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张宝与《泛槎图》

    朱万章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5月22日   15 版)

        《泛槎图》又名《泛查图》《仙槎图》,是清代画家张宝绘制的一套以山水纪游为主题的系列画册。张宝在绘成之后,延请时人,题咏殆遍。他将六集绘画连同诸家题咏,“手自钩勒,付之梓人”,因而成为现在所见的版刻绘画。“槎”的本意是木筏,“泛槎”又称“乘槎”“浮槎”,有乘坐木筏之意,后被引申为畅游之意。张宝的《泛槎图》系列多是以其足迹所至,大多写其眼中所见山水与人物。原画现在未见传世,其六集版画流播甚广,为我们了解清代嘉道时期的山川形貌、风土人情与文人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张宝,字仙槎、仙查,号梅痴,上元(今南京市)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关于其卒年,一直没有明确的纪年。现在一般以道光十二年(1832年),张宝年七十岁为其最晚的活动记载。其依据是在该年的四月十六日,张宝为其七十寿辰写了自寿诗七律八章。但现有的资料表明,在此年之后,张宝还有活动的相关记载。在道光十四年(1834年)九月既望,张宝到麟庆(1791—1846)的官署处,相与谈论园林及诗画。在同一年,汤贻汾(1778—1853)与其重晤于白下(今南京),集诸老饮于花下,汤贻汾有《白门重晤张仙槎宝山人》 诗云:“七十张安世,悬河三箧书。千山销蜡屐,百卉拥精庐。解我辞乡剑,寻君踏雪驴。相携何处好,酒国是华胥。”在这一年的初春,张宝还绘有《山水册(十六开)》(天津博物馆藏)传世。因此,就现在所见文献与图像资料,张宝最晚的活动记录应该是在1834年的九月,时年七十二岁。

        张宝少年时便喜作画,对山水情有独钟。在二十岁时,他便摈弃了一般学子常见的参加科考,进入仕途,建功立业等人生轨迹,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一条放浪山水,壮怀卧游,并笔之为画的生活。他从早年的壮游江右楚越间,遍历佳山水,直到年已古稀,仍然沉浸于山水冶游中,持续近五十年的时间,几乎占据其人生的全部。在当时的十八省中,张宝游历了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辽宁、福建、广西、广东、陕西、浙江、山东和山西等十四个省,所以他有一方朱文葫芦印“十四省游人”,以记录其游历之富。在晚年,张宝归居白下,与张敦仁(1754—1834)、钱益斋、瞿曾辑(秩山)、孙尹圃、黄屿(友兰)参与耆英会,“每遇春花秋月,互相邀饮追欢,玩水游山,联吟宅句”,“或十日,或半月,互相邀饮敲诗,以娱晚景”,过着悠游林泉的惬意生活。

        张宝擅诗画,其诗被辑为《仙槎游草》。在其《泛槎图》系列中,几乎每一幅画都有其题诗,诗和画相配,为画境增添文人意趣,如其在《洞庭烟櫂》中题诗曰:“五两帆轻过岳阳,高楼雄峙如墙傍。卷蓬目送君山髻,一棹烟青漾水光。”在其画中,洞庭湖中帆影绰绰,近岸高楼林立,在烟云中隐约可见远处之高墙,湖心沙渚中柳树参差。画中所渲染的意境与诗中所营造的画境融为一体。时人谢堃(1784—1844)在其《春草堂诗话》中也谈及此:“张仙槎宝,上元人,足迹半天下,以所涉之地绘图成册,名曰:《泛槎图》,一时公卿大夫题咏甚夥。余因驯象院僧恒照得读其诗,如《晓发野塘》云:野塘风系浪生花,帆饱舟轻一片斜。行尽清溪山欲转,白蘋红蓼两三家。真画境也。”谈到其诗中的“画境”,很显然,这是长期浸淫于山水林泉之间,烟云供养的结晶。

        重要的是,张宝将游历所见,再加以艺术创造,先后绘制了《泛槎图》六集。这六集分别为《泛槎图》《续泛槎图》《续泛槎图三集》《舣槎图四集》《漓江泛櫂图五集》和《续泛槎图六集》。其中,《泛槎图》(初集)有十三幅、《续泛槎图》有二十三幅、《续泛槎图三集》有二十七幅、《舣槎图四集》有十八幅、《漓江泛櫂图五集》有十二幅、《续泛槎图六集》有七幅,共计一百幅。

        《泛槎图》的前五集,几乎都是张宝游历之后的写生之作。他自己曾说:“余落笔时闭目静思,宛然身至其境。所有亭台楼阁,寺观城池,位置各得其地。峰峦水石,各肖其形。桥梁舟车,随其地之情形,以点缀之图成,俱有八九分相似。”据此可知其画多来自其眼目所及,与实景有“八九分相似”。在其画中,一般以山川景物为主体,人物往往作为衬景而存在。画中之人,或驱车行进,或骑驴缓行,或翘首观景,或倚栏远眺,或江中摇橹,或舟中赏月,或江岸留别,或松下听琴,或湖畔评画,或临碑参禅……囊括了作者在游历山水中的各种状态。也有的画幅仅有山水佳致,却无任何人物点缀。除了自然风景外,在《泛槎图》系列中,亦不乏人文景观和活动场景,但此类活动场景在《泛槎图》中并不多见,真正能代表其主流的还是行迹所至的写生佳构。

