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清华校歌曲作者“何林一夫人”究竟是谁?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6月05日   07 版)

        1925年,张丽珍(前排左四)与清华学生APOLLO社团成员合影  

        1924年3月28日出版的《清华周刊》,首次刊登《清华学校校歌》词谱及创作者

        ■刘惠莉

        大家都知道,清华校歌的词作者是著名的文史学家、时任清华学校国文教师(后为国文系教授)汪鸾翔先生。第一次刊登校歌的《清华周刊》以及后来的一些清华出版物上公布的校歌词作者清楚地写着他的名字,1925年他本人还在《清华周刊》上发表过《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一文,诠释了他创作这首校歌歌词的构思及其所蕴含的意义。

        对于清华校友和关心清华校史的人来说,曲作者“何林一夫人”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说熟悉,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她就是广为传唱的清华校歌的曲作者,也即清华学校英文文案处主任何林一先生的夫人。说陌生,是因为除此之外,她叫什么名字? 除了“何林一夫人”这个身份外,她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经历? 这些情况,不用说校友,即使我们这些从事清华校史工作的人一度也不清楚。

        自2011年11月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接到学校相关部门转来的何林一夫人亲属来信起,笔者即开始对“何林一夫人”的生平资料进行搜集。本文主要针对社会上流传的“何林一夫人”的几种名字进行考辨。

        一封来信引出的问题

        坦率讲,如果没有“何林一夫人”亲属的来信,我们对何林一夫人的认识可能仅仅停留在校歌曲作者“张慧珍”这一层面上,既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错误说法,对其生平经历也无更多的了解。

        记得2011年11月的一天,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收到了学校信息办转来的一封来自张丽珍侄女张雪芳女士的邮件。她在信中提出:网上广为流传的清华校歌曲作者何林一夫人叫“张慧珍”的说法是错误的,准确的名字应该为“张丽珍”,是她的大姑妈,曾留学于美国亚磐令大学(欧柏林音乐学院)。而“张慧(惠)珍”是张丽珍的妹妹,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是一位医生。

        该信引起了校史研究室的高度重视。受所在单位委托,笔者随即开始了对何林一夫人本名的查证过程,同时对社会上不同说法及其来源进行了梳理。

        归结起来,关于何林一夫人的本名,当时社会上主要有张丽真、张慧珍、张惠珍、张蔼贞几种误说。

        “张丽真”说

        1964年4月15日,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出版的《清华校友通讯》(新8期,第18页)刊登了清华1922届校友姚崧龄先生写给编辑的信《清华中文校歌谁作的?》,回忆了清华中文校歌来源,并对词作者汪鸾翔先生作了简要介绍。文中专门提到校歌“由音乐教员某先生(已不记其姓名)制谱”“究系何年何月正式公布,鄙人已不复记忆”。信后的编者按,对其所说的曲作者信息予以了纠正:“清华大学校歌,就记忆向刊为‘何林一夫人作曲’,查核六级(一九三四)年刊亦然。欢迎校友介绍何林一夫人,以充实校史资料。”

        一年后,1965年4月29日出版的《清华校友通讯》(新12期,第60页)刊登了一则有关何林一夫人逝世的消息,文中写道:

        “清华大学校歌系何林一夫人作曲,至何夫人为谁? 甚少人知悉。兹承潘光迥 学长见告,何林一先生为潘学长及王世圻 校友之连襟,现居留美国。何林一夫人为张丽真女士,与潘夫人郁真女士及王夫人霭真女士(1921年毕业的清华津贴生)为姊妹行。张丽真女士已于一九五一年过世。此为珍贵之校史资料,特亟刊载,并对潘学长致谢。”(作者注:引文中的上标数字为校友毕业时间)

        这则消息,应是台湾的清华校友们了解到的最早关于校歌曲作者何林一夫人的情况介绍。也是比较接近张丽珍本名的一个说法。信息的提供者为何林一夫人的妹夫、清华1925级校友潘光迥先生。

        1981年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学府纪闻 国立清华大学》一书中,由蔡孝敏所撰《清华大学史略》一节,有对清华校歌的介绍,也是采用了校歌由“何林一夫人张丽真女士作曲”的说法,来源同上。

        此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新竹清华大学的校歌曲作者一栏均沿用“张丽真”作曲一说。

