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书店,在“共享”中突围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5月15日   19 版)

        数字化时代,面对人们阅读习惯日渐改变、网络电商抢占图书零售市场的双重挤压,实体书店遭遇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有些书店坚守本色,也有书店悄然转型。关闭与重张之间、变与不变之间,实体书店如何顺势而为寻求突破,引人深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关于共享书店的报道,不免令人眼前一亮。据悉,在日本,实体书店的日子也不好过,面临着顾客大量消失的现实窘境。日本出版业一项调查显示,该国将近30%的市町村已经没有实体书店。然而,与之形成显明对照的则是,以东京都市圈为中心,“共享书店”在横滨、福冈、山口等地持续增加。

        以其中最知名的书店之一“PAS⁃SAGE”来说,与一般书店不同,店内书架由不同租客零散租借、共享使用。书架的每一位主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喜欢的、推荐的书摆在店里出售。在这家书店,日本诗人俵万智、作家林望、翻译家鸿巢友季子、女演员中江有里等都租用了书架。

        据介绍,“PASSAGE”书店约70平方米的店铺内设置了362个书架,每个书架以每月约5500日元(约合257元人民币)的价格对外出租。仅书架出租一项,每月就为书店带来近200万日元(约合9.4万元人民币)的稳定收入。

        经营过程中,书店鼓励作家、书评家在书中保留他们的读书笔记和便利贴,“让阅读痕迹成为附加价值”,以此为读者提供额外的阅读体验,吸引其踊跃购买。由于经营情况良好,“PASSAGE”书店去年以来又新开了两家分店。该书店负责人表示,共享书店的利润率远高于一般书店。

        与之相较,在我国,共享书店鲜有耳闻。实体书店经营转型往往扎堆于“图书+X”的运营模式,靠引入咖啡、文创、轻餐饮等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如果,各地实体书店在当前经营模式基础上,因地制宜辟出一定空间,尝试推出共享书店业务,很难说不会引人关注,成为其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适时推出共享书店,对于国内一些实体书店而言不乏一定的可行性。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既容易吸引人们的参与兴致,同时,这一领域目前市场容纳广阔,尚属一片亟待开发的蓝海。尤其是对于相关实体书店而言,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前期筹备成本,而一旦投入实际运营,还可借众智、集众力,况且,书籍都是租户自己带来,书店经营方不用进货,这就使得实体书店自身经营压力相对较小。而对个人来说,每月花费不多即可拥有“自己的书店”,况且,只需要管理一个或几个书架,担负极低的经营风险便能够亲身体验开书店的乐趣,何乐而不为?

        推动共享书店稳妥落地,作为实体书店的经营者,一方面,需要加强与爱书人的联系互动,最好是能够赢得作家、学者等相关知名人士的支持,以此吸引“流量”,尽可能将之转化为“留量”;另一方面,需不断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通过运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手段,实行全天候营业方式,为买卖双方提供便捷化沟通服务渠道,等等,增强自身的经营黏性。与此同时,作为各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亦应创优各方面外在环境,扶持共享书店顺畅发展。

        移动网络时代,实体书店仅仅依靠把书摆在那里赚钱,可谓越来越难。“我想让书店成为一个有趣的地方,让大家都能在这里邂逅喜欢的书,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终收获快乐。”“PASSAGE”书店负责人的这番话,体现出他的职业追求,也值得国内书店从业者循之创新探索。山西省长治市 周慧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