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娃是我的老同学,她写诗的时候用灰娃的名字。也是在延安,大家叫小丫头灰娃,陕北话。在北大,她的名字叫理召。我认识理召是在北大校园里头的。
现在理召同学有诗全编出版,作为一个老同学,也是她的诗歌的爱好者,读者,我向她表示热烈的祝贺。
灰娃12岁到延安,她创造了我们一个文学界,诗歌界的奇迹。首先是在延安,她遇见了许多老一辈艺术家,包括张仃先生,包括艾青先生与许许多多的艺术家,这些诗人、艺术家、文学家都是当时的艺术青年,艺术诗人,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创造新中国,向往光明,来到宝塔山下。
在这里灰娃是一个小娃娃,小孩子,她跟着这些前辈学了很多艺术、诗歌、文学方面的知识。灰娃的记忆力非常好,到现在还非常好,所以讲起那些故事,延河边上的故事都讲得非常地详细,思维非常清楚,我多次和灰娃交谈,得到很多教益。这就是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诗人到了一个革命根据地,在那里遇到了新的问题。西方的艺术,中国的传统艺术,在这样的土地,这样的人群当中,怎么样和他们结合起来,国外的一些先进的艺术思想,怎么样和中国的传统的艺术思想结合起来,这里有一个碰撞,甚至非常激烈的碰撞。古与今,中与外,洋与中怎么样融合在一起? 又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又是西方的,又是中国的,他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他们做了很多的有益的处理。灰娃在其中受益良多,我听了灰娃传达的那些信息,我也受益良多,这是一点。
另外,灰娃又创造了一个诗歌界的奇迹,大家读到《不要玫瑰》这一首诗的时候,就知道她是向人群告别的,它是向人世告别的一首诗,她很神奇的“一只文豹 衔一盏灯来”,我觉得是奇特的一个迹象。奇怪的是灰娃留下这些遗诗,但她没有死亡,她从诗歌当中得到再生的机会,诗歌让灰娃的生命复活,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什么能挽救灰娃的生命呢? 诗歌。于是灰娃就成为我们今天熟悉的诗人。
她的诗我们诗歌界开始并不知道,我是后来读了,深受感动,我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也是艺术的,也是诗歌的奇迹,死而复生。所以在灰娃的生命当中有这两点,我觉得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为了一个理想,为了共同的、光明的追求,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来到一个水土不服的地方,怎么样把现代艺术,把中国传统艺术和我们的理想,和我们每个青年的追求结合起来,她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一代人创造了一个奇迹。灰娃这个小孩,她从中受益并成长。另外一个,她的理想受挫,在新的环境里头,她郁郁寡欢的时候,她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是她说她不要玫瑰,她要的是生命的常青树。灰娃就因为这样成了一个诗人。
现在我就用这些话来祝贺灰娃诗全编的出版,我期待着有一天我和灰娃重聚,会跟我的朋友们一起举杯祝贺,谢谢大家。
(本文是作者在2024年4月27日《灰娃诗全编》首发式暨诗歌分享会上的发言)
《灰娃诗全编》,灰娃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4月第一版