        此外,1987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中所刊《清华大学校歌》页,作者一栏印为“张丽真曲、赵元任编合唱”。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赵元任全集》(第11集)所印《清华大学校歌》页,作者一栏印为“汪公岩词、张丽真曲、赵元任编合唱”,在歌曲最下面的编者注中,另作了“何林一夫人张丽真(一作张慧珍)作曲”的说明。虽然这两首校歌分别标有1927年、1930年的时间,但目前无法判断是当时赵元任手稿上即有这些信息,还是为编者后来所加。

        “张蔼贞”说

        此说最早见于清华1923级校友陈植在1986年写的《缅怀思成兄》(收入《梁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文集1901-1986》,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一文,其中提到何林一夫人:“思成兄……酷爱音乐,与其弟思永及黄自等四五人向张蔼贞女士(何林一夫人)学钢琴。”后来,与梁思成、林徽因有关的一些传记作品多引用这种说法。

        “张惠珍”说

        此说较早出现于清华1921级校友浦薛凤先生在其回忆录《万里家山一梦中》一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黄山书社,2009)。在书中,作者回忆了1928年偕新婚妻子重回母校执教时与师友交往的细节,其中提到:“……从初期起,佩玉时常来往者,有前辈王文显夫人施风珠(笔者注:应为史凤珠)师母,郑(桐荪)夫人曹纯如师母,何林一夫人张惠珍师母及平辈李周丹凤……诸位。”

        另见徐葆耕著《老校歌与清华传统》一文(收入其《紫色清华》一书,民族出版社,2001),作者提到“汪鸾翔先生作词、张惠珍女士谱曲的《清华校歌》,传唱一时,堪称佳作”。

        “张慧珍”说

        这是目前社会上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

        1986年10月,清华大学校报《新清华》开设专栏,开始连载校史编写组署名、撰写的《清华园风物志》系列,具体执笔者为校史编写组黄延复。在1988年6月23日刊登的《老校歌》一文中,明确写着校歌经“本校英文文案处主任何林一先生的夫人(名张慧珍)配曲”,当时是以括号的形式作为说明出现。1988年9月,《清华风物志》结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去掉了括号,成为正文的一部分。2001年、2005年增订版的《清华风物志》中校歌一节均写为经“本校英文文案处主任何林一先生的夫人张慧珍女士配曲”。

        2000年4月28日出版的《新清华》“清华史苑”栏目,对清华大学的老校歌、老校训作了专版介绍,在署名李轩所写《清华大学老校歌歌词释义》一文及所印歌曲中,均写明“张慧珍女士作曲”。2001年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前后出版的一批校史论著,在介绍清华校歌时,都采用了曲作者为“张慧珍”或“何林一夫人张慧珍”的表述。如齐家莹编著《清华人物》一书中《清华校歌及其作者汪鸾翔》一文,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的《清华大学志》“大事记”相关条目等。2011年4月,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写出版的《清华大学一百年》中校歌条目、百年校史展校歌图片上亦如此。社会上涉及清华校歌曲作者方面的文章及著作,多采此说。

        何林一夫人本名叫张丽珍

        尽管张雪芳女士为我们提供了何林一夫人名叫张丽珍的正确说法以及一些相关线索,为更有说服力起见,仍需从其他一些材料中加以印证。

        鉴于当时张慧珍先生(1916—2015)已95岁高龄,身体欠佳,无法进行交流,于是笔者先从校史资料入手进行查询。

        因张丽珍不是学校的正式教员,作为眷属,学校档案及内部出版的教职员名录中均没有她的信息。通过进一步对其它零散的、间接材料的梳理,终于查到“何林一夫人(太太)”与“张丽珍”为同一人的关联史料。

        在清华学校编印的《清华一览》(1925—1926年)中,《附津贴学生一览表》津贴生“何张丽珍”一栏中,下面的通信处写着“何林一太太,住北京清华学校”。

        在1927年清华学校编印的《清华同学录》所附《津贴学生同学录》里,“何张丽珍”一栏下面的通信地址也写着“北京清华学校何林一夫人”。

        除以上清华校方编印的资料间接记录外,笔者还找到了两份最直接的史料。

        一份为1936年3月28日发表于上海《申报》的记者黄寄萍对张丽珍的采访——《上海女青年会会长张丽珍女士访问纪》(此文还登载于《道南旬刊》第10卷第20期,1936年8月20出版;并收录于1937年联华出版社出版的《新女性讲话》一书)一文。该文开篇即写道:“上海女青年会会长金龙章夫人赴滇后,会务便由张丽珍女士主持,这位张女士的大名,大家觉得很陌生,所以只晓得她是何林一夫人。”

