“中原文库”之点校本以日本内阁文库本为底本,参考《明实录》《明史》等正史中所收录的人物传记以及《国朝献征录》等碑传资源加以校审而成,同时,也将书名改为《明朝中州人物志》。点校者岳鸳鸯对原书中舛误不周以及存疑之处,以“校记”形式,附于每篇人物传记的原文之后。

        由于此次点校本纳入了河南省级重大出版工程《中原文库》系列,中原出版集团大项目部在底本的获得、作者人选乃至版式统一设计、印制等技术环节都力争精益求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整套书系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好的保障。

        通读全书,发现《明朝中州人物志》的点校本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

        一是选本精良。如上所述,原书以初刻本存世,后代的复刊本已散佚殆尽,无从寻觅。这次点校整理,以日本内阁文库本为底本,参以《明史》《明实录》《国朝献征录》《本朝分省人物考》及相关地方志书等文献而成。

        二是结构合理。在保留原书的《序》及《后序》的同时,又将有关原作者朱睦 的传记、墓志等十几篇文章以及“征引书目”等作为“附录”,附于书后,使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成为一部完整的文献整理著作。

        三是点校者尊重原著。“校记”有理有据,史料较为翔实,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四是装帧设计精良。本次点校本采用繁体竖排形式,版式疏朗,美观大方。

        五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发现了《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中州人物列传中的多个舛误之处,足见点校者的用心和专业精神。

        综上所述,《明朝中州人物志》的文献价值较为突出。它与朱睦 参与纂修的《河南通志》收录的明代人物相比,虽然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其中的传记文字更为详尽丰赡,文采更加飞扬,读来不觉枯燥。职是之故,此书甫一面世,即广获好评。时人多有模仿、采用其素材者。例如,明焦竑撰《国朝献征录》原文采录此书共计38篇:其中,卷十一共7篇文章,全文照录者6篇;卷十五共10篇,全文照录者7篇。《明史》中州人物列传亦参考了此书,且部分中州人物之事迹,《明史》尤略或无传,而本书尤详,足可补正史之不足。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本书几乎尽为作者在史料及所见所闻的基础上创作,相比于清代孙奇逢《中州人物考》等几乎全录前人所作而成书,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这次《中原文库》版《明朝中州人物志》的点校出版,是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作为地方出版单位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一次重要努力,通过对有明一代中州著名人物相关文献的整理,厘清前贤的成长路径,爬梳其留给后世的思想精华,既是对中州先贤的致敬与献礼,同时,也可以填补断代人物研究的学术空白,具有相当重要的文献整理价值和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文心出版社总编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