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从多元文化视角看山西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5月22日   12 版)

        《史中山河》,李广洁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24年5月,69.00元

        ■韩茂莉

        将山西置于太行山以西,并让这块土地拥有名副其实的“山西”之称,始于汉武帝。两千多年前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本着加强中央政府实力的目的,开始实行“广关”计划(即扩大关中的范围)。计划实施后,不仅将函谷关从今河南省灵宝市东移到新安县境内,还将“关中”的东界东移到太行山一线,就此改变了战国以来素以崤山界定山东、山西之惯例,从而使太行山成了山东、山西两地之界,自此不仅改变了“山西”的地理内涵,且为今山西赋予“山西”之实。而山西又有“河东”之称,黄河一路南下,山西之地正处大河之东。用“河东”标定山西同样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河东”就已纳入人们的地理概念中。山西与河东不仅同属于一地,且山河共同营造了山西“表里山河”的地理大势,李广洁新作《史中山河——大视角下的山西地理与历史》点明的正是山西地理的根本。外有大河,内有高山,用地名标识这片土地,比“河东”“山西”更早的是“晋”。“桐叶封国”故事的主角是叔虞,叔虞获得的封地最初称为“唐”,在其子燮继位时,就改为“晋”,那还是西周初期,从此晋国不仅存在于历史,“晋”也成为今天山西省的简称。“山西”“河东”“晋”,不仅是地名,且融入各个历史时期的国事与民生中,标定着一片土地,也代表着一个时代。

        山西山河壮丽,不仅留在古人的诗文中,也成为当代学者的研究主题。《史中山河》用12个专题,从历史地理视角讲述了山西这片土地上的“大事”。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历史时期的往事,还是植根在大地上的民风习俗,都带着地理的印记。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有云:“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关中而外,吾必首及夫山西。”山西形势可称形胜之区,其完固之势仅次于关中,“河东”与“山西”所成山河屏障,不仅构成一省樊篱,且成中原北门,这正是《史中山河》一书中以太原为核心展开的研究。面对山西大地上过往的历史,这部著作中用“临边近畿”“屏障南北”“胡马南徙”“民族熔炉”“中原北门”几个专题讲述了山西大地上南北之间武力争锋与民族交融的重大场面。中国大地上有条隐形的界限,那是由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构成的东西之界,此线以东为农业社会,大片的农田与定居生活的农业聚落为历史奠定了物质与文化基础;以西则属于游牧者的天地,历史上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不仅活动在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以西的草原地带,且屡屡南下。南北之间,农牧双方,界分彼此的不仅有降雨量这一自然地理界限,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早已意识到地理环境的差异,并在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处修筑了长城险关。雁门关为古代九塞之一,与句注山相连,控扼晋、代的险关建于北魏时期,此后又与明长城联为一体,属于内长城外三关之一。《史中山河》不惜笔墨重现的正是历史舞台上,上演在农牧两大区域之间的文武大戏。固然那些人、那些事均已远去,透过本书,依稀可以看到往日的硝烟。

        无论上溯至周秦汉唐,还是将时间停在晚近,我们在山西看到的不仅是金戈铁马,也感受到深厚的文化,这一切在《史中山河》中通过“文脉悠长”“山间华章”“晋通天下”这样的篇章书写了山西最具魅力之处。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却拥有深厚的文脉,无论诞生在山西的文人,还是坐落在这里的古代建筑,均成为山西的名片。而名扬天下的晋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与恪守信义、超前的管理方式通行中国各地,并走向世界。透过这部著作我们不仅看到黄土地上的辉煌,也看到山西独有的风采。说起独有,北方各地,山西应属于“另类”,获得这一理念源于中国方言分区。不仅北方,长江流域沿江地带以及西南地区均属于北方官话区,唯独北方的山西及其毗邻地区操持着与众不同的晋语,语言学分类没有将其纳入北方官话区,而是将其辟为独立的晋语区。晋语区的存在,彰显的不仅是语言的独特,更为重要的是区域文化的独特性。立足山西看全国,这是《史中山河》一书的特点,恰恰是这一特点,突出了山西的区域本色特征。

        《史中山河》不仅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增添了一部新作,更从多元文化视角为读者打开了一扇认识山西的窗口。领略一地的历史可以选取不同的视角,而地理则是确定历史坐标的最佳途径,这也是这部著作的价值所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