        另一份为上海图书馆所藏《张蟾芬先生哀挽录》(铅印本,1936年9月)一书所记。张蟾芬为张丽珍父亲,于1936年4月16日去世。《哀挽录》系张丽珍家人为纪念父亲所编,含遗像、葬礼等照片,及墓志铭、哀启、诔文、挽诗、挽联、幛额、唁电等内容。除由友人沈卫(曾为前清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陕西学政)所写《上海张蟾芬先生墓志铭》对张蟾芬子女情况有详细介绍外,张丽珍弟弟张石麟、张仁麟落款的《哀启》一文也有如下叙述:

        “鲍太夫人先后育不孝等子女七人,长姊丽珍,适现任开滦售品处主任武进何林一;二姊蓉珍;三即不孝石麟;四妹蔼珍适现任经济委员会公路处主任闽侯王世圻;六妹玉珍适现任铁道部主任秘书宝山潘光迥……继慈李太夫人来归,生不孝仁麟,妹宝珍、慧珍、玲珍四人……”

        张仁麟即为张雪芳父亲,与张慧珍均为张丽珍同父异母的弟、妹。

        综合以上材料,我们确定:清华校歌的曲作者何林一夫人名为张丽珍。据此,当时清华大学百年校史展览中关于校歌曲作者已改为张丽珍,后来的校史出版物、《清华大学章程》及现在的110年校史展上校歌曲作者均为“张丽珍曲”。

        2017年,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洪素萱老师与笔者在交流清华校歌曲作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彼此分享了研究所得。现在看到的新竹清华大学图书馆主持的数位校史馆网站上,在“精神象征”栏目关于“校歌”介绍后的注释中,也作了曲作者为张丽珍的说明。

        出现不同说法的原因

        分析起来,之所以造成清华校歌曲作者张丽珍本名会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首先是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所致。当时大家对于成家后的女性,一般都尊称为某某夫人或太太,很少直呼其名。老清华时期也是这样。且不说张丽珍不是清华的教师,名字不会出现在学校编印的教职员名录中,即使像王文显夫人史凤珠被学校聘为“名誉教员”、出现在《清华一览》教职员名录中,她的“名字”一栏仍被印为“王力山夫人”。所以,当时作为家属的何林一夫人,尽管是师生们熟知的“编外”音乐指导、校园音乐活动的热心参与者,在《清华周刊》《清华年刊》等出版物中也有一些相关的报道,但都没有提及何林一夫人的本名,当时准确知道她名字的清华师生应该不多。这无疑为日后校友们的回忆增加了困难。

        其次,校友们记忆有误所致。如上面提到的“张丽真”一说,提供信息者为张丽珍的妹夫,按理是一家人,不会记错。但因潘光迥夫人名字由“张玉珍”后改名为“张郁真”,妻姐、校友王世圻夫人张霭珍后改名为“张霭真”(又名张霭贞)的缘故,他也将何林一夫人名字“张丽珍”误记为“张丽真”。又如浦薛凤回忆的“张惠珍”一说,显然也系记忆失误。

        虽然未查到最先在《清华风物志》上明确“张慧真”说的来源,推测同样应为校友回忆而来。自上世纪50年代初起,清华校友工作一度中断。1979年清华大学决定恢复校庆纪念,校友工作也随之恢复,海内外校友与母校的联系日益频繁。每逢校庆日或校友们聚会时,唱校歌、回忆母校时光则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所以,如果不是校友们的回忆,在上世纪80年代,校史编写组的老师不太可能得到何林一夫人为“张慧珍”这样一种说法的。另外,张丽珍家庭姐妹众多且优秀,有一定的知名度,也会导致校友们张冠李戴。如以上所举“张蔼贞”“张慧珍”,并非与张丽珍无关,而是她的两个妹妹。

        (特别感谢张雪芳女士、上海理工大学吴禹星副研究员对本文写作给予的帮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