        与前五集不同的是,《续泛槎图六集》并非亲历山水所绘。据张宝在六十九岁时所作《续泛槎图六集》的题记时说,他历经四十余年,已历十四省,但尚有甘肃、四川、云南和贵州四省“屐齿未到”,因而将四地的名山连同其他省份中未尝涉及的诸山合绘为七图,“虽未得庐山真面目,曾闻友人话其形势,约略抚其大概,使未了之缘,恍结于尺幅之中”,这就是现在所看到的张宝所绘的昆仑山、峨眉山、点苍山、叠翠山和五台山、武当山、五指山等七画。七幅画中的山景依据一是来自友人的描述,一是源自其想象,正如其在绘武当山时说:“名山胜迹任追求,箬笠芒鞋遍九州。咫尺武当山未到,依稀曾向梦中游”,是描绘梦中所见之武当山。

        在完成六集《泛槎图》之后,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春天,张宝应陈印千司马之邀赴江苏通州游览狼山(一名紫琅),在山中逗留数日,陈氏嘱其绘狼山勒石补入《泛槎图》中。《泛槎图》百幅图虽然已经完成,但张宝考虑到“虞山、狼山又长江之大收束,江水由两山之中而入于海”,因而补绘了以狼山和虞山为主题的《虞阳海旭》《紫琅香市》《双山毓秀万水朝宗》三图,“亦《泛槎图》之余波也”。此三图附在《续泛槎图六集》之后,故六集《泛槎图》的绘图实际为一百零三幅。

        尤为难得的是,《泛槎图》不仅记录了清代嘉道时期的山川形貌、风土人情,更有时人题咏殆遍,留下丰富的文献资料。张宝自己说:“舟车到处,学士联吟。”因而往往当面即席挥毫留题。也有雅士,与其从未谋面,“寄以诗歌”。有的虽为旧雨,但天各一方,“乃题付邮筒”遥寄。时人王政治说:“一时名公巨卿、雅士文人,无不题咏唱酬,争先快睹。诗笺稠叠,车马纷纭,直不啻洛阳纸贵矣。”不仅如此,甚至还包括儿童题诗,如广东顺德十二龄童何梦书、十四龄女童何月卿就以小楷为《舣槎图四集》题咏。此外,外国使节也有题咏者,如朝鲜贡使李镇华就以行书为《续泛槎图三集》题诗。相关研究表明,全书题跋者除去张宝自题及一则满文题跋外,共计有三百七十七人,这在同类的书画题跋中,确乎是极为罕见的。不仅在数量上罕有其匹,在人员的构成上,也是出类拔萃的,这些题跋者,集中了其时文坛、政坛、学界和书画界的文化精英。故《泛槎图》既是一套反映清代嘉道时期图像叙事的版刻精品,又是一部其时文人交游、文坛活动的文献典籍。又因为这套版刻均以题跋者原迹勒石,不少作者书迹罕覩,故保存了很多濒临失传的书法原貌,因而又可称得上是一部透析其时书坛风貌的法书名帖。

        在题材方面,张宝极大地拓宽了山水画创作的范围。历来山水画题材,大抵不离眼中山水与胸中山水两类,而眼中山水,因受画家足迹所限,往往并不丰富。而张宝遍历十四个省,所寓目的佳山水自非一般画家可比拟,故其笔下,出现很多前无古人的题材。正如焕明在题《续泛槎图三集》所说:“古人诗中所未吟,古人画中所未写。生面劈开宇宙奇,待须大笔如椽者”,这是《泛槎图》系列的又一特色。

        张宝的《泛槎图》系列在其时已经受到关注,一时名流耆宿都给予较高评价。清人刘瑗在其《国朝画征补录》中称其“足迹半天下,以所涉之地绘图成册,名曰《泛查图》,一时公卿大夫题咏甚夥。余曾见临本,读之如身亲游历,奇制也。诗亦佳”,而朱应坊则对其画中所寄予的山水奇趣作了肯定:“今读《泛槎图》,乃知仙槎志在山水之间,而不在朱门要路也。在务求山水之奇趣,而不在矜言快游,以耸动观听也。”今有学者则认为“《泛槎图》不仅是张宝的旅行人生的记载,更是明清文人画家在理论创新和观念认同方面的生动演绎。”

        我们在解读《泛槎图》(文津出版社)时,就会发现,从不同的角度,都可寻找到《泛槎图》的不同价值与文化涵义。从区域文化与地方盛景方面,可见其反映京畿地区、江南、淮南、闽浙、三湘、临桂及岭南等地的地域风貌;从绘画史角度,可看到其时山水写生与时代画风;从书法方面,可看出清代嘉道时期士人书风;从文学方面,可透析其时纪实性与酬和性诗歌的特色;从民风、民俗方面,可见出清代晚清社会风尚的特征与嬗变;从地理方面,可洞悉清代地形面貌的特色与演变轨迹;从政治、文化等方面,则可见清代文官之间、文人之间交游与活动的状态;从精神传承方面,可看出传统文人所向往的山水卧游的恬淡生活。当然,从版刻方面、社会生活甚至艺术市场与经济方面,也都可挖掘出潜在的价值。由此不难看出,张宝的《泛槎图》系列,不仅反映了传统文人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透视清代嘉道时期地理形貌、风俗民情、地域文明、书画版刻、诗文唱酬等特色的窗户。

        (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