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刚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既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对中华文明特点进行了高度凝练的概括,又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指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明论”基点。同时,总书记的讲话也为当代学者提出了要求,即学者们需要围绕这五个突出特性展开深入、细致并且富有学理性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做出具体工作。在这个意义上,《中华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哲学阐释》的出版正逢其时。本书是数位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研究者在对总书记讲话精神理解的基础上,以其对中国思想的深入把握,对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进行的详尽、深入而有问题意识的研究。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在于从文明“主体性自觉”的角度领会了总书记讲话的“文明论”意义。作者特别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论断,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于中华之道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标志着当代中国在中华之道的认识中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主体性自觉。这种主体性自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一气贯通关系的深刻把握,是对新时代在中华文明史上地位的清醒定位,是对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文化主体性的最新确认,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5000多年中华文明内在一体、不断生长的文化生命体意识的高度自觉。”这种自觉,既标示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也是党的理论发展到新的高度的重要体现。而能有这样高度的认识,恰恰是立足于中华文明“连续且创新”的特性的“文化心理”发挥了作用。本书在对“五个突出特性”进行具体阐释时,始终牢牢把握“文化主体性”这一基本角度,正是因为深刻意识到: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而中国作为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正经历着伟大复兴,因此中国亟需深刻理解自身文明特质与价值,在坚持“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更好地指导现代化实践。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在于揭示了“五个突出特性”的内在逻辑。中华文明具有众多特点,但这“五个突出特性”则是对中华文明核心特质的逻辑的、系统的把握。本书特别强调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中华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石,具有奠基性意义,这一连续性主要体现在政治传统与文化传统的延续与深化上。中华文明的第二个突出特性是创新性,创新性就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内在根据,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表明中华文明非但不僵化,反而在历史上多次引领创新潮流。同时,中华文明的创新性特征,也为“第二个结合”提供了理论可能性。中华文明的第三个突出特性是统一性,统一性的追求就是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组织原理,它在中国历史中表现为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和公天下的制度精神,并在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得到了新的诠释。中华文明的第四个突出特性是包容性,包容性就是实现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必要途径,是中华文明面对“差异”的基本态度,它体现为对差异的尊重与吸收。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这一特点,使得中华文明通过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中华文明的第五个突出特性是和平性,和平性就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价值表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价值理想。在外交政策上,它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同时,它也深深植根于文化与军事防御等观念中。总的来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是“中华之道”的核心内容。作者特别指出,“五个突出特性”“作为中华之道,它是在中国创生时创造的原理,也是不断创生中国的原理”,这五个特性的相互作用不仅形塑了中华文明的过去,也指引着其未来的发展,是中华文明永续发展之道的体现。本书特别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文明的这些特性正在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哲学指导。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在于对“五个突出特性”的“原理”性把握。本书不仅对“五个突出特性”进行了一般性的白描,更深入中华文明的哲理基础,对它们的原理性内涵进行了深入把握。例如本书特别指出“亘古亘今”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历史原理”。从历史进程来看,早在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更迭中,中华文明就产生了政治传统的连续性的自觉,而经过夏、商、周、秦、汉时期的实践,政治的统一性观念也深入人心,中华政治传统的连续性更是已经成为了共识,而在统一王朝的分裂时期、周边族群入主中原时期,中华政治传统也不仅保持了连续性,还使得政治一统的局面不断巩固、获得新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作者特别强调,在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中蕴含着深刻的文明原理,历史不仅仅是现象,更浓缩为原理,“三代的历史发展为中国的历史进程提供了价值指引,也为后世中国历史的发展锚定了基本方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三代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整理而形成的六经,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经典体系”。这就从“经史互动”——现象与原理的交互的角度,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做出了全面且深入的研究。又如,在对中华民族“统一性”的特点进行论述时,本书围绕着“大一统”这一基本原理的形成与理论内涵展开论述,同样注重对历史现象以及原理形成的关系的阐发。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对这些原理的揭示不仅是历史性的揭示,而且更加注重这些基本原理与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些原理的理解、继承关系的阐发,注意到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对这些原理的实践与丰富,这就超过了一般的学术史研究。
当然,本书的特色不止于此,以上仅从最明显的方面对本书的特色加以介绍。正是因为本书的作者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研究者,又有着清晰的时代、理论自觉,因此本书才能够以清晰而又深入的方式对“五个突出特性”进行全面把握。总之,《中华之道》深入剖析了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哲学内核与原理性品格,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特色与魅力,为